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花落有聲|我和木棉花愛恨交纏的故事

木棉是廣州的市花。

每年春分前後那幾天, 總有一個倒春寒, 木棉花也在那時, 會突然盛開起來。

盛開的木棉樹, 並無雜葉, 抬眼望去,

漫天紅彤彤。

於是, 在廣州這些年, 也看了這些回的花開花落。

來到廣州那年, 是大學的入學報到, 校友會堂旁邊就是一顆碩大木棉樹, 排隊報到辦手續時, 我背著一張棉被和席子, 手上拎了一個臉盤, 不知道那是一棵什麼樹。

那時, 我是個第一次離開湛江的農村少年,

體重85斤, 臉上長了一些青春痘, 廣州一個認識的人都沒有。

報完到, 好不容易找到宿舍, 找到自己的床位, 笨笨地支起蚊帳。

然後就坐在床上偷偷哭了起來。

大學五年, 我一直沒有洗那個蚊帳。

五年裡, 每年都會木棉花開一度, 也會有潮濕悶熱的回南天,

每年那時, 青春痘就會暴長。

畢業的時候, 那蚊帳已經變成灰黃色, 拆下來後, 放在地上, 居然會豎起來, 像個帳篷一樣……

畢業之後, 留在學校, 工資只有769元, 每個月吃盒飯都很勉強。

那時沒有開始玩攝影, 因為沒錢買相機。

後來偶然借了一台相機,

拍了幾卷膠片, 第一卷膠捲, 一口氣拍了幾張木棉花, 只有這張是對焦清晰的。

那時沒錢, 娛樂主要就是在街上閒逛。

喜歡看街上形形式式的人們, 賣各種東西的小店, 雖然沒有拍照, 卻是在用眼睛掃街。

2014年, 我開始玩攝影。

於是每年春分時節, 總會去拍一次盛開的木棉花。

十年裡, 這個習慣一直沒有改過。

其實木棉花是挺難拍的,樹又高,花又亂,怎麼拍都不太好看。

所以每年拍照,感覺都沒什麼進步。

2007年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個拍木棉的好地方。

在陵園西路東風大酒店的三樓,那個角落很安靜,木棉花就開在身邊。

二樓是東風大酒店喝早茶的地方,樓下則是熱鬧非凡的手機市場,那幾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是最時尚的手機。

有一次,我的諾基亞不小心從三樓掉下去了,趕緊跑下去把摔得四散的零件拼起來,居然還能打電話。

每年,我都會去東風大酒店三樓看木棉花,從花開看到花落。

花開得正盛的時候,樓下茶樓的服務員,也會偷偷跑上來看花。

用手機偷偷拍上兩張,又匆匆跑下樓去了。

廣州的春天,其實是蠻落寞的。

木棉滿天的紅,也帶著清冷。

2008年的時候,心裡很煩,覺得人生也失去了目標。

經常就是呆呆地看著木棉花,腦子一片空白,突然一天就過去了。

其實年復一年,開落的花都是不同,然而他們看起來又有什麼兩樣呢。

木棉花落時,氣勢驚人,猶如高空墜物,撲的一聲掉下來,這時會有一個拎著塑膠袋的阿姨跑過來,把落花撿走。

花曬乾之後,可以用來煲湯,清熱祛濕,最適合廣州這樣悶熱潮濕的氣候。

正在晾曬的木棉花,紅得像火焰一樣。

陵園西路手機市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手機都不見了,蘋果手機的水貨慢慢多起來。

木棉有些年開得繁盛,有些年開得零落,撿木棉花的街坊,頭上又添了白髮。

每次看木棉花,都會挑下著細雨的黃昏,雨水會在花瓣上停留。

木棉花的背面是溫暖的橙紅,正面卻是冷豔的猩紅。

當木棉花落光,冒出細嫩綠葉的時候,這個春天也快要過去了。

2017年,又是一個春天,下班時,路過木棉樹,心有所感,於撿了幾朵落花回家,畫了下麵這張【花落有聲】

題跋內容是:

花落有聲——余居嶺南,暮春時節,木棉每于春分滿放,紅雲漫天,燦若雲霞,未幾,開至極盛之時,輒紛落如雨。木棉之花,形巨而質厚,落地則啪然之聲。春雨綿綿之日,風搖花枝之時,於樹下聽花落之聲,便覺春之將逝,其寂寥惆悵之意,尤難為懷。

撿回來的落花

勾線

上色

工作環境

加上兩隻蝴蝶

完成後的局部效果圖

本文的最後,為大家送上一篇大學時代小林寫的小說,那年寒假沒有回家,每天去寒冷的圖書館,那年的木棉花開得特別早。

這篇小說的題目就叫:

《木棉花》

那年秋天,北風很早就來了,大樹的葉子還來不及落,留在寒風中飄搖著……

住在宿舍裡的人,旅遊的旅遊,回家的回家,只有我獨自留了下來,每天傍晚穿過滿是落葉的操場去食堂,再迎著星星點點的燈光回宿舍。留在學校裡過寒假同學並不多,連要湊齊人打一盤撲克都很難,我整天躲在圖書館讀世界名著,圖書管理員每次都用熟悉而冷漠的目光看著我。

校門外有個電話亭,我常常去那兒打個電話回家。爸爸的歎息和媽媽的嘮叨都使我感到厭煩,打完了,離開抖瑟在風中的電話亭,跑到對面的小食鋪吃一碗面或一隻烤紅薯一一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

人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逃避。這句話或許是對的,我每天似乎都在躲避著什麼,使我不敢面對,甚至不敢去想,每天讓那些書中的名字在我的腦海中旋轉,看完一本書。書裡的人物和情節通通從我的記憶中跑掉,一個不留。看完《莎士比亞全集》,我甚至弄不清莎士比亞到底是法國人還是古希臘人,或者兩個都是。

我只記住了一個名字,或者不能算是名字,因為只有一個“菱”字。我不知道這個叫“菱”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姓什麼,全名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甚至我連他(他?)一面都沒有見過,更別說結識了。

第一次見到“菱”,是在《莎士比亞全集》最後一頁上,用鉛筆寫著:“菱,你應該很樂觀,因為醫生說你的病沒問題,完全可以治好。”我並沒有注意,很快就忘記了。第二次見到“菱”,是在一本《泰戈爾詩集》上的第一頁,用鉛筆寫著:“菱,你病了,是否應該現在就開始,多讀一點書吧。”我開始有點好奇了。直至我在第三本書的一頁上看到:“菱,醫生說你的病惡化了,真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但沒關係,還有希望,現在你應該更加努力地充實自己了。”

我開始猜測寫字的人的身份,是“菱”的一位癡心愛慕的男孩子,或者“菱”的好朋友,還是就是“菱”給自己看的?我開始尋找下一段鉛筆字,我發現前面三本書的編號開頭都是“J”,但令我失望的是,鉛筆字好久沒有出現,過了一個星期,我才在一本編號為J238的書上再次見到:“菱,你現在有點灰心了,是不是遇到困難了?人可不能逃避什麼,這樣做是懦弱的。”我仿佛心頭受到了重重一擊,不顧圖書管理員詫異的眼光,盲目地在J的書架上尋找。第五本書上寫著:“菱,你現在做得很好,雖然惡化的病使你身體很虛弱,但你克服了困難,我為你感到驕做。”我真正地感到詫異了,每天都到圖書館去,希望能遇上那位寫鉛筆的人,一位挺俊的男孩子,還是一位倔強的女孩子?令我失望的是,我一無所獲。傍晚回去的時候,特地在路邊的樹上折了一枝紫荊花,須在宿舍的窗櫺上。

很久沒有見到書上再有字跡出現,我回了家裡一次,爸爸媽媽都很高興。等我再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開學了。新的環境新的同學使我很快振奮起來,在一本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裡,又出現了一段熟悉的鉛筆字:“菱,你現在雖然很虛弱了,可你依然在床上堅持看書,真為你……”下麵有被橡皮擦過的痕跡,看不清楚,我居然少了很多詫異,內心裡,把那位叫“菱”的女(男?)孩子當作最真摯的朋友,希望她(他?)會很快的好起來。

在下一本書本裡,有兩行很潦草的字:“菱,醫說你的病已到了晚期,別灰心,生命不過是過程,活著一一”字到此截然而止,我的心仿佛也被截成了兩段,發了狂似地尋找下一本書,書架上有一本很舊的書,書上編號是J229,書裡沒有鉛筆字,只是夾著幾片紅棉花瓣,紅豔豔的,其中一片花瓣有點折,美得豔麗,美得淒然。

我要管理員找J300的書,圖書管理員找了一會,冷冷他說了聲“沒有”。我又想找其他有J編號的書,可J299已是最後一本。我以後再也沒有見到書裡出現有關“菱”的鉛筆字;菱後來的事也就無從知道。但這也就很夠了,人生畢竟不能夠太強求什麼,雖然我不再逃避。

這是一篇現在看起來很青澀幼稚的文字,僅供憑弔青春歲月。

關於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畢業於臨床醫學系。

著作:《等一朵花開》《時光映畫》《詩經繪》《我想給你拍張照》《遇見新疆》《中國最值得拍攝的50個絕美小鎮》《廣州經典遊》等

喜歡這組小漫畫,可長按二維碼,認識作者小林

小林著作毛筆簽名蓋章本六本套裝,左下 “ 閱讀原文 ” 可微店直接購買

其實木棉花是挺難拍的,樹又高,花又亂,怎麼拍都不太好看。

所以每年拍照,感覺都沒什麼進步。

2007年的時候,我找到了一個拍木棉的好地方。

在陵園西路東風大酒店的三樓,那個角落很安靜,木棉花就開在身邊。

二樓是東風大酒店喝早茶的地方,樓下則是熱鬧非凡的手機市場,那幾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是最時尚的手機。

有一次,我的諾基亞不小心從三樓掉下去了,趕緊跑下去把摔得四散的零件拼起來,居然還能打電話。

每年,我都會去東風大酒店三樓看木棉花,從花開看到花落。

花開得正盛的時候,樓下茶樓的服務員,也會偷偷跑上來看花。

用手機偷偷拍上兩張,又匆匆跑下樓去了。

廣州的春天,其實是蠻落寞的。

木棉滿天的紅,也帶著清冷。

2008年的時候,心裡很煩,覺得人生也失去了目標。

經常就是呆呆地看著木棉花,腦子一片空白,突然一天就過去了。

其實年復一年,開落的花都是不同,然而他們看起來又有什麼兩樣呢。

木棉花落時,氣勢驚人,猶如高空墜物,撲的一聲掉下來,這時會有一個拎著塑膠袋的阿姨跑過來,把落花撿走。

花曬乾之後,可以用來煲湯,清熱祛濕,最適合廣州這樣悶熱潮濕的氣候。

正在晾曬的木棉花,紅得像火焰一樣。

陵園西路手機市場,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手機都不見了,蘋果手機的水貨慢慢多起來。

木棉有些年開得繁盛,有些年開得零落,撿木棉花的街坊,頭上又添了白髮。

每次看木棉花,都會挑下著細雨的黃昏,雨水會在花瓣上停留。

木棉花的背面是溫暖的橙紅,正面卻是冷豔的猩紅。

當木棉花落光,冒出細嫩綠葉的時候,這個春天也快要過去了。

2017年,又是一個春天,下班時,路過木棉樹,心有所感,於撿了幾朵落花回家,畫了下麵這張【花落有聲】

題跋內容是:

花落有聲——余居嶺南,暮春時節,木棉每于春分滿放,紅雲漫天,燦若雲霞,未幾,開至極盛之時,輒紛落如雨。木棉之花,形巨而質厚,落地則啪然之聲。春雨綿綿之日,風搖花枝之時,於樹下聽花落之聲,便覺春之將逝,其寂寥惆悵之意,尤難為懷。

撿回來的落花

勾線

上色

工作環境

加上兩隻蝴蝶

完成後的局部效果圖

本文的最後,為大家送上一篇大學時代小林寫的小說,那年寒假沒有回家,每天去寒冷的圖書館,那年的木棉花開得特別早。

這篇小說的題目就叫:

《木棉花》

那年秋天,北風很早就來了,大樹的葉子還來不及落,留在寒風中飄搖著……

住在宿舍裡的人,旅遊的旅遊,回家的回家,只有我獨自留了下來,每天傍晚穿過滿是落葉的操場去食堂,再迎著星星點點的燈光回宿舍。留在學校裡過寒假同學並不多,連要湊齊人打一盤撲克都很難,我整天躲在圖書館讀世界名著,圖書管理員每次都用熟悉而冷漠的目光看著我。

校門外有個電話亭,我常常去那兒打個電話回家。爸爸的歎息和媽媽的嘮叨都使我感到厭煩,打完了,離開抖瑟在風中的電話亭,跑到對面的小食鋪吃一碗面或一隻烤紅薯一一這就是我每天的生活。

人生最大的特點就是逃避。這句話或許是對的,我每天似乎都在躲避著什麼,使我不敢面對,甚至不敢去想,每天讓那些書中的名字在我的腦海中旋轉,看完一本書。書裡的人物和情節通通從我的記憶中跑掉,一個不留。看完《莎士比亞全集》,我甚至弄不清莎士比亞到底是法國人還是古希臘人,或者兩個都是。

我只記住了一個名字,或者不能算是名字,因為只有一個“菱”字。我不知道這個叫“菱”的女孩子(或者男孩子?)姓什麼,全名是兩個字,或者三個字,甚至我連他(他?)一面都沒有見過,更別說結識了。

第一次見到“菱”,是在《莎士比亞全集》最後一頁上,用鉛筆寫著:“菱,你應該很樂觀,因為醫生說你的病沒問題,完全可以治好。”我並沒有注意,很快就忘記了。第二次見到“菱”,是在一本《泰戈爾詩集》上的第一頁,用鉛筆寫著:“菱,你病了,是否應該現在就開始,多讀一點書吧。”我開始有點好奇了。直至我在第三本書的一頁上看到:“菱,醫生說你的病惡化了,真是一個不好的消息,但沒關係,還有希望,現在你應該更加努力地充實自己了。”

我開始猜測寫字的人的身份,是“菱”的一位癡心愛慕的男孩子,或者“菱”的好朋友,還是就是“菱”給自己看的?我開始尋找下一段鉛筆字,我發現前面三本書的編號開頭都是“J”,但令我失望的是,鉛筆字好久沒有出現,過了一個星期,我才在一本編號為J238的書上再次見到:“菱,你現在有點灰心了,是不是遇到困難了?人可不能逃避什麼,這樣做是懦弱的。”我仿佛心頭受到了重重一擊,不顧圖書管理員詫異的眼光,盲目地在J的書架上尋找。第五本書上寫著:“菱,你現在做得很好,雖然惡化的病使你身體很虛弱,但你克服了困難,我為你感到驕做。”我真正地感到詫異了,每天都到圖書館去,希望能遇上那位寫鉛筆的人,一位挺俊的男孩子,還是一位倔強的女孩子?令我失望的是,我一無所獲。傍晚回去的時候,特地在路邊的樹上折了一枝紫荊花,須在宿舍的窗櫺上。

很久沒有見到書上再有字跡出現,我回了家裡一次,爸爸媽媽都很高興。等我再回到學校的時候,已經開學了。新的環境新的同學使我很快振奮起來,在一本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裡,又出現了一段熟悉的鉛筆字:“菱,你現在雖然很虛弱了,可你依然在床上堅持看書,真為你……”下麵有被橡皮擦過的痕跡,看不清楚,我居然少了很多詫異,內心裡,把那位叫“菱”的女(男?)孩子當作最真摯的朋友,希望她(他?)會很快的好起來。

在下一本書本裡,有兩行很潦草的字:“菱,醫說你的病已到了晚期,別灰心,生命不過是過程,活著一一”字到此截然而止,我的心仿佛也被截成了兩段,發了狂似地尋找下一本書,書架上有一本很舊的書,書上編號是J229,書裡沒有鉛筆字,只是夾著幾片紅棉花瓣,紅豔豔的,其中一片花瓣有點折,美得豔麗,美得淒然。

我要管理員找J300的書,圖書管理員找了一會,冷冷他說了聲“沒有”。我又想找其他有J編號的書,可J299已是最後一本。我以後再也沒有見到書裡出現有關“菱”的鉛筆字;菱後來的事也就無從知道。但這也就很夠了,人生畢竟不能夠太強求什麼,雖然我不再逃避。

這是一篇現在看起來很青澀幼稚的文字,僅供憑弔青春歲月。

關於作者:

小林(林帝浣)

立志做攝影界書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畫界文筆最好的美食家,然而小林畢業於臨床醫學系。

著作:《等一朵花開》《時光映畫》《詩經繪》《我想給你拍張照》《遇見新疆》《中國最值得拍攝的50個絕美小鎮》《廣州經典遊》等

喜歡這組小漫畫,可長按二維碼,認識作者小林

小林著作毛筆簽名蓋章本六本套裝,左下 “ 閱讀原文 ” 可微店直接購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