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郫都“四有”教師展播|將愛與責任進行到底——記犀浦外國語學校唐林老師

我們即將迎來第33個教師節。

教師是一個沉甸甸的詞語, 這個詞語貫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傳承。 韓愈對教師的定義是“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而習近平總書記則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四有”的希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 有志、有德、有識、有仁心, 可謂良師矣。

鵑城歷史悠久, 文脈綿長, 一直以來就有良好文教傳統。 近年來, 在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征程中, 區教育局深耕細作“岷陽名師”培育工程, 我區湧現出了一大批“四有”教師:他們或德高望重, 或才學驚人, 或勤勉堅韌,

或溫和仁愛;他們中有意氣風發的年輕人, 也有成熟自信的中年人, 更有老驥伏櫪的年邁者, 他們共同堅守在三尺講臺之上, 默默度過數年、數十年的杏壇歲月。

他們是沉默而偉大的, 然而他們自覺平凡。 我們則希望通過努力, 讓大家看到一些他們的工作和生活, 讓大家感受到教師這個職業在平凡中的偉大, 感受教育事業所擁有的這種沉默卻堅毅的力量。

感念師恩 郫都區“四有”教師展播(一)

“到底要多愛, 才能將責任堅持到底?茫茫人海與你相遇, 感激上蒼創造我的同時也創造了你。 26年的不離不棄, 有太多的感動留在我心底。 ‘不要動, 我來’是你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在平淡的日子裡, 你默默地用行動詮釋著對家的那份責任。

感謝你, 我的愛人!感恩一路有你的愛相隨。 我們會帶著感恩的心過好每一天!”

這是唐林的愛人黃老師兩年前大病初愈後發在QQ空間的心情說說。

▲唐林是犀浦外國語學校的老師, 目前身兼數職:班主任、化學教師、實驗員、體育教師、校青少年宮羽毛球教

改行的化學教師

1992年, 從師範學院數學系畢業的唐林分配到團結學校。 當年學校急缺化學教師, 領導安排他教化學, 還鼓勵他:“數理化不分家, 年輕人要敢於挑戰。 ”他顧全大局服從了學校安排。

▲書海尋覓(攝于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圖書館)

他以最短的時間補齊了化學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教材教法、熟悉教學內容、吃透教材,

用心投入對化學課堂的研究, 讓學生在輕鬆學習中扎實掌握知識, 讓課堂高效。 “看到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看到每年升學考試中所教的班化學成績名列區縣前茅的時候, 就非常有成就感。 ” 他笑著說, “只是沒想到這化學一教就是25年, 任教學校從團結學校到郫縣四中, 從郫縣一中犀浦校區到現在工作的犀浦外國語學校, 從此再沒能回到數學專業去。 因為‘專業沒對口’, 高級職稱也一直沒有評上。 不過, 跟讓學生愛上化學, 學習不斷進步相比, 職稱、榮譽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他的言語中透露出一份豁達。

對於自己教過的班級, 他如數家珍:25年來, 平均每年上四個班的化學,

學生大概都有五千多人了。 有一學期剛開學, 另一個化學老師生病了, 領導希望他能代課。 唐林沒有猶豫, 接了下來。 六個班的化學課, 加上自習課, 每週三十六節課, 每天像個陀螺一樣, 從一個教室旋到另一個教室, 這樣堅持了整整一學期, 創下了郫縣教育“周課時之最”。

班主任:從空降兵到跨年級帶班

三年前, 2015屆(4)班的原班主任調走, 學校決定讓唐老師帶班。 “我教學任務已經很重, 也從沒有當過班主任, 還要在初三時當空降兵, 困難的確不小。 但工作總要有人做, 既然學校需要, 我就應該迎難而上。 ”

▲學生畢業照中的帥老師(攝于1994工作兩年之際)

擔任班主任工作不久,妻子因嚴重的肺部感染住進醫院,不能說話不能動,醫院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唐林獨自承受著壓力,瞞著父母和女兒,每天騎車奔波於學校和醫院之間。白天上完課,處理好班上的事情後奔向醫院,給妻子梳洗、按摩,悉心照料,給她講開心的事情;晚上,衣不解帶,夜難成眠,陪護在妻子病床邊。第二天一早,安頓好妻子,又匆匆趕往學校,第一時間走進他的班級。

妻子住院兩月多,加上出院後調養,整整一學期,他沒有耽誤過一節課,沒有找學校領導叫過一句苦,沒有因為生活的壓力在學生面前發過一次脾氣,更沒有在妻子面前流露過一絲不耐煩,他依然是那個滿面笑容、充滿活力的溫和細心的人。“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我叮囑領導和身邊的朋友不能把我當班主任的事告訴我家人。她們知道我當班主任,已是一年後了。”

唐林對班級耐心細緻的付出,讓問題學生得以改變。有個叫旦珍澤讓的男孩,父母在阿壩州工作,平時由爺爺帶著。初二時,孩子沉溺于遊戲無心向學。接任班主任後,他多次和澤讓溝通交流,終於讓他斷了遊戲癮。澤讓以理想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畢業時,孩子的爺爺在校門口恭敬地給唐林鞠了一躬,獻上哈達,說:“謝謝你拯救了澤讓,讓他變成了好孩子。”

空降班主任成果顯著,領導請他繼續擔任班主任。朋友建議他拒絕,因為班主任要承擔更多風險和責任,付出更多精力和心血,他卻說:“這怎麼能夠拒絕?工作服從組織安排,關心學生成長,是教師的本職責任所在。”

由於跨年級任班主任,學校又安排他上所帶班的體育課和班會課。每天完成好三個班的化學教學任務後,他就去他的班上巡視,課間操堅持和學生一起跑步、跳遠、壓韌帶,工作忙碌充實。他說:“愛學生,就要多陪伴他們。

他人眼中的“老大”

妻子:他一心圍著家、圍著學校轉,暑假裡面每週去學校給辦公室和教室裡的花草澆水;回到家裡總是報喜不報憂,從不發牢騷。我年年帶高三,連續15年當班主任,每天早出晚歸。他就是我堅強的後盾,從不讓我為家裡的事情分心。他總是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有“糖老大”,我很知足、幸福。

女兒:我看過“糖爸”的班級成績分析表,針對每個人都有具體的分析和計畫,周到極致,從小到大,爸爸都沒有這樣分析過我的成績。他很愛家人,很重情誼。做他的女兒和學生很幸運,很幸福。我以後也要做他那樣有大愛的老師。

領導和同事們說:他對工作熱情和投入,他務實有擔當,值得信任;他像兄長一樣關心同事,坦誠、耿直、仗義。他熱愛生命,常年大負荷的工作量,從來沒有聽到他抱怨,讓人感到陽光、溫暖、舒適,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大。

學生們這樣說:“唐老師下課後帶領我們在操場上運動,朝氣蓬勃、樂觀豁達,是我們心中的老大”“他充滿學識和睿智,風趣幽默、課堂富有感染力,富有激情。”“他自己掏錢給我們買獎品;在辦公室給我們準備小藥箱;班上每個同學都是他手心裡的寶,唐老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保護神。”“他的笑容讓人輕鬆,讓人在失落中看到希望。我覺得他是和孔子一樣值得敬佩的老師。”

▲笑得真純(1993年學生抓拍的照片)

唐林,這個男子身上散發出來的能量、氣息、做事風範,和著他的笑容和精氣神,讓周圍的受體氤氳在甜美之中。

將愛與責任進行到底

▲教育國際化交流,和南澳國際友人合影

把每一份新增的工作都當作挑戰,把每一次挑戰都當作對自我的超越,把臨時的“改行”做到專業優秀,把每一次愛的付出都當成“應該這樣”,在繁忙和壓力中永不改變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這中蘊含的敬業、真誠、擔當、 從容,在唐林老師的口中變成很平淡的一句話:“這都是我該做的”。在他看來,幸福在於為家人、學生、朋友、工作而生活,為愛奉獻是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愛在左,責任在右,道義在肩,在這個浮躁、充滿誘惑的年代,唐林老師用行動將對家人、愛與責任進行到底,因為他深信: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學生畢業照中的帥老師(攝于1994工作兩年之際)

擔任班主任工作不久,妻子因嚴重的肺部感染住進醫院,不能說話不能動,醫院下了幾次病危通知書。唐林獨自承受著壓力,瞞著父母和女兒,每天騎車奔波於學校和醫院之間。白天上完課,處理好班上的事情後奔向醫院,給妻子梳洗、按摩,悉心照料,給她講開心的事情;晚上,衣不解帶,夜難成眠,陪護在妻子病床邊。第二天一早,安頓好妻子,又匆匆趕往學校,第一時間走進他的班級。

妻子住院兩月多,加上出院後調養,整整一學期,他沒有耽誤過一節課,沒有找學校領導叫過一句苦,沒有因為生活的壓力在學生面前發過一次脾氣,更沒有在妻子面前流露過一絲不耐煩,他依然是那個滿面笑容、充滿活力的溫和細心的人。“為了不讓家人擔心,我叮囑領導和身邊的朋友不能把我當班主任的事告訴我家人。她們知道我當班主任,已是一年後了。”

唐林對班級耐心細緻的付出,讓問題學生得以改變。有個叫旦珍澤讓的男孩,父母在阿壩州工作,平時由爺爺帶著。初二時,孩子沉溺于遊戲無心向學。接任班主任後,他多次和澤讓溝通交流,終於讓他斷了遊戲癮。澤讓以理想的成績考上了重點高中。畢業時,孩子的爺爺在校門口恭敬地給唐林鞠了一躬,獻上哈達,說:“謝謝你拯救了澤讓,讓他變成了好孩子。”

空降班主任成果顯著,領導請他繼續擔任班主任。朋友建議他拒絕,因為班主任要承擔更多風險和責任,付出更多精力和心血,他卻說:“這怎麼能夠拒絕?工作服從組織安排,關心學生成長,是教師的本職責任所在。”

由於跨年級任班主任,學校又安排他上所帶班的體育課和班會課。每天完成好三個班的化學教學任務後,他就去他的班上巡視,課間操堅持和學生一起跑步、跳遠、壓韌帶,工作忙碌充實。他說:“愛學生,就要多陪伴他們。

他人眼中的“老大”

妻子:他一心圍著家、圍著學校轉,暑假裡面每週去學校給辦公室和教室裡的花草澆水;回到家裡總是報喜不報憂,從不發牢騷。我年年帶高三,連續15年當班主任,每天早出晚歸。他就是我堅強的後盾,從不讓我為家裡的事情分心。他總是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有“糖老大”,我很知足、幸福。

女兒:我看過“糖爸”的班級成績分析表,針對每個人都有具體的分析和計畫,周到極致,從小到大,爸爸都沒有這樣分析過我的成績。他很愛家人,很重情誼。做他的女兒和學生很幸運,很幸福。我以後也要做他那樣有大愛的老師。

領導和同事們說:他對工作熱情和投入,他務實有擔當,值得信任;他像兄長一樣關心同事,坦誠、耿直、仗義。他熱愛生命,常年大負荷的工作量,從來沒有聽到他抱怨,讓人感到陽光、溫暖、舒適,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大。

學生們這樣說:“唐老師下課後帶領我們在操場上運動,朝氣蓬勃、樂觀豁達,是我們心中的老大”“他充滿學識和睿智,風趣幽默、課堂富有感染力,富有激情。”“他自己掏錢給我們買獎品;在辦公室給我們準備小藥箱;班上每個同學都是他手心裡的寶,唐老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保護神。”“他的笑容讓人輕鬆,讓人在失落中看到希望。我覺得他是和孔子一樣值得敬佩的老師。”

▲笑得真純(1993年學生抓拍的照片)

唐林,這個男子身上散發出來的能量、氣息、做事風範,和著他的笑容和精氣神,讓周圍的受體氤氳在甜美之中。

將愛與責任進行到底

▲教育國際化交流,和南澳國際友人合影

把每一份新增的工作都當作挑戰,把每一次挑戰都當作對自我的超越,把臨時的“改行”做到專業優秀,把每一次愛的付出都當成“應該這樣”,在繁忙和壓力中永不改變對生活的激情和熱愛,這中蘊含的敬業、真誠、擔當、 從容,在唐林老師的口中變成很平淡的一句話:“這都是我該做的”。在他看來,幸福在於為家人、學生、朋友、工作而生活,為愛奉獻是一個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愛在左,責任在右,道義在肩,在這個浮躁、充滿誘惑的年代,唐林老師用行動將對家人、愛與責任進行到底,因為他深信: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