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捂秋凍”到底咋回事?5類人不能“秋凍”你知道嗎?不看你一定後悔!

很多人都聽過“春捂秋凍, 不生雜病”, 意思是勸人們春天不要急於脫掉棉衣, 秋天也不要剛見冷就穿得太多, 適當地捂一點或凍一點, 對於身體健康是有好處的。

怎樣科學理解“秋凍

“秋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 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 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提高機體的產熱效率, 提高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另外, 秋季天氣轉涼後, 時而出現氣溫回升的現象, 俗稱“秋老虎”。 因此, 過多過早地增加衣物, 一旦遇到氣溫回升, 出汗著風, 很容易因熱傷風而感冒。 天氣從熱到冷是個漸變的過程,

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 甚至冷一點兒就穿上棉衣, 這種做法欠妥。 因為過早地穿上棉衣, 會使身體缺失對冷空氣的逐漸適應過程, 導致抗寒能力降低, 從而使人體在低溫環境下的主動調節功能降低。 等到了數九寒冬的時候, 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侵襲, 就會過度收縮, 使血流量減少, 引起抗菌能力減弱, 躲在鼻子或氣管裡的病菌趁機活動, 引起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 使人傷風感冒。 所以, 秋季應該凍著點, 衣物要慢慢地添加。

天津市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李金波也指出, “春捂秋凍”這句諺語是有一定道理的。 人的體溫一般在37攝氏度左右, 體溫太高或太低, 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如今已經立秋, 天氣轉涼, 適當少穿些衣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 增強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是“秋凍”並非適宜所有人, 老年人、心腦血管病患者、慢性腎臟病人等特殊群體, 並不適合低溫, “秋凍”於身體無益。

李金波表示, 不能盲目堅持“春捂秋凍”, 溫度進一步降低, 就應該適當增添衣物了。 另外, 早晨和晚上溫度一般比較低, 也應該適當增添衣物。

五類人不宜“凍”題

1.慢性肺病患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副主任中醫師周繼朴說, “秋凍”也是有條件的。 一般情況下, 日照溫度在15℃~20℃時, 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 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 就要及時添衣。 對於有慢性肺病的患者, 切不可“秋凍”。 這類病人, 素體虛弱, 寒邪易乘虛而入,

造成氣管、支氣管等痙攣, 從而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或加重。

2.心血管疾病患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內科主治中醫師張竹華提醒, 罹患心血管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 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 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中醫認為, 心主血脈, 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 由於津、血“得溫則行, 得寒則凝”, 因此津、血的運行狀態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寒性收引, 寒客血脈, 則氣血凝滯, 血脈攣縮, 心脈失養, 從而引發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發生。

所以對於心血管病患者, 尤其是老年患者, 因為體質虛弱, 不能耐受增加運動以防寒及增強機體抵抗力的活動,

所以不應“秋凍”。

3.胃腸病患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中醫師朱培一介紹, 對於胃腸病患者, 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性潰瘍等, 還應小心對待秋凍。 如消化性潰瘍患者多呈週期性發作, 尤其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更為突出。 一般自秋季至次年早春, 都是潰瘍易發季節。 這類患者正氣不足, 衛外防禦功能下降, 很多人平時都手足不溫, 容易感冒。 胃是多氣多血之腑, 寒則收引, 受涼後氣血運行不暢, 則會諸症蜂起, 或吐或泄, 或脹或痛。 所以若遇秋風瑟瑟, 還是應該及時添加衣物的, 不能過分“秋凍”。

4.關節病患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疼痛科主治中醫師陳平告訴大家, “秋凍”要適度,

不能隨便凍, 尤其是對人體重要部位加強保護, 如頭、胸、腹、足、頸、肩、腰、膝關節等。 如患者增添衣服後仍不能緩解, 就應該及時就醫, 查明引起疼痛不適的原因, 儘快治療。

5.糖尿病患者

第四軍醫大唐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焦凱指出,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凍”, 一是因為“秋凍”容易感冒。 長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體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 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 所以季節交替、忽冷忽熱時容易感冒。 二是以防患者血管痙攣。 當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氣刺激時, 會發生血管痙攣, 使血流量進一步減少, 而其常合併周圍血管神經病變, 會導致微循環障礙, 容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

這些地方捂得凍不得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內科楊國華主任醫師提醒, 像肚臍、後背和雙腳初秋可凍不得,反而要捂一捂。

捂肚臍——拒絕露臍裝,蓋被不如穿衣。

初秋的天氣,早晚涼,白天暖,沒有夏天的汗流浹背,也沒有冬天的寒風瑟瑟,愛美的女性自然不會放過如此秀身材的好時機,於是,露臍裝還是街上一景。

肚臍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晚上睡覺喜歡蹬被子的人就別指著被子護肚臍了,還是穿上睡衣更保險。

捂後背——涼席趕緊撤走。

入秋後,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只有聚足陽氣,才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襲了。

後背上的督脈有溫陽的作用,因此,養護陽氣就要讓後背暖一暖。睡覺還鋪涼席的趕緊撤下來。

捂雙腳——穿涼鞋要穿襪,睡覺不妨也穿襪。

“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頭部適宜保持相對低溫,而足部應注意保暖。腳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陽經的起點,掌管著肝脾腎等重要器官,受風著涼自然會影響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

熱水泡腳、入秋不再穿涼鞋都是暖腳的好習慣。還不捨得脫去涼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襪子再穿涼鞋。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秋天皮膚乾,腳跟容易裂,洗腳後穿上襪子睡,還有很好的保濕效果。

大家都在看↓↓↓

像肚臍、後背和雙腳初秋可凍不得,反而要捂一捂。

捂肚臍——拒絕露臍裝,蓋被不如穿衣。

初秋的天氣,早晚涼,白天暖,沒有夏天的汗流浹背,也沒有冬天的寒風瑟瑟,愛美的女性自然不會放過如此秀身材的好時機,於是,露臍裝還是街上一景。

肚臍歸屬任經,對女性而言,私密重要的器官都歸這裡管,風寒入侵會誘發痛經等婦科疾病。晚上睡覺喜歡蹬被子的人就別指著被子護肚臍了,還是穿上睡衣更保險。

捂後背——涼席趕緊撤走。

入秋後,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只有聚足陽氣,才能“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冬天就不怕寒邪侵襲了。

後背上的督脈有溫陽的作用,因此,養護陽氣就要讓後背暖一暖。睡覺還鋪涼席的趕緊撤下來。

捂雙腳——穿涼鞋要穿襪,睡覺不妨也穿襪。

“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頭部適宜保持相對低溫,而足部應注意保暖。腳上有很多穴位,如足三陽經的起點,掌管著肝脾腎等重要器官,受風著涼自然會影響這些器官的正常工作。

熱水泡腳、入秋不再穿涼鞋都是暖腳的好習慣。還不捨得脫去涼鞋的人,一定要穿上襪子再穿涼鞋。手腳冰涼及體弱的人,不妨晚上穿雙薄襪子入睡。秋天皮膚乾,腳跟容易裂,洗腳後穿上襪子睡,還有很好的保濕效果。

大家都在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