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對女性來說七八成女性都有的婦科病 你害怕嗎

對於女性來說, 最害怕的就是各種婦科病, 不僅是身體上的不適, 關鍵是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擔心不孕、擔心癌變, 所以如此看來, 瞭解一些婦科病的知識還真是迫在眉睫。 婦科病中, 宮頸糜爛是最常見的一種, 那麼宮頸糜爛真的像聽起來的那麼嚴重嗎?

或許是由於我們對婦科病沒有那麼瞭解, 也或許是名字起的太過恐怖, 宮頸糜爛在多數人的眼中都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 稍微瞭解一些的人還知道宮頸糜爛會根據糜爛程度分為Ⅰ級、Ⅱ級、Ⅲ級或者說是輕度、中度、重度, 然而事實上, 這個“聽起來”很嚴重的婦科病可能就是個“紙老虎”。

嚴格來說, 目前在醫學上已經沒有“宮頸糜爛”這一說法了, 2008年版的本科生《婦產科學》教材的前言中寫到:要和國際接軌, 重視知識更新……不斷更新臨床診斷治療標準, 例如取消“宮頸糜爛”病名, 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當然, 或許是由於習慣使然, 也或許是由於一些醫師的知識體系更新緩慢, 現在我們依然能聽到“宮頸糜爛”這種叫法, 但是從上面的解釋中, 我們不難看出, 這種叫法是不科學的, 可以稱之為“宮頸糜爛樣改變”或是像書中寫到的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說到底, 宮頸糜爛樣改變不是一種疾病, 只是一種生理現象, 自然無需治療。

宮頸糜爛樣改變多與體內雌激素水準升高有關, 多發生在青春期或育齡期的女性身上, 主要表現為宮頸管狀上皮增生出現外移, 而由於柱狀上皮菲薄, 所以其下的血管和間質清晰可見, 外觀呈紅色細顆粒狀的紅色區, 一般肉眼看上去似糜爛樣,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醫學中將其稱為“宮頸糜爛”並認為它是一種疾病的原因。

有人說宮頸糜爛只是外在的表現, 就像是長了青春痘一樣不用治療, 雖說這種說法不是完全貼切, 但確實說出了其生理現象的本質, 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我們無需為它過多擔憂、承擔過多的心理壓力,

但是這也並不代表說有了宮頸糜爛樣改變就可以完全不在乎。

宮頸糜爛樣改變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病理性的一般在宮頸有急性炎症, 或有宮頸細胞的惡變時出現:當宮頸有炎症, 則可導致宮頸上皮脫落, 形成糜爛樣的改變;而宮頸的惡性病變則會完全毀壞宮頸表面正常的光滑形態, 呈現不同程度的糜爛, 並且觸之易出血。

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 生理性宮頸糜爛更容易導致炎症的發生!這是因為生理性宮頸糜爛時期, 柱狀上皮結構比較鬆散, 對外界刺激的抵禦能力比鱗狀上皮弱, 較容易受到損傷, 一旦出現損傷, 就很容易收到細菌、病毒、支原體或衣原體的感染, 繼而誘發炎症。

當然, 這個時候就要確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