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微健康」“遠視”和“老花”是一回事嗎

作者系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主任醫師

王先生40歲剛出頭, 對自己的視力一直“引以為豪”。 從中學、大學直到研究生畢業,

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戴上了近視眼鏡, 王先生仍然保持著很好的視力。 可最近幾個月來, 王先生看報紙時間稍微久一點, 就感到眼睛很疲勞, 如果把報紙拿遠一點看, 就清楚舒服很多。 王先生心裡納悶:“我才40出頭, 不至於就老花了吧?”這天, 王先生來到醫院眼科門診, 對我說了自己的情況和疑慮, 經過仔細檢查和驗光, 揭開了秘密所在, 原來王先生有遠視眼。

生活中人們常常把遠視和老視(俗稱老花眼)搞混了, 因為遠視眼和老花眼的表現相似, 都是近距離看不清楚或眼睛容易疲勞, 且配的眼鏡還是同一類型, 都是凸透鏡。

其實, 遠視眼和老視(老花眼)是兩個概念,

它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關聯。

什麼是遠視眼呢?

遠視的定義是:當眼的調節放鬆時, 平行光線經過眼的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之後, 稱為遠視(如果聚焦在視網膜之前, 則為近視)。

老視即老花眼, 是我們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 眼內的晶狀體逐漸硬化, 彈性減弱, 眼睛的睫狀肌功能也逐漸減低,

從而引起眼睛的調節功能減退。 大約從40~50歲開始, 就慢慢出現閱讀等近距離工作困難。 這種由於年齡增長所致的生理性眼調節功能減弱, 稱為老視, 也就是我們說的老花。

近視、遠視、散光都是屈光不正, 均屬於眼睛的病理狀態;而老視是每個人必然經歷的階段, 屬於一種生理狀態。

老花眼有哪些表現呢?

在早期, 老花者會逐漸發現在往常習慣的距離閱讀, 字體小一點就比較吃力, 看不大清楚。 與近視眼相反, 老花患者會不自覺地把頭後仰或者把書報拿開一點才能看得清楚和舒服一些, 後來隨著年齡的增加, 閱讀的距離越來越遠。

另外老花眼的閱讀需要更亮的光線, 因為足夠的光線既增加了書本和文字的對比度,

又使眼睛的瞳孔縮小, 景深加大, 提高視力。 還有, 老花眼視近不能持久, 對許多老花眼的人說, 看報紙時剛開始還可以, 但不能持久, 勉強看下去易串列, 字跡成雙, 最後便讀不下去了, 有些患者甚至出現眼脹、流淚、頭痛等視疲勞症狀。 上述情況在遠視眼的患者也會出現, 如近距離閱讀時出現眼酸、頭痛等視疲勞症狀, 但年齡是明顯提前了。

遠視眼和老花眼有什麼異同呢?

相同的是, 年輕時看遠都比較清楚(部分中高度遠視看遠也不清楚);在配鏡矯正時, 都是用的凸透鏡。 不同的是, 有遠視眼的人一般出現老花的時間較早, 與同齡人比, 老花程度高;如果遠視程度較高, 看遠也要戴一副適度的凸透鏡才能看得更清楚。

記住, 老花是一種生理現象, 上了年齡後, 每個人均會發生老花, 不論原來年青時是近視還是遠視。 那為什麼近視眼的人年齡大了以後, 看近距離的東西仍然不用戴老花鏡呢?其實近視眼在中老年以後, 如果還戴著原來看遠的眼鏡看書看報, 也會出現老花的症狀, 摘掉近視眼鏡看書,就相當於配了一副老花鏡,用通俗地話說,就是抵消了部分老花。

所以如果以前視力一直很好,可不到40歲或剛過40歲就老花了,很可能存在遠視眼。遠視眼年輕時視力“遠近通吃”,是因為眼睛“年富力強”,調節力好的緣故。隨著年齡的增長,調節力下降,近距離看東西越來越吃力,遠視就“原形畢露”了。

摘掉近視眼鏡看書,就相當於配了一副老花鏡,用通俗地話說,就是抵消了部分老花。

所以如果以前視力一直很好,可不到40歲或剛過40歲就老花了,很可能存在遠視眼。遠視眼年輕時視力“遠近通吃”,是因為眼睛“年富力強”,調節力好的緣故。隨著年齡的增長,調節力下降,近距離看東西越來越吃力,遠視就“原形畢露”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