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白露時節話養生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中醫預防保健科主任

方泓主任醫師

養生應當注重順應節氣, 即人的飲食起居按照節氣的變化適時改變, 符合中醫學中“天人合一”的觀點, 人與自然相統一, 可以起到改善體質、增加防病能力的效果。 盛夏已過, 豐秋來臨, 今天就來聊聊即將到來的白露時節的養生食療宜忌。

今年的9月7日為白露, 從這一天起, 天氣轉涼, 秋意漸濃, 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 陰氣漸重, 凝而為露, 故名之。 《禮記·月令》中描述白露時候的景象是這樣的, “盲風至, 鴻雁來, 玄鳥歸, 群鳥養羞”, 秋主收, 天氣漸冷, 人體的五臟也進入收養狀態, 逐漸進入內收、平靜的狀態。

一、治秋燥

秋季燥氣尤盛, 耗津傷液, 容易出現口幹、鼻幹、痰黏、大便幹結、皮膚乾裂等症狀, 防秋燥是秋季飲食養生的一大要事。 甘味入脾, 五行中, 脾胃屬土, 土可生金, 肺屬金, 故甘味益脾利肺,

且有生津之效。

《遵生八箋》中說到:“秋氣燥, 宜食麻以潤其燥”, 即可適當多食蜂蜜芝麻和杏仁等性潤味甘淡食物。 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吃銀耳、蜂蜜、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同時還可以多喝開水、豆漿、乳製品等, 有助益胃生津;秋主收藏, 辛可發散, 應少吃辛辣的食物。 推薦以下幾道簡單易學且實用的養生食譜:

蘇游鳳髓湯

【材料】松子仁100g, 胡桃仁200g, 蜂蜜50ml

【做法】將松子仁、胡桃仁去皮殼, 研碎末待用;蜂蜜倒入鍋中熬熟, 加入松子仁末、胡桃仁末, 邊熬邊攪拌, 至濃稠起鍋。 每次飯後用溫開水送服本湯10克。

【功效】本古方出自《外台秘要》, 潤肺生津止咳。

白果蜂蜜飲

【材料】白果10g, 蜂蜜兩勺

【做法】白果炒後去殼, 加水煮熟, 加蜂蜜調湯服用。

【功效】潤肺止咳化痰。

銀耳山藥羹

【材料】白扁豆30g, 銀耳30g, 山藥100g, 白糖少許

【做法】白扁豆曬乾或烘乾, 碾末備用, 銀耳溫水泡發後切絲, 山藥洗淨切片, 將山藥、銀耳同如砂鍋加適量清水, 大火煮沸, 改用小火煨煮20分鐘, 加入白扁豆末, 繼續煨煮30分鐘, 煮成羹狀即可。

【功效】脾胃陰虛者。 養陰生津、健脾和胃。

銀耳山藥羹

【材料】鮮銀魚200g, 嫩豆腐500g

【做法】豆腐切塊在沸水中燙過, 湯底完成後, 將銀魚、豆腐一同下鍋, 適量加入酒、薑、蔥等調料調味。

【功效】養胃陰、益中氣。

二、防秋涼

“白露秋分夜, 一夜冷一夜”。 白露之後, 日夜溫差漸大, 早晚不注意保暖或飲食不當則容易受風寒濕邪所累, 引發感冒、腹痛、腹瀉等病症。 飲食當注意不要貪食生冷瓜果, 早餐宜喝粥, 既能治秋涼, 又可防秋燥, 例如銀耳粥、蓮子粳米粥、蓮子百合粥、芝麻紅棗花生粥等。 粥品製作簡單, 可根據食物本身性味及個人需要搭配, 如蓮子粳米粥, 具有暖胃健脾的功效;蓮子百合粥,可清潤肺燥止咳;芡實紅棗花生粥,可調整改善因夏季貪食生冷而導致的胃痛、胃脹、畏寒等胃寒表現。

不慎受寒,肺臟嬌嫩,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例如老慢支、支氣管哮喘等容易急性發作,所以秋季適當的耐寒鍛煉可提高機體適應能力,同時也可提高免疫能力。另外,白露至,夏秋交替之際,容易貪涼,導致脾胃功能失常。飲食方面可根據病情食用具有禦寒解表或溫中健脾的藥膳:

1

蔥薑糯米粥

【材料】蔥白5根,生薑15g,糯米100g

【做法】糯米煮粥,再講薑蔥搗爛與稀粥煨熱,1次服下。

【功效】疏風解表。可治傷風感冒初起,畏寒怕冷、流清涕、頭痛等症。

附子止痛粥

【材料】炮附子、炮薑各10g,白術12g,人參6g,炙甘草6g,粳米100g,飴糖適量

【做法】將上述中藥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最後加入飴糖調味。

【功效】溫中散寒,祛濕止痛。可治療脾胃虛寒,腹痛,胃痛,喜溫喜按者。

補氣黃芪湯

【材料】鯽魚250g,黃芪15g,生薑3片,鹽、味精適量

【做法】黃芪煮汁去渣,同鯽魚、薑片共煮至熟爛,加鹽、味精等調味。

【功效】益胃健脾,補氣升陽。可治脾胃氣虛者。

總而言之,白露時節,冷熱交替,飲食切勿貪涼傷胃,且少食海鮮發物及辛辣食品,預防過敏性疾病的急性發作。防治秋燥,可多食養陰生津濡潤之品。外感寒涼時,食療的合理搭配可幫助病情恢復。

具有暖胃健脾的功效;蓮子百合粥,可清潤肺燥止咳;芡實紅棗花生粥,可調整改善因夏季貪食生冷而導致的胃痛、胃脹、畏寒等胃寒表現。

不慎受寒,肺臟嬌嫩,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例如老慢支、支氣管哮喘等容易急性發作,所以秋季適當的耐寒鍛煉可提高機體適應能力,同時也可提高免疫能力。另外,白露至,夏秋交替之際,容易貪涼,導致脾胃功能失常。飲食方面可根據病情食用具有禦寒解表或溫中健脾的藥膳:

1

蔥薑糯米粥

【材料】蔥白5根,生薑15g,糯米100g

【做法】糯米煮粥,再講薑蔥搗爛與稀粥煨熱,1次服下。

【功效】疏風解表。可治傷風感冒初起,畏寒怕冷、流清涕、頭痛等症。

附子止痛粥

【材料】炮附子、炮薑各10g,白術12g,人參6g,炙甘草6g,粳米100g,飴糖適量

【做法】將上述中藥煎汁去渣,加入粳米同煮成粥,最後加入飴糖調味。

【功效】溫中散寒,祛濕止痛。可治療脾胃虛寒,腹痛,胃痛,喜溫喜按者。

補氣黃芪湯

【材料】鯽魚250g,黃芪15g,生薑3片,鹽、味精適量

【做法】黃芪煮汁去渣,同鯽魚、薑片共煮至熟爛,加鹽、味精等調味。

【功效】益胃健脾,補氣升陽。可治脾胃氣虛者。

總而言之,白露時節,冷熱交替,飲食切勿貪涼傷胃,且少食海鮮發物及辛辣食品,預防過敏性疾病的急性發作。防治秋燥,可多食養陰生津濡潤之品。外感寒涼時,食療的合理搭配可幫助病情恢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