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壹粉原創|大明湖:十頃西湖照眼明,紫荷香裡聽泉聲

劉培忠

大明湖, 是咱濟南的一張勝地名片。 這一湖的景色, 不單單是咱濟南人的最愛, 外地遊客來到濟南看後, 也頻頻點頭稱讚,

而當聽到有眾泉彙集而成時, 驚奇地感歎不已。

大明湖是我時常光顧的地方。 3月19日的星期天, 湖畔的圖書館裡有講座。 聽完課後, 從明倫堂出來, 依照習慣, 來到大明湖畔, 舉目環望, 一年四季風景如畫的大明湖, 今天讓我的眼前為之一亮。 如果說, 冬天的大明湖是一幅黑白基調的版畫圖, 那麼初春的大明湖, 就是一幅春意盎然的彩色長圖卷。

記得十天前的柳兒, 剛剛吐出嫩嫩的幼芽, 而今望去, 枝繁茂盛, 將大明湖染成一個綠色世界的環境, 湖中的曆下亭, 遠遠看去, 已經淹沒于滿柳翠綠之中, 一幅別樣的景致, 呈現在湖中, 格外悅目。 隨風依依的柳兒, 竟然泛著兩樣不同的顏色, 一種綠綠的, 一種金色的, 看著別有韻味。 我想,

這或許是長期得利於泉水的滋養所致吧。 扭頭看到路旁黃綠之間的連翹, 正在怒放著, 嬌豔欲滴的朵朵小黃花, 嫵媚可愛。

今天的湖面, 也愈加顯得闊遠亮堂, 猶如一面鏡子, 在陽光的照耀下, 澄清碧綠, 明亮耀眼。 因氣候溫暖的緣故, 在大明湖遊玩的人特別多。 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穿行遊玩的畫舫和自駕遊小船, 一下子多了起來, 不知比以往多出幾倍。 一家三口慢悠悠地飄蕩在湖面上, 享受著春天的那份愜意, 讓你看後, 心裡也一起愜意起來。

一湖的生機勃勃, 讓你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在大明湖裡, 真的很美好!

沿著南岸, 漫步來到離湖中曆下亭不遠的地方, 停下腳步, 坐在岸邊的石凳上, 從身旁路過的遊人, 不管是男女, 還是老少,

接連不斷地駐足在我右邊的岸邊, 背東朝西, 互相拍照。 這一處地間, 瞬間成為遊人爭相留念的景點。 我抬眼打量去, 的確是一處賞心悅目的美景。 南岸邊的水榭走廊, 水中停放著小船, 還泛著黃色的一片水草。 東岸上的翠綠楊柳, 水湖中橫跨的小橋, 遠處雄偉壯觀的超然樓。 湖水、小橋、船隻、綠柳、黃草與背後壯觀的古色建築互相襯托下, 構成了一幅人間仙境的春光圖畫, 真是美不勝收。

一位年過七十歲的老太太坐在輪椅上, 由老伴推著, 用手機拍照後, 來到的我身旁停下來, 呆呆地望著遠處的景色。 我搭訕知道, 老太太生活在大明湖畔三十多了, 大明湖擴建改造的時候, 才搬走的。 剛才拍照的方向, 過去的家就居住在那裡,

而今是一片秀美的風景地帶了。 每年的春天, 老伴兩人都過來看看, 並感歎到明湖的美景, 越變越美。

其實, 滿湖都是景致, 無論你身處何方看去, 看到的均是一道道風景線, 只是帶給你的略有不同的感受而已。 我沿岸一路走來, 一路的遊人駐足拍個不停。

這滿湖的景色, 不知多少遊人, 讓你迷戀的流連忘返, 而又不知迷醉過多少文人墨客呢?突然想起政界人物韓複渠的詩: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葉上趴蛤蟆, 咕嘎咕嘎又咕嘎。 剛才在明倫堂裡, 聽課的內容就是《你所不知道的韓複渠》, 由他的孫子韓宗喆所講。 課堂上, 對這首詩已正名不是他爺爺所作, 而是張宗昌的詩作。 不管是誰所寫, 我認為這詩的內容還是不錯的,

生動地描繪了大明湖與荷花優美的景色。 只是, 這個兼任過山東的張大省長, 忽視了大明湖素有“四怪”之一的蛙不鳴的現象。

遠古的北魏酈道元, 當年來到濟南看後大明湖, 把這一景致的位置記載于《水經注》中。 若說諸多文人墨客中, 喜愛大明湖的人, 當屬宋時的曾鞏, 一來到濟南走進大明湖後, 就被初識的美景便為之傾倒, 喜愛上大明湖, 在他眼裡稱濟南為“仙鄉”。 生活在濟南兩年的時光中, 時常信步在百花堤上、或泛舟於湖上, 詠詩納涼, 由衷的感慨道:問吾何處避炎蒸, 十頃西湖照眼明。 最喜晚涼風月好, 紫荷香裡聽泉聲。 曾鞏題詠濟南勝景的詩篇約有五六首之多。 而歌詠大明湖的詩, 占的比重最大。 清人王士禎在《帶經堂詩話》中說道, 曾子固曾判吾州,愛其山水,賦詠最多,鮑山、鵲山、花不注皆有詩,而于西湖尤焉。可見曾鞏對大明湖的鍾情。

柳條在頭頂上搖曳著,而湖中的荷,還沒有從沉夢中醒來。突見一隻水鳥遊玩於乾枯的荷叢間嬉戲,豁然一個猛子紮入水中,很久才從水中冒出來。是否,這只水鳥下到水中,在給荷去送報春的資訊,將湖上的春景告訴荷。我就這麼想著,聯想到了嘉慶年間的山東提督劉鳳誥與山東巡撫鐵保,二位大人來,有天宴飲在小滄浪亭,席間情到深處的劉提督,突然靈感勃發,即席賦得道: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而鐵巡撫也情懷高漲,取來筆硯,當場書寫下這幅聯語。從此,濟南最具代表性的一張新標籤,就這麼誕生了。我從一份資料中看到,從古至今約有300位詩人走進過大明湖,無不被大明湖的美景所陶醉迷醉,而題詠大明湖的詩作近有千首。

這時,我想起一句“人不迷色色迷人”的話語,我想對大明湖說,你那迷人的景色,想說不愛你,口難開呀!

青未了文學QQ群:398310317
投稿郵箱:qlwbgw@163.com

曾子固曾判吾州,愛其山水,賦詠最多,鮑山、鵲山、花不注皆有詩,而于西湖尤焉。可見曾鞏對大明湖的鍾情。

柳條在頭頂上搖曳著,而湖中的荷,還沒有從沉夢中醒來。突見一隻水鳥遊玩於乾枯的荷叢間嬉戲,豁然一個猛子紮入水中,很久才從水中冒出來。是否,這只水鳥下到水中,在給荷去送報春的資訊,將湖上的春景告訴荷。我就這麼想著,聯想到了嘉慶年間的山東提督劉鳳誥與山東巡撫鐵保,二位大人來,有天宴飲在小滄浪亭,席間情到深處的劉提督,突然靈感勃發,即席賦得道: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而鐵巡撫也情懷高漲,取來筆硯,當場書寫下這幅聯語。從此,濟南最具代表性的一張新標籤,就這麼誕生了。我從一份資料中看到,從古至今約有300位詩人走進過大明湖,無不被大明湖的美景所陶醉迷醉,而題詠大明湖的詩作近有千首。

這時,我想起一句“人不迷色色迷人”的話語,我想對大明湖說,你那迷人的景色,想說不愛你,口難開呀!

青未了文學QQ群:398310317
投稿郵箱:qlwbgw@163.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