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四川有個小“布達拉宮”,深藏不露的千年藏寨——色爾古

我們都嚮往去到拉薩那片最純潔的地方, 想去布達拉宮把心洗淨, 給自己的靈魂一個交代。 但其實耍妹兒告訴你, 要完成這一場純粹的心靈之旅壓根兒就不必遠赴西藏, 在我們四川境內就有這樣一處鮮為人知的人間秘境——色爾古。

色爾古藏寨, 與阿壩州的眾多景點相比較, 甚至不算是一個特色景點。 絕大多數人到訪川西, 經過茂縣都只是前去拜訪嚮往的九寨溝, 很少有人專程慕名來到這裡。

但也正是由於遊客較少, 色爾古還保持著藏地那份神秘與純粹。 其實色爾古素有“川西北的小布達拉宮”、“東方的古堡”之稱, 光是聽別稱你就應該明白, 這是個不能小瞧的地方!

如今的色爾古藏寨早已沒有了當年震後的那種蒼夷,

但依然沉寂, 甚至荒涼。 寨子依山而建傍水而居, 灰暗的古寨倚在山脊與山融為一體。 細心的遊人可以在這種土色的建築群中看到一種實實在在的防禦與暗自的張揚~

(@廖大聰聰 )

以前進入古寨的橋是一條鐵索橋, 年久失修後早已被廢棄。 如今徒剩幾條鐵索,

卻也可以從銹蝕的鐵索上感受些些到當年古寨先人們的防禦思維~

只要進入藏寨, 就會接受這裡最傳統的歡迎儀式:民風淳樸的色爾古, 進門還要請喝酒獻哈達什麼的, 這陣仗...耍妹兒有點惶恐。

@叫我小繆 攝於11.20

色爾古藏寨分三個部分, 上寨、下寨和娃娃寨。 上寨下寨渾然一體, 大致感覺就是上半部分的是上寨, 而下半部分的就是下寨。 娃娃寨在另一邊, 隔路相望。 娃娃寨顧名思義, 看起來也確實是比較年輕的寨子, 依偎在老寨子旁邊, 相對比較有生機。

@軻小盒 攝於12.11

房屋全是用灰色石頭建成,靠著大山,沿著山勢鋪開,到河邊的蘋果林才停下來。

@軻小盒 攝於12.11

居高臨下的碉樓式住宅建築每一戶都是二、三層的小樓,承繼著藏羌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審美意趣。這裡是藏羌文化過渡之地,羌族的碉樓文化融合著嘉絨藏族的古樸修飾,使得色爾古的建築獨具特色。

很有意思的是,藏寨裡每家每戶都整整齊齊的堆放著玉米,不知道這是不是“色爾古”在藏語裡被稱為“生產黃金的地方”的原因之一。

@一隻冊 攝於11.08

流經每家每戶的溪流就是他們的飲用水,清渠與污水排放都佈局精巧,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水道的走向。清渠隱藏在每戶的地下,揭開石板就可以汲取飲用水。遊人來的時候,主人會揭開石板給遊人參觀。

曾看到,上個世紀80年代維修布達拉宮的時候,竟清理出了千多噸的垃圾。而在色爾古,哪怕是地震之後,都看不到倒塌的牆內有暗藏的地礱用於投放垃圾。而整個藏寨裡除了雞舍豬樓,也幾乎看不到生活污穢。當然,除了現在到此旅遊的部分遊客...

@嘗笑笑 攝於12.17

在色爾古隨處可見的白色石頭堆砌在屋頂、門楣、窗楣。這些白色的石頭從色爾古祖先最早進入這個地區便鑲嵌在寨子的年輪中。

相傳色爾古的祖先在進入這一區域時常常受到其他部落的侵擾,冷兵器時代的寨子總也擺脫不了這種侵擾,有一天晚上,寨中人同時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老者告訴他們用白色的石頭擊退入侵者。夢醒後人們照著夢中老者的說法果真擊敗了侵擾者捍衛住了家園,從此代表著居住權的符號就這樣鑲嵌在了房屋的屋頂、窗簷、門楣。

據說這個寨子沒有文字,所有的語言靠口口聲聲相傳,而這裡的老人便是色爾古不能用任何量化單位來表示的財富——他們是文化的唯一傳承載體。當地人們都非常尊重老者,在他們看來尊重老者就是尊重知識和智慧~

在日常的勞作中、在哼唱的歌謠中,在至今仍保留完好的風俗習慣中,處處都彰顯著這個村落這個民族的淳樸特色。

@廖大聰聰

在這個千年不變的古老藏寨村落裡,每戶人家的門捐上都鑲嵌著一塊1~2米長的萬形石板,刻繪著色彩鮮豔的圖騰圖案及文字。

@廖大聰聰

黃色象徵和平、解放、涅槃;藍色象徵威猛、勇武;綠色象徵豐盛、富裕;紅色象徵權勢統治世間。經幡寄託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藏寨對岸有座凸形"蓮花島",遠眺如佛正端坐蓮台凝視著藏寨,祈禱祝福。島上建有一座用白石修築而成的佛塔。

這裡是歷代僧人講經授法、舉辦佛事、百姓朝聖的神聖之地,傳統經久不變,濃厚的宗教文化神彩使色爾古藏寨呈現出了多彩的精神盛宴。

執著的信仰、簡單的生活、近乎天然而成的原始勞作……對這個世界的物質依賴越少,生活狀態也就越輕鬆。

與其他藏寨的土地貧瘠不同,色爾古的地理環境非常好,物產豐富。諸如李子和核桃竟是這裡的經濟作物。在豐收的季節裡,你會看到當地的藏民們一大早上便趕著把自家的李子拿去與前來收購的人進行交易。

@軻小盒 攝於12.11

在藏地成為旅遊熱門選擇的今天,色爾古一如往昔純粹,可是我們沒有理由要求當地人為了滿足我們的獵奇心態而限制他們接受現代文明的生活,所以這片純淨之地是否會慢慢消失真的很難講。

對我們這些遊客而言,來色爾古,就是“回家“,是尋找精神源頭的回歸之路~

Tips

地址: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

門票:30元

住宿:住宿當地客棧較少,接待能力不強,如果對住宿要求較高可以去鄰近的黑水縣城。

路線:

1、非自駕:可從成都乘坐班車前往茂縣,再從茂縣轉車前往黑水縣。(上車前給司機說你要在色爾古下車,司機就會把你放在色爾古藏寨前)

2、自駕: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縣——色爾古 (成都出發單邊車程約4個半小時,山路崎嶇,行程請注意安全)

部分圖文整理自網路

———— END ————

慢生活,輕旅遊,我們專做成都周邊遊

關注我們,帶來最新最熱最全的熱門資訊。第一時間奉上。

@軻小盒 攝於12.11

房屋全是用灰色石頭建成,靠著大山,沿著山勢鋪開,到河邊的蘋果林才停下來。

@軻小盒 攝於12.11

居高臨下的碉樓式住宅建築每一戶都是二、三層的小樓,承繼著藏羌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審美意趣。這裡是藏羌文化過渡之地,羌族的碉樓文化融合著嘉絨藏族的古樸修飾,使得色爾古的建築獨具特色。

很有意思的是,藏寨裡每家每戶都整整齊齊的堆放著玉米,不知道這是不是“色爾古”在藏語裡被稱為“生產黃金的地方”的原因之一。

@一隻冊 攝於11.08

流經每家每戶的溪流就是他們的飲用水,清渠與污水排放都佈局精巧,外人根本就不知道水道的走向。清渠隱藏在每戶的地下,揭開石板就可以汲取飲用水。遊人來的時候,主人會揭開石板給遊人參觀。

曾看到,上個世紀80年代維修布達拉宮的時候,竟清理出了千多噸的垃圾。而在色爾古,哪怕是地震之後,都看不到倒塌的牆內有暗藏的地礱用於投放垃圾。而整個藏寨裡除了雞舍豬樓,也幾乎看不到生活污穢。當然,除了現在到此旅遊的部分遊客...

@嘗笑笑 攝於12.17

在色爾古隨處可見的白色石頭堆砌在屋頂、門楣、窗楣。這些白色的石頭從色爾古祖先最早進入這個地區便鑲嵌在寨子的年輪中。

相傳色爾古的祖先在進入這一區域時常常受到其他部落的侵擾,冷兵器時代的寨子總也擺脫不了這種侵擾,有一天晚上,寨中人同時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個老者告訴他們用白色的石頭擊退入侵者。夢醒後人們照著夢中老者的說法果真擊敗了侵擾者捍衛住了家園,從此代表著居住權的符號就這樣鑲嵌在了房屋的屋頂、窗簷、門楣。

據說這個寨子沒有文字,所有的語言靠口口聲聲相傳,而這裡的老人便是色爾古不能用任何量化單位來表示的財富——他們是文化的唯一傳承載體。當地人們都非常尊重老者,在他們看來尊重老者就是尊重知識和智慧~

在日常的勞作中、在哼唱的歌謠中,在至今仍保留完好的風俗習慣中,處處都彰顯著這個村落這個民族的淳樸特色。

@廖大聰聰

在這個千年不變的古老藏寨村落裡,每戶人家的門捐上都鑲嵌著一塊1~2米長的萬形石板,刻繪著色彩鮮豔的圖騰圖案及文字。

@廖大聰聰

黃色象徵和平、解放、涅槃;藍色象徵威猛、勇武;綠色象徵豐盛、富裕;紅色象徵權勢統治世間。經幡寄託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

藏寨對岸有座凸形"蓮花島",遠眺如佛正端坐蓮台凝視著藏寨,祈禱祝福。島上建有一座用白石修築而成的佛塔。

這裡是歷代僧人講經授法、舉辦佛事、百姓朝聖的神聖之地,傳統經久不變,濃厚的宗教文化神彩使色爾古藏寨呈現出了多彩的精神盛宴。

執著的信仰、簡單的生活、近乎天然而成的原始勞作……對這個世界的物質依賴越少,生活狀態也就越輕鬆。

與其他藏寨的土地貧瘠不同,色爾古的地理環境非常好,物產豐富。諸如李子和核桃竟是這裡的經濟作物。在豐收的季節裡,你會看到當地的藏民們一大早上便趕著把自家的李子拿去與前來收購的人進行交易。

@軻小盒 攝於12.11

在藏地成為旅遊熱門選擇的今天,色爾古一如往昔純粹,可是我們沒有理由要求當地人為了滿足我們的獵奇心態而限制他們接受現代文明的生活,所以這片純淨之地是否會慢慢消失真的很難講。

對我們這些遊客而言,來色爾古,就是“回家“,是尋找精神源頭的回歸之路~

Tips

地址: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

門票:30元

住宿:住宿當地客棧較少,接待能力不強,如果對住宿要求較高可以去鄰近的黑水縣城。

路線:

1、非自駕:可從成都乘坐班車前往茂縣,再從茂縣轉車前往黑水縣。(上車前給司機說你要在色爾古下車,司機就會把你放在色爾古藏寨前)

2、自駕:

成都——都江堰——汶川——茂縣——色爾古 (成都出發單邊車程約4個半小時,山路崎嶇,行程請注意安全)

部分圖文整理自網路

———— END ————

慢生活,輕旅遊,我們專做成都周邊遊

關注我們,帶來最新最熱最全的熱門資訊。第一時間奉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