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百度研究院院長更迭 透過派系鬥爭看掌權人戰略調整

深宅大院, 名門望族, 最是奇聞異事、宮鬥權謀引人注目, 同樣道理套用在公司巨頭上, 也是適用。

8月28日, 百度爆出其研究院院長一職已由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王海峰兼任,

原院長林元慶另有任用, 但具體新任職情況官方諱莫如深。

盤根錯節的組織架構遮擋住人員與層級之間的糾葛, 表面風平浪靜, 內裡雲波詭譎。 但凡暴露出丁點是非, “宮鬥論”“權謀論”, 甚囂塵上。 此次架構調整與組織任命, 是否代表著百度內部“工程派”壓倒“學術派”? 雷鋒網將這一論點拋向百度內部人士, 對方笑稱:你們啊, naive。

百度向雷鋒網以及外界拋出的公開回應是——此次調整系最主要原因是為更好地支撐百度AIG的商業化。

1、

AIG今日能夠在百度整體架構中佔據如此重要地位,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百度研究院的被收編。

2017年3月, 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開百度, 百度研究院被正式收編, 成為COO陸奇手下五大業務體系中AI技術體系(即AIG)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出身百度傳統業務“搜索業務群組”的副總裁王海峰負責。

同時, 林元慶被委以百度研究院院長一職。 林與吳恩達同屬學術派且私交不錯, 2015年11月, 百度研究院宣佈任命林元慶為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 向當時的百度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彙報。 吳當時對林的到來表示歡迎, 並稱“林將為在北京和矽谷的深度研究院帶來非常領先的技術”。

2017年4月5日, 吳恩達離開之後不到一個月, 已任百度研究院院長的林元慶對外公開表示, Andrew NG(吳恩達)的離開對百度肯定有影響, 吳的大局觀、對AI的理解, 都是很透徹的。

林元慶還分享了一個細節:吳恩達在離開百度之前幾周談及希望林元慶當研究院院長, “我們倆還argue(討論)過兩個禮拜的時間, 我希望Andrew繼續當院長, 我當副院長, 把我該做的事情繼續做好。 ”

商業邏輯總不會被私人感情左右的。 一直以來, 吳恩達領導的研究院與王海峰領導的大搜索業務部門之間隔閡嚴重, 學術派與工程派之間矛盾由來已久,

而之後陸奇的加入, 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雙方的力量對比, 所懷抱負終不得施展, 吳恩達最終離場創業。

再之後, 百度人工智慧團隊又經歷一番調整——對NLP(自然語音處理部)、KG(知識圖譜部門)、IDL(深度學習實驗室)、Speech、BigData等部門進行整合, 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 任命百度搜尋引擎總負責人、百度副總裁王海峰為AI技術平臺體系總負責人, 同時晉升為Estaff成員, 轉向百度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陸奇彙報。

經此一役, 王海峰算是正式進入百度核心管理層。

2、

“工程派”與“學術派”誰勝誰負的結論成為人們第一反應, 實因其爭論由來已久。

比較戲劇性的是, 鐵打的群架標語, 流水的出頭士兵。 多年之前, 王海峰還算是百度“學術派”一員。 據原百度高管對雷鋒網回憶稱, 當時彼此存在齟齬的, 是學術派王海峰, 與工程派王夢秋。

王夢秋, 2001年加盟百度, 曾任職百度門戶搜索部經理、百度技術總監、百度高級技術總監、百度技術副總裁。 2013年9月離職百度。

該人士對雷鋒網表示, 2011年之前, 王海峰在學術領域的造詣就很高了。 而當時百度內部所謂的工程派,最早都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實幹派,不談新概念、不常寫論文,“江湖人稱土鼈派”。

2011年之前,兩派之間略有摩擦,無傷大雅。

2011年7月,百度COO沈皓瑜離職,百度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一次重大調整——對公司銷售體系、商業運營體系、使用者產品與技術體系、商業產品與技術體系(含雲計算及無線技術)四大業務體系進行整合,並開始嘗試實行高管輪崗制。

具體調整為——百度所有與銷售有關的部門,包括直銷分公司、管道部、大客戶銷售及搜尋引擎行銷部,統一整合為銷售體系,由副總裁王湛負責。所有與商業運營有關的部門,包括商業應用產品市場部、服務管理部、業務運營部、聯盟事業部,商務搜索部,統一整合為商業運營體系,由副總裁向海龍負責。原有的使用者產品研發體系以及用戶端部門,整合成統一的使用者產品與技術體系,由副總裁王夢秋負責。而商業產品與技術體系(含雲計算及無線技術),由副總裁王勁負責。

當時王海峰在哪裡呢 ?

2010年,王海峰加入百度,負責傳統業務線中的NLP自然語音處理部,2010-2013年間,陸續負責過互聯網資料研發部(包括KG知識圖譜和互聯網資料採擷)、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多媒體部(包括語音和圖像技術)、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均為偏學術研究的部門與領域。

2013年,王夢秋離職,同年12月,王海峰由副總裁晉升為了高級副總裁。2014年,王海峰轉崗至由向海龍領導的搜索業務群組,任副總經理,直接向向海龍彙報,向海龍直接向李彥宏彙報。

2014年,曾與李笛一起創造“微軟小冰”虛擬問答機器人的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研發員景鯤加入百度,就職於搜索業務群組總產品架構師,在王海峰的帶領下,孵化打造一款類似“微軟小冰”的手機人工智慧語音助手“度秘”,頗受李彥宏重視。2017年陸奇上任後,“度秘”團隊更是直接升級為度秘事業部,由景鯤負責,向陸奇彙報。此乃後話。

2015年12月,百度第四次業務調整中,王海峰進一步整合搜索、手百、Hao123、新聞、手機流覽器等業務,發力手百及wise首頁等多端Feed流,實現了百度Feed流半年30倍的高速增長,打造了搜索及Feed雙引擎。

再到如今,2017年8月28日,王海峰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長,完成由學術派到工程派的順利蛻變。

“又不是在學校,一家公司必然需要工程派的。”原百度高層對雷鋒網這樣解釋。總之,職位決定態度,屁股決定腦袋。

3、

當派系鬥爭超越公司利益時,公司危矣。但當公司戰略足夠清晰時,派系之間的齟齬便自動縮小。

如今的百度,正在盡力拐回正軌,手握方向盤的,正是陸奇。

陸奇的到來,可以說給百度注入完全不同的血液。百度內部人士對雷鋒網稱,陸奇時間觀念非常強,要求高效、準時。這位在微軟就以勤奮與務實著稱的人士,有個習慣:開會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講完,如果到時間了還沒講完,直接起身走人。也正因此,很多人被逼著訓練在短時間內將事情講清楚。

再之後,大刀闊斧,砍梢去杈,陸奇將百度精簡到,一眼望去,這就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公司。如此追求結果與務實的人,自然不會將更多權力交於學術派手裡。

如此趨勢下,百度官方所謂“將AIG更好地商業化”,也不難理解。

據雷鋒網求證獲知,AIG此次將進一步強化AI應用技術研發,原隸屬於研究院的幾個技術團隊升格為獨立的技術部門,包括視覺技術部、人臉技術部、增強現實技術部等。

通過此次調整,作為百度AI研究核心部門的百度研究院,將更加聚焦在前瞻基礎研究,致力於AI基礎技術的長期創新突破,並與各AI技術部門形成互補協同。同時,研究院轉由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王海峰直接兼任院長。這也是首次由百度estaff成員出任研究院院長。

百度AIG在商業化方面,除了之前在自動駕駛Apollo專案與智慧語音DuerOS平臺外,近期已在百度AIG事業部下單獨成立了智慧機場業務部、智慧客服與金牌銷售業務部,這兩個領域將成為百度AI技術落地的新場景。

至於百度AIG與航空服務業的合作,實際早已有之,今年6月,百度與南航合作基於人臉識別的“刷臉”登機專案,在河南南陽姜營機場落地;8月23日,百度與首都機場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打造智慧機場。

智慧客服與金牌銷售業務部,則是融合語音辨識、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在提升企業與客戶電話溝通中的效率和效能,進行的突破性嘗試。該技術通過對呼叫中心的通話歷史語音進行分析,提取客戶畫像、優秀銷售經驗,並在通話過程中進行即時語音辨識及分析等方式,結合當前客戶情況與銷售特點,個性化推薦適合的銷售思路與話術要點。

前些日子,BAT輪番公佈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阿裡、騰訊市值均超越4000億美元,相比之下,百度雖非常亮眼地實現淨利潤高達82.9%的增幅,但跌落至第二梯隊已是不爭事實,如此情境下,儘快精簡業務、提振業績,才是當務之急,應該是沒有時間陪看客們表演了。

而當時百度內部所謂的工程派,最早都是真正解決問題的實幹派,不談新概念、不常寫論文,“江湖人稱土鼈派”。

2011年之前,兩派之間略有摩擦,無傷大雅。

2011年7月,百度COO沈皓瑜離職,百度對內部組織架構進行一次重大調整——對公司銷售體系、商業運營體系、使用者產品與技術體系、商業產品與技術體系(含雲計算及無線技術)四大業務體系進行整合,並開始嘗試實行高管輪崗制。

具體調整為——百度所有與銷售有關的部門,包括直銷分公司、管道部、大客戶銷售及搜尋引擎行銷部,統一整合為銷售體系,由副總裁王湛負責。所有與商業運營有關的部門,包括商業應用產品市場部、服務管理部、業務運營部、聯盟事業部,商務搜索部,統一整合為商業運營體系,由副總裁向海龍負責。原有的使用者產品研發體系以及用戶端部門,整合成統一的使用者產品與技術體系,由副總裁王夢秋負責。而商業產品與技術體系(含雲計算及無線技術),由副總裁王勁負責。

當時王海峰在哪裡呢 ?

2010年,王海峰加入百度,負責傳統業務線中的NLP自然語音處理部,2010-2013年間,陸續負責過互聯網資料研發部(包括KG知識圖譜和互聯網資料採擷)、推薦引擎和個性化部、多媒體部(包括語音和圖像技術)、圖片搜索部、語音技術部等,均為偏學術研究的部門與領域。

2013年,王夢秋離職,同年12月,王海峰由副總裁晉升為了高級副總裁。2014年,王海峰轉崗至由向海龍領導的搜索業務群組,任副總經理,直接向向海龍彙報,向海龍直接向李彥宏彙報。

2014年,曾與李笛一起創造“微軟小冰”虛擬問答機器人的前微軟亞洲互聯網工程院研發員景鯤加入百度,就職於搜索業務群組總產品架構師,在王海峰的帶領下,孵化打造一款類似“微軟小冰”的手機人工智慧語音助手“度秘”,頗受李彥宏重視。2017年陸奇上任後,“度秘”團隊更是直接升級為度秘事業部,由景鯤負責,向陸奇彙報。此乃後話。

2015年12月,百度第四次業務調整中,王海峰進一步整合搜索、手百、Hao123、新聞、手機流覽器等業務,發力手百及wise首頁等多端Feed流,實現了百度Feed流半年30倍的高速增長,打造了搜索及Feed雙引擎。

再到如今,2017年8月28日,王海峰兼任百度研究院院長,完成由學術派到工程派的順利蛻變。

“又不是在學校,一家公司必然需要工程派的。”原百度高層對雷鋒網這樣解釋。總之,職位決定態度,屁股決定腦袋。

3、

當派系鬥爭超越公司利益時,公司危矣。但當公司戰略足夠清晰時,派系之間的齟齬便自動縮小。

如今的百度,正在盡力拐回正軌,手握方向盤的,正是陸奇。

陸奇的到來,可以說給百度注入完全不同的血液。百度內部人士對雷鋒網稱,陸奇時間觀念非常強,要求高效、準時。這位在微軟就以勤奮與務實著稱的人士,有個習慣:開會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講完,如果到時間了還沒講完,直接起身走人。也正因此,很多人被逼著訓練在短時間內將事情講清楚。

再之後,大刀闊斧,砍梢去杈,陸奇將百度精簡到,一眼望去,這就是一家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公司。如此追求結果與務實的人,自然不會將更多權力交於學術派手裡。

如此趨勢下,百度官方所謂“將AIG更好地商業化”,也不難理解。

據雷鋒網求證獲知,AIG此次將進一步強化AI應用技術研發,原隸屬於研究院的幾個技術團隊升格為獨立的技術部門,包括視覺技術部、人臉技術部、增強現實技術部等。

通過此次調整,作為百度AI研究核心部門的百度研究院,將更加聚焦在前瞻基礎研究,致力於AI基礎技術的長期創新突破,並與各AI技術部門形成互補協同。同時,研究院轉由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王海峰直接兼任院長。這也是首次由百度estaff成員出任研究院院長。

百度AIG在商業化方面,除了之前在自動駕駛Apollo專案與智慧語音DuerOS平臺外,近期已在百度AIG事業部下單獨成立了智慧機場業務部、智慧客服與金牌銷售業務部,這兩個領域將成為百度AI技術落地的新場景。

至於百度AIG與航空服務業的合作,實際早已有之,今年6月,百度與南航合作基於人臉識別的“刷臉”登機專案,在河南南陽姜營機場落地;8月23日,百度與首都機場簽署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打造智慧機場。

智慧客服與金牌銷售業務部,則是融合語音辨識、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在提升企業與客戶電話溝通中的效率和效能,進行的突破性嘗試。該技術通過對呼叫中心的通話歷史語音進行分析,提取客戶畫像、優秀銷售經驗,並在通話過程中進行即時語音辨識及分析等方式,結合當前客戶情況與銷售特點,個性化推薦適合的銷售思路與話術要點。

前些日子,BAT輪番公佈2017年第二季度財報,阿裡、騰訊市值均超越4000億美元,相比之下,百度雖非常亮眼地實現淨利潤高達82.9%的增幅,但跌落至第二梯隊已是不爭事實,如此情境下,儘快精簡業務、提振業績,才是當務之急,應該是沒有時間陪看客們表演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