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傳統武術之形意拳四拳八勢圖說,傳統武術格鬥精彩不斷!

一、頭拳熊勢

身體往下束(亦作縮), 兩腿微曲, 即拳譜所謂存也。 左足前進一步, 右足即前進去, 落地時左足提起, 即所謂踐也。 此時仍如前勢, 身往下束, 項縮, 頭微仰, 目平視, 含胸拔背, 沉肩墜肘, 肘要貼切;左手作鷹爪狀放於右手上, 右手握拳放右腿上, 背要圓, 三彎要彎。 即拳譜所謂就也。

二、頭拳鷹勢

接上勢, 隨即手足身體一齊鑽出, 即拳譜所謂鑽也。 右手握拳, 左手用掌, 均與眉齊。 此時須提肛, 如忍糞狀, 兩股夾緊, 即拳譜所謂夾也。 內外六合即拳譜所謂合也。 四梢齊勁, 即拳譜所謂齊也。 頭頂項伸, 目視前方正面,

三尖要照, 背面自頭至足, 如一直杆, 即拳譜所謂正也。

以下三拳六勢, 除另有說明外, 餘勢准此。

三、頭拳變換挑領勢

此勢在頭拳鷹勢的基礎上, 即鷂有側身之力, 將左足退後半步, 右手向下, 右手要貼切, 左手放在右肩側, 掌心向外, 左手要貼切, 身向後轉, 即時左足跟靠上, 左足跟落地, 右足提起, 變為挑領熊勢。

四、挑領鷹勢

隨即右足踩出, 右手挑起, 五指分開, 掌心要實, 左手向下伸直。

五、鷹捉熊勢

此時右手變成拳, 左手直至胸前, 五指分開, 掌心向外, 右手收回後與眉齊, 拳心向上, 右足微屈, 左足提起。

六、鷹捉鷹勢

即接前勢, 隨即左手向前, 成捉鷹勢, 左右手齊下落至襠前, 左足隨即踩出成弓箭步。

七、粘手熊勢

此時, 左足前進半步, 右足掌提起,

足跟向外扭, 左掌緊貼右拳。

八、粘手鷹勢

此時兩手和身體一齊向前, 右足踩出成弓箭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