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訪,改變就在不經意間

班主任對學生家訪是班級常規管理工作之一, 而校長對老師家走訪, 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視。 今年暑期全市教育系統的“走基層、進萬家”全員家訪活動,

則是一次轉變。

本文作者、常山縣湖東小學校長劉芳贇(右一)家訪新調入教師甯麗明

8月15日, 我計畫到學校陳老師家進行家訪。 吃過晚飯, 我撥通了她的電話, 說20分鐘後到她家家訪, 看她是否方便。 她接到電話時感到有點意外, 但馬上表示歡迎。

她的意外卻在我的意料之中:參加工作剛滿7年的她, 是學校體育專職女教師, 上學年剛剛通過競聘擔任了學校安全辦主任, 可是不到一年, 便向我遞交了辭職報告, 說自己精力不足, 幹不下去了。 對於這次家訪, 我也是思量許久。

衢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王炳洋(右一)家訪蔣麗秀老師

到陳老師家中後, 她的父母告訴我, 陳老師很孝順, 在家也很勤快。 但自從陳老師擔任學校安全辦主任以後, 在家經常加班加點, 今年已經29歲了, 依然單身, 家裡有點著急……我心中了然, 作為校長, 不僅要關注教師工作情況, 更要關心教師生活狀態。

開化職教中心校長施衛(左三)前往醫院看望汪杏花老師一家

也許是靦腆, 每每與陳老師談及個人問題, 她總是轉移話題。 但在她家與她的父母圍坐一團, 她內心緊閉的閘門卻似乎打開了。 談及個人問題, 她沒有避諱;談及分管工作, 她不住點頭, 偶爾也插插話。 她說, 自己比較年輕, 分管安全工作, 任務重而要求急, 時常需要加班加點去做……她爸媽很熱情, 很健談, 你一言我一語, 慢慢地我發現她從眉頭緊鎖, 到笑容滿面;從“校長, 我真的不想做了”, 到“校長, 我再考慮一下”, 再到“校長, 那我繼續做吧”的改變, 在這樣不經意的交談中產生的教育智慧及形成的教育合力, 是我所沒有想到的。

衢江區實驗小學校長馬建紅(右)走訪王洪老師家庭

蘇聯作家溫·卡維林曾說過:“推心置腹的談話就是心靈的展示。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 雖然溝通形式多樣, 但間接的溝通方式帶著冰冷, 校長更應走出狹窄的辦公室, 走進教師的家庭面對面交流, 這樣才能更全面地瞭解教師, 更有針對性地解疑答惑。

衢州一中徐衍昌校長到物理組教師葉志華家家訪

一次家訪,短短兩個小時,順利打開了陳老師的心結。如果不是這次家訪,也許我對陳老師辭職原因還不知要探究多久……這次走訪,我感受到了家訪的神奇魅力:改變,就在不經意間。

點贊、留言、轉發,是對三衢最好的鼓勵!

更有針對性地解疑答惑。

衢州一中徐衍昌校長到物理組教師葉志華家家訪

一次家訪,短短兩個小時,順利打開了陳老師的心結。如果不是這次家訪,也許我對陳老師辭職原因還不知要探究多久……這次走訪,我感受到了家訪的神奇魅力:改變,就在不經意間。

點贊、留言、轉發,是對三衢最好的鼓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