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頂山:吃下廢物吐出“寶”

大河報·大河用戶端 記者李紅汛文圖

平頂山, 一座因煤興起的城市。 曾經, 因煤產生的煤矸石、粉煤灰以及煤化工產生的冶煉廢渣、尾礦等工業廢棄物, 讓這個城市的環境一度遭受飽詬。

2011年, 平頂山市被工信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後, 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上下功夫, 逐步建立具有特色的資源型城市固廢綜合利用發展模式, 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魯山縣庫水鄉, 有一家新興的企業——萬恒塑膠。 5年前, 萬恒塑膠的創始人張太和還是一個靠收廢品為生的“破爛王”。

多年的廢品回收經歷讓他發現, 報廢地膜這個“白色垃圾”一直被南方收購, 留心的張太和親自送貨, 瞭解了報廢地膜轉化管道的過程。 回到家鄉後, 張太和找來三個朋友一起開起塑膠公司, 將收購的報廢地膜、廢塑膠袋環保熱熔成塑膠顆粒, 再轉化成用於農業灌溉、市政排汙用的各種型號管道。 塑膠管道產品一推出, 立刻打開了市場。 每年消耗廢塑膠膜一萬噸, 可再生排汙管道3000噸, 產值上億元。

平煤神馬尼龍科技公司是一家生產己內醯胺的大型企業, 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氫氣。 2014年建廠時, 平煤神馬集團利用屬下首山煉焦企業煉焦過程中排出的大量廢氣, 經過轉化提煉變成尼龍科技使用的原料氫氣,

通過管道源源不斷輸送給尼龍科技, 僅此一項, 每年就可節省3億元。 而在過去, 煉焦過程中產生的廢氣都被作為無用的廢氣排放掉。

油性漆是一種在生產生活中常見的化工品, 但含有苯、二甲苯等對人體有毒物質, 為此, 國家一直鼓勵開發使用替代有毒有害原料的產品。 在平頂山化工產業集聚區, 就有一家致力於新型矽烷處理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 他們研發生產的水性漆, 以水作為溶劑, 不含有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的成分, 正逐步在航太、汽車、家庭等方面接受使用。

有關資料顯示, “十二五”期間, 平頂山市工業固廢利用量連續五年超過1500萬噸, 固廢綜合利用年產值達到210億元, 占規模以上工業比例由2010年的5.6%,

提高到2015年的8.9%, 實現年利稅達到24億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