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隱身城市老屋風光 全台四大古老的日式建築

臺灣是個充滿歷史的地方, 有著被殖民過的歲月痕跡。 日式的古老建築也從那時候就流傳下來, 附有濃濃的風霜歲月, 也承載著許多有意義的故事, 這些隱身在城市裡的風味日式老屋更是成為大家前往觀光的特別景點。

張學良故居內部以當時的情況和風貌以最初的模樣還原至今(圖/張學良故居)

1.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位於滬尾礮台、淡水忠烈祠附近, 原是日本福井縣的古民宅, 是日本作家水上勉父親的舊居, 以禪宗的思維取名。 為了連結臺灣921大地震及日本阪神大地震的台日情誼而移築至臺灣, 成為在臺灣日式建築代表之一。

一滴水紀念館是淡水有名的日式建築代表之一(圖/一滴水紀念館)

一滴水紀念館的命名原為紀念起造者一生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的水上覺治之子水上勉, 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 也應該珍惜萬物資源。 另有含意感謝移築的朋友, 雖一點一滴小力量像一滴水, 還是能彙聚能量來完成這一跨國移築工程。 館內附有多樣的門窗格式及屋瓦圖騰, 含著豐富的生活美學。

一滴水紀念館館內附有多樣的門窗格式及屋瓦圖騰, 具有濃厚的日式風格(圖/臺北市電影委員會)

【Info】

一滴水紀念館

地址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0號

電話 02-2626-3350

2.張學良故居

寫入歷史的張學良, 不僅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人物, 更是見證民國史發展的傳奇人物。 歷史“西安事變”後, 被蔣介石押解至臺灣管束的13年間,

張學良即被軟禁在當今五峰鄉清泉部落。 而當時張學良居住的日式古宅也被保存至今, 成為現在十分具有意義的歷史建築。

張學良故居承載著許多臺灣的歷史(圖/張學良故居)

張學良對中國近代發展深具關鍵, 在北伐、對日抗戰等歷史, 都影響著中國前進的方向。

館內保留張少帥幽禁時住所居家佈置, 並陳列歷史老照片, 借此追憶張少帥在五峰清泉幽禁13年的生活點滴。 園區內特將階梯、崗哨、還原當年模樣, 並擺放著許多舊相片呈現張學良被幽禁在清泉部落期間的生活面貌。

張學良故居內介紹著西安事變這段歷史的故事和當時張大少生活的情形(圖/張學良故居)

【Info】

張學良故居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256-6號

電話 03-585-6613

3.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建物群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西側,西本願寺原址是理教公所和一群違建,後因多次火災,重新拆建並移除違建後,復原西本願寺的遺址。

西本願寺經由多次重建後終於復原重現遺址(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西本願寺遺跡包括了本堂台基、參道、禦廟所平臺及地窖、輪番所、鐘樓及樹心會館等。其中樹心會館及鐘樓被登錄為市定古蹟,其餘的遺跡則被列為歷史建築。也是位於臺北市中心裡的重要建築。

西本願寺的參道、本堂及禦廟所(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Info】

西本願寺

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76號

電話 02-2720-8889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4.逸仙公園

逸仙公園位於臺灣臺北市臺北車站附近,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該公園為紀念孫中山的小巧公園。中華民國選擇此處作為紀念該國國父的公園之一,主要原因是該地為孫逸仙于1913年來台時下榻的料亭,也亦為當年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逸仙會談政情的場所。

逸仙公園是紀年國父的歷史公園之一(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逸仙公園面積約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料亭。梅屋敷是日治時代臺北著名的高級料亭,位在北門町,舉凡臺灣總督、商界大亨或社會名士都是座上賓,席間亦可召藝妓來助興,十分有趣。

逸仙公園裡的“梅屋敷”曾招待過許多重量級的人物(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Info】

逸仙公園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

電話 02-2381-3359

日本留在臺灣的歷史擁有一段不可抹滅的意義,每一個建築都有著一段令人古老的故事,趁著週末的休閒時間,來趟旅遊享受日式古老建築的歷史風味吧!

本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Info】

張學良故居

地址 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清泉256-6號

電話 03-585-6613

3.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建於臺北市新起町的淨土真宗寺院,過去正式名稱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建物群位於今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西側,西本願寺原址是理教公所和一群違建,後因多次火災,重新拆建並移除違建後,復原西本願寺的遺址。

西本願寺經由多次重建後終於復原重現遺址(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西本願寺遺跡包括了本堂台基、參道、禦廟所平臺及地窖、輪番所、鐘樓及樹心會館等。其中樹心會館及鐘樓被登錄為市定古蹟,其餘的遺跡則被列為歷史建築。也是位於臺北市中心裡的重要建築。

西本願寺的參道、本堂及禦廟所(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Info】

西本願寺

地址 臺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176號

電話 02-2720-8889

開放時間 全天開放

4.逸仙公園

逸仙公園位於臺灣臺北市臺北車站附近,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該公園為紀念孫中山的小巧公園。中華民國選擇此處作為紀念該國國父的公園之一,主要原因是該地為孫逸仙于1913年來台時下榻的料亭,也亦為當年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逸仙會談政情的場所。

逸仙公園是紀年國父的歷史公園之一(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逸仙公園面積約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料亭。梅屋敷是日治時代臺北著名的高級料亭,位在北門町,舉凡臺灣總督、商界大亨或社會名士都是座上賓,席間亦可召藝妓來助興,十分有趣。

逸仙公園裡的“梅屋敷”曾招待過許多重量級的人物(圖/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

【Info】

逸仙公園

地址 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

電話 02-2381-3359

日本留在臺灣的歷史擁有一段不可抹滅的意義,每一個建築都有著一段令人古老的故事,趁著週末的休閒時間,來趟旅遊享受日式古老建築的歷史風味吧!

本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