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遊名校走馬觀花 還不如逛逛書店圖書館

今年暑假, 比較熱鬧的是大學校園, 尤其是名校校園。 據媒體報導, 今年暑期遊客排隊等待進入清華北大校園, 同時還出現了各類奇葩的蒙混入校方式。 遠在歐洲的英國也受到波及, 倫敦、劍橋、牛津、愛丁堡等多地校園被“佔領”, 參加夏令營遊學的中國孩子家長是絕對主力。 兩條新聞聯繫起來, 就有了點黑色幽默的味道, 為了孩子的教育, 家長真是想盡了辦法。

遊名校, 美其名曰遊學, 多數是到名校去看看校園, 有的還會聽幾節課。 很多家長對之趨之若鶩, 目的不外乎讓孩子先感受一下名校氛圍, 為孩子增加一點名校體驗,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之類。 其實, 順便也可以遊覽一下周圍景點, 兩相便利。 遊學最近幾年比較火爆, 很多已經產業化, 不少培訓機構和旅遊公司都想趁機分一杯羹。

其實, 細究一下, 這種遊名校更多時候像是一股熱潮, 同旅遊熱相關。 很少有人會仔細想一下, 這個對孩子到底有多少助益。 一方面, 這種遊覽多是走馬觀花, 匆匆一瞥, 跟到此一遊的景點觀賞區別不大。 更何況暑假期間, 很多學校都是假期, 並沒有教學活動, 體驗學術氛圍都無從談起。 大學, 大師之謂也, 非大樓之謂也。 到名校看看大樓, 同看看一般市區也沒多大區別, 唯一的區別可能是植被草地多點, 樓稀疏一點。 驚鴻一瞥能夠讓孩子學到什麼,

真的不能奢望太多。 總不能奢望孩子看一眼名校, 從此立下大志, 醉心學術吧。

更何況, 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不少名校, 現在對大量遊客到訪已經不勝其煩。 很多家長在現場留下了大量垃圾, 諸多不文明行為嚴重影響名校的衛生環境和校容校貌。 加上排隊擁擠, 想來不少人的心情也不會好。 言傳身教, 這種遊名校, 不給孩子遺留負面情緒和負面影響就不錯了。 真正的薰陶, 需要靠家長的日常教誨和積累, 絕不是時一時的走馬觀花。

說到平時積累, 想起日常讀書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這都需要家長持之以恆同孩子養成。 與遊名校熱潮對比強烈的是, 逛書店或者泡圖書館, 很多家長孩子並不熱衷。 暑假筆者偶爾到書店去,

尤其是幾個不錯的人文書店, 包括幾個主要的圖書館, 人並不多, 孩子就更少。 有也多數集中在教輔區, 多數都是輔導學習材料之類, 少有孩子認真在讀人文書籍。 讀書過於功利, 而非因為興趣, 自然積累和學術興趣等也就無從談起, 對其未來發展也未必有利。

有時間遊名校, 不妨逛逛書店圖書館, 對孩子也許更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