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晉中水庫皆變旅遊景點

消失中的田家灣水庫

【田家灣水庫】

山西省晉中市榆次田家灣水庫地處黃河流域汾河水系澗河中游, 壩址位於榆次區城北18km處的田家灣村,  該水庫於1958年3月大躍進時期, 由山西省水利廳批准動工興建。 原設計壩高29.5m, 水庫按二十年一遇洪水設計、一百年一遇洪水校核運用。 1983年原晉中地區水利水保局編制的晉中地區水利工程“三查三定”總結資料中, 核定田家灣水庫總庫容為942.5萬m³,

為小型水庫。

水庫以防洪為主, 兼顧灌溉。 水庫防洪範圍涉及太原飛機場, 榆次區和太原市郊區的3鄉23村3.2萬人。 目前水域面積不大, 基本失去了水庫的調節灌溉作用, 水源主要依靠降水來源, 據說前兩年還乾涸過, 如今榆次政府多次進行除險加固, 逐步成為一處旅遊觀光之地。 被稱作“榆次田家灣省級濕地公園”。 是我省近年來首批批建的省級濕地公園之一, 面積100公頃, 以其綺麗獨特的自然風光, 造就了具有觀賞性的自然生態家園, 不僅為眾多遊人所嚮往, 更依託烏金山風光旅遊, 吸引了一批批遊客前來觀光。

目前, 庫區水域的水面時有多年不見的大天鵝、蒼鷺、野鴨等水禽野生動物的出現, 同時也是戶外攝影采風的一個選擇之地。

【晚霞映照的田家灣水庫】

【庫水不深 片片斑駁】

【蜻蜓戲水 枯木獨支】

【岸邊水草 清晰可見 好似大海一般】

【岸邊看景 薄雲遮日】

【廢棄的水閘設施】

【水庫遺址】

【公路大橋 卻再也難見橋下碧水蕩漾】

【岸邊石頭 好似白兔 又好似綿綿白羊】

【來一張 雲遮日】

【堤岸上的一條土路】

【山頂涼亭】

【新建成的 景區南大門】

【枯木】

【田家灣 地圖上的位置】

呂捍民

太谷:郭堡水庫造就梅苑山莊

郭堡水庫位於黃河流域汾河支流的小西溝、佛峪溝與象峪河匯合處,地處太谷縣范村鎮王公村,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壩高40米,總庫容3111萬立方米。象峪河舊稱小塗水、象穀河,俗稱向陽河,黃河支流汾河支流烏馬河支流。為太谷縣第二大河。上游分東、南、北三源。以東源為正源,發源於太谷、榆次、和順三縣交界的八賦嶺;三源于郭堡村北匯流後向西偏北流經範村口出山。其間有南畔溝和馬坪溝一帶的支流匯入。出山后流向漸轉正西,至下莊村北有小河支流匯入,于北陽村西北過南同蒲鐵路橋,再向西經新代村北、小常村南折轉西北,過洞門橋入清徐境,之後,流向漸轉西南,至清徐縣東羅村西北匯烏馬河。20世紀三十年代前,下游南莊以下無固定河道,常奪舊官道渲洩洪水,水大時則經南莊村南向西南方向漫溢。民國二十一年(1932)後,經人工開挖和自然沖刷才逐漸固定為今日之河槽。

郭堡水庫紀念章,由1958年中共太谷縣委員會、人民委員會頒發,銅質鍍金,左右寬2.4釐米,上下寬2.8釐米,國徽形,製作精緻,時隔半個世紀仍舊燦燦如新。它記錄了一段難忘的歷史。

江煥如在《新民晚報》刊回憶文章:“1958年我在北京中央黨校工作,根據中央統一部署,黨校工作人員分批到山西太谷縣參加農村社會調查,我於那年到太谷農村,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喝小米粥、吃玉米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也參加了建設郭堡水庫勞動,水庫建成後,我得到一枚紀念章。我們親眼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看到水庫對農業生產發揮的作用,十分激動。那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年代,我們在陽光明媚、欣欣向榮的新中國懷抱中成長,那一段人生經歷值得我們時常懷念。”

省山西梅園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梅苑山莊座落在太長線51公里處的郭堡水庫旁,與太原—長治公路相毗鄰,距離太原市約5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高速則請從太長高速太谷東出口即範村口下。梅苑山莊周邊以自然和人工綠化相結合,生長著多種植物;地下水含有較多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十分適宜人飲用。山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田園風光濃郁。

梅苑山莊配有農副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包括有農田、果園、魚塘、雞場等,自產自供富有鄉土特色的無污染產品,文體活動設施則有游泳館、檯球廳、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根據賓客需要可以配給有關專案專業教練。滑雪場高踞山西省專業滑雪場之首。

郭堡水庫四周環山,一年中冰凍期為70-100天,成為天鵝長途遷徙中的“驛站”。多年來,太谷縣郝家莊46歲的村民喬秋亮每天都要蹬三輪車到水庫附近的賓館推銷山貨。2003年,他頭一次發現有天鵝飛到這裡,此後每年春天天鵝都要飛來呆上七八天。

新建佛峪碼頭於2015年7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44.63萬多元,年客運量達3萬人次,採用踏步式碼頭,沿岸總長度為20米,踏步高度為7.6米,碼頭平臺周邊設有護欄,建設旅遊船泊位6個。

太谷縣設立有郭堡水庫管理處。一度運轉艱難,如2001年,供水成本為78.4萬元,水費收入僅36萬元。

雲竹湖之美

雲竹湖,盈盈地藏在深山,遠離塵囂,與世無爭。

領略雲竹湖之美,在於遠行,遠方的詩意和沿途的風景一樣迷人,身心陶醉于自然,路在腳下延伸 。

沿著彎彎山路,我們來到湖邊的生態莊園享用午餐,院子依山而建,綠意蔥蘢,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伴山伴鳥而居,好嚮往的生活狀態。

四周群山環繞,被漫山遍野的綠包圍著,我們圍坐在一桌,歡聲笑語。菜很快上來了,令我驚訝的是這個季節還有苦菜、槐花。

金黃色的榆社炒笨蛋、翠綠的涼拌苦菜、鮮味十足的燉魚、槐花不爛子、燴黑豆腐、蕎面灌腸、炒小米飯……這些農家小菜讓我們胃口大開。

飯後小憩後,悠閒散步來到雲竹湖,水域周圍是連綿的低山丘陵地帶,穿過蜿蜒的小道,下了坡幾分鐘就來到了湖邊。

映著藍天,襯著草地,一湖澹澹之水在眼前,闊大、幽深,澄碧。四下無人,清幽寂靜,坐在湖邊,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心靜如禪。風兒吹過,湖面漾起一波一波漣漪,水草青青、綠樹叢叢、鳥語陣陣,真是美極了。

遠眺,目光所及皆是如畫美景,大片大片沁人心脾的藍,悠閒的朵朵白雲,水碧天也藍,天空藍得透亮,湖水亮如明鏡。

青山環抱,湖面廣闊,邊緣蜿蜒曲折,大小溝壑水面四處延伸。漫步湖畔,閒情雅致,湖景山色,綿延而去,峰巒疊翠,遠觀山青林茂,近覽倒影如畫。

碧波粼粼,水光瀲灩,雲竹湖平凡中帶著幾分靈韻,安靜中透著幾分生動,還有幾分恬靜、淡雅。

陽光飄灑的湖面上,一艘艘快艇排列在岸邊,站在它旁邊,看波光粼粼的湖水反射的光波在船底悅動,炫目耀眼。

親近自然,感受速度與激情,登上快艇,一起泛舟湖上,體驗浪花四濺的刺激。湖光瀲灩,山色環抱,涼風習習,人與天地山水渾然一體,耳邊是呼嘯而過的快艇聲、風聲和激起的浪花聲。

快艇飛馳在水面上,入眼之景滿目青翠,風吹過臉頰是涼意,是舒爽,是靜謐的歡暢。湖中有形態各異的小島與半島錯落分佈,快艇上的遊客將如花笑靨散落在湖心。

乘著彈頭般的小艇在湖面飛馳的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快艇筆直向前,湖面激起了翻卷白浪,如潮,如湧; 快艇左右搖擺,重心或偏左或右移,激起一側浪花朵朵,大家直呼過癮。

遠處湖水清悠悠,山映水裡,水繞山腳,過濾了世間的喧囂和浮躁,我們來到梨花島。水下魚族競翔,岸邊垂釣者不絕,只見他們支起釣竿,或站著或坐著,認真地甩起釣竿,垂釣湖畔,靜心亦健身。

碧水汪汪,陽光是甜的,笑意涵蓄,空氣是綠的,芳香迷漫,一草一木皆是畫,一山一水總是情。

兩山之間,依山傍水,暢快的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似乎已超越這個世界,和雲竹湖融為一體。化作垂柳,隨風搖曳;化作蟬鳴,盡情演奏;化作一條小魚,一棵水藻……

劉禹錫曾寫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我不知道雲竹湖裡有沒有龍,但湖水的靈氣,顯得分外靈動與秀麗,湖水的美讓我流連忘返。

雲竹湖,回歸自然的休閒園,讓生命若水,靜靜流淌一泓清澈!

海風

【蜻蜓戲水 枯木獨支】

【岸邊水草 清晰可見 好似大海一般】

【岸邊看景 薄雲遮日】

【廢棄的水閘設施】

【水庫遺址】

【公路大橋 卻再也難見橋下碧水蕩漾】

【岸邊石頭 好似白兔 又好似綿綿白羊】

【來一張 雲遮日】

【堤岸上的一條土路】

【山頂涼亭】

【新建成的 景區南大門】

【枯木】

【田家灣 地圖上的位置】

呂捍民

太谷:郭堡水庫造就梅苑山莊

郭堡水庫位於黃河流域汾河支流的小西溝、佛峪溝與象峪河匯合處,地處太谷縣范村鎮王公村,屬黃河流域汾河水系。壩高40米,總庫容3111萬立方米。象峪河舊稱小塗水、象穀河,俗稱向陽河,黃河支流汾河支流烏馬河支流。為太谷縣第二大河。上游分東、南、北三源。以東源為正源,發源於太谷、榆次、和順三縣交界的八賦嶺;三源于郭堡村北匯流後向西偏北流經範村口出山。其間有南畔溝和馬坪溝一帶的支流匯入。出山后流向漸轉正西,至下莊村北有小河支流匯入,于北陽村西北過南同蒲鐵路橋,再向西經新代村北、小常村南折轉西北,過洞門橋入清徐境,之後,流向漸轉西南,至清徐縣東羅村西北匯烏馬河。20世紀三十年代前,下游南莊以下無固定河道,常奪舊官道渲洩洪水,水大時則經南莊村南向西南方向漫溢。民國二十一年(1932)後,經人工開挖和自然沖刷才逐漸固定為今日之河槽。

郭堡水庫紀念章,由1958年中共太谷縣委員會、人民委員會頒發,銅質鍍金,左右寬2.4釐米,上下寬2.8釐米,國徽形,製作精緻,時隔半個世紀仍舊燦燦如新。它記錄了一段難忘的歷史。

江煥如在《新民晚報》刊回憶文章:“1958年我在北京中央黨校工作,根據中央統一部署,黨校工作人員分批到山西太谷縣參加農村社會調查,我於那年到太谷農村,同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喝小米粥、吃玉米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們也參加了建設郭堡水庫勞動,水庫建成後,我得到一枚紀念章。我們親眼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看到水庫對農業生產發揮的作用,十分激動。那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年代,我們在陽光明媚、欣欣向榮的新中國懷抱中成長,那一段人生經歷值得我們時常懷念。”

省山西梅園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梅苑山莊座落在太長線51公里處的郭堡水庫旁,與太原—長治公路相毗鄰,距離太原市約5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高速則請從太長高速太谷東出口即範村口下。梅苑山莊周邊以自然和人工綠化相結合,生長著多種植物;地下水含有較多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十分適宜人飲用。山莊空氣清新氣候宜人,田園風光濃郁。

梅苑山莊配有農副產品種植、養殖基地,包括有農田、果園、魚塘、雞場等,自產自供富有鄉土特色的無污染產品,文體活動設施則有游泳館、檯球廳、健身房、乒乓球室、棋牌室等,根據賓客需要可以配給有關專案專業教練。滑雪場高踞山西省專業滑雪場之首。

郭堡水庫四周環山,一年中冰凍期為70-100天,成為天鵝長途遷徙中的“驛站”。多年來,太谷縣郝家莊46歲的村民喬秋亮每天都要蹬三輪車到水庫附近的賓館推銷山貨。2003年,他頭一次發現有天鵝飛到這裡,此後每年春天天鵝都要飛來呆上七八天。

新建佛峪碼頭於2015年7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44.63萬多元,年客運量達3萬人次,採用踏步式碼頭,沿岸總長度為20米,踏步高度為7.6米,碼頭平臺周邊設有護欄,建設旅遊船泊位6個。

太谷縣設立有郭堡水庫管理處。一度運轉艱難,如2001年,供水成本為78.4萬元,水費收入僅36萬元。

雲竹湖之美

雲竹湖,盈盈地藏在深山,遠離塵囂,與世無爭。

領略雲竹湖之美,在於遠行,遠方的詩意和沿途的風景一樣迷人,身心陶醉于自然,路在腳下延伸 。

沿著彎彎山路,我們來到湖邊的生態莊園享用午餐,院子依山而建,綠意蔥蘢,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伴山伴鳥而居,好嚮往的生活狀態。

四周群山環繞,被漫山遍野的綠包圍著,我們圍坐在一桌,歡聲笑語。菜很快上來了,令我驚訝的是這個季節還有苦菜、槐花。

金黃色的榆社炒笨蛋、翠綠的涼拌苦菜、鮮味十足的燉魚、槐花不爛子、燴黑豆腐、蕎面灌腸、炒小米飯……這些農家小菜讓我們胃口大開。

飯後小憩後,悠閒散步來到雲竹湖,水域周圍是連綿的低山丘陵地帶,穿過蜿蜒的小道,下了坡幾分鐘就來到了湖邊。

映著藍天,襯著草地,一湖澹澹之水在眼前,闊大、幽深,澄碧。四下無人,清幽寂靜,坐在湖邊,覺得整個人神清氣爽,心靜如禪。風兒吹過,湖面漾起一波一波漣漪,水草青青、綠樹叢叢、鳥語陣陣,真是美極了。

遠眺,目光所及皆是如畫美景,大片大片沁人心脾的藍,悠閒的朵朵白雲,水碧天也藍,天空藍得透亮,湖水亮如明鏡。

青山環抱,湖面廣闊,邊緣蜿蜒曲折,大小溝壑水面四處延伸。漫步湖畔,閒情雅致,湖景山色,綿延而去,峰巒疊翠,遠觀山青林茂,近覽倒影如畫。

碧波粼粼,水光瀲灩,雲竹湖平凡中帶著幾分靈韻,安靜中透著幾分生動,還有幾分恬靜、淡雅。

陽光飄灑的湖面上,一艘艘快艇排列在岸邊,站在它旁邊,看波光粼粼的湖水反射的光波在船底悅動,炫目耀眼。

親近自然,感受速度與激情,登上快艇,一起泛舟湖上,體驗浪花四濺的刺激。湖光瀲灩,山色環抱,涼風習習,人與天地山水渾然一體,耳邊是呼嘯而過的快艇聲、風聲和激起的浪花聲。

快艇飛馳在水面上,入眼之景滿目青翠,風吹過臉頰是涼意,是舒爽,是靜謐的歡暢。湖中有形態各異的小島與半島錯落分佈,快艇上的遊客將如花笑靨散落在湖心。

乘著彈頭般的小艇在湖面飛馳的感覺,怎一個爽字了得。

快艇筆直向前,湖面激起了翻卷白浪,如潮,如湧; 快艇左右搖擺,重心或偏左或右移,激起一側浪花朵朵,大家直呼過癮。

遠處湖水清悠悠,山映水裡,水繞山腳,過濾了世間的喧囂和浮躁,我們來到梨花島。水下魚族競翔,岸邊垂釣者不絕,只見他們支起釣竿,或站著或坐著,認真地甩起釣竿,垂釣湖畔,靜心亦健身。

碧水汪汪,陽光是甜的,笑意涵蓄,空氣是綠的,芳香迷漫,一草一木皆是畫,一山一水總是情。

兩山之間,依山傍水,暢快的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似乎已超越這個世界,和雲竹湖融為一體。化作垂柳,隨風搖曳;化作蟬鳴,盡情演奏;化作一條小魚,一棵水藻……

劉禹錫曾寫道:“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我不知道雲竹湖裡有沒有龍,但湖水的靈氣,顯得分外靈動與秀麗,湖水的美讓我流連忘返。

雲竹湖,回歸自然的休閒園,讓生命若水,靜靜流淌一泓清澈!

海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