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敦克爾克》武器太超越,用法國戰後驅逐艦還不讓法國人上船!

週末, 湊熱鬧看了電影《敦克爾克》。 因為之前的媒體宣傳, 對這部主旋律電影還是有一點期待的。 看完之後, 發現這片實在是拍得太簡陋了, 橋段俗套, 情節、人物基本為零, 時空還居然很混亂, 白天、黑夜場景交錯, 僅有的空戰還被一架油料耗盡的噴火戰鬥機打了折扣。

軍迷最熱衷的武器裝備還原, 也是非常可憐, 沙灘上乾淨地連一門火炮都沒有, 一艘掃雷艦都要反復使用, 最大的道具是一艘驅逐艦,

也是經不住推敲。 這艘驅逐艦裝備著典型的法制100炮, 外觀說明這是法國戰後的第一型驅逐艦——T47型驅逐艦。 且不說道具穿越, 劇中拒絕讓法國人上這艘法國艦扮演的英國船, 導演也是太不厚道。

T47型驅逐艦是法國在二戰後研製建造的第一型驅逐艦, 在法國驅逐艦發展脈絡上具有重要意義。 這型艦具有戰後50年代驅逐艦的典型特徵:短艏樓、長寬比大、純火炮。 T47型標準排水量約2750噸, 主要武器為3座雙127毫米艦炮、3座雙57毫米艦炮。 該型艦首艦為絮庫夫號(Surcouf, 舷號D621), 於1953年10月下水, 1955年11月交付入役。

這型驅逐艦總體佈置設計優良, 排水量裕度相當大。 因此, 隨著電子設備和武備技術的迅猛發展, 這型艦發展出指揮型、防空型、反潛型艦, 加上12艘的建造數量與長達40年的服役期, 與克萊蒙梭級航母組成的航母編隊, 為堅決落實法國的戰後獨立國防政策做出了貢獻。 電影《敦克爾克》中出現的驅逐艦, 就是一艘反潛型艦, 艦尾裝備有拖曳式聲納, 這也是法艦的典型特徵。

4艘T47防空型艦,舷號分別是D622、624、625、630,改裝中取消了功能重疊的3座127毫米艦炮;連通後部甲板室作為“韃靼人”彈庫,備彈40枚,上設單臂式發射架;後桅上改裝了AN/SPS-39型遠端對空搜索雷達,後57炮間的02甲板上增設了2部SPG51照射雷達。

5艘反潛型艦,舷號分別是D627、628、629、631、632,其外觀和裝備的變化都很大。首先,為增強反潛探測能力,改裝了DUBV23型球艏聲呐和DUBV43型拖曳變深聲呐,前者迫使首柱必須增大前傾,以免拋錨時傷及聲呐導流罩;其次,老式艦炮都被撤換為2座新型10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增加375毫米博福斯反潛深彈發射器、馬拉豐反潛導彈;再次,結構增強的前桅集中了所有搜索雷達,後桅得以取消。

典型的反潛組合

正反打特寫

因為平臺較好,到1958年T47型已經衍生出了T53、T56兩種變型,3者外觀非常相似。T53型屬於防空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T56是一型試驗艦,僅有1艘,這艘艦最為奇葩之處是採用了開花式機庫,即機庫四壁和頂蓋都可以象包裝盒一樣打開,甲板兼作起降平臺,四壁和頂蓋合上形成機庫,可以完成簡單的直升機維護和保養。而再後的更為人熟知的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佈置上也有T47型艦的影子。

T53型驅逐艦

T56型驅逐艦

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

不過,所有短艏樓艦艇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艏樓末端應力集中、強度較差的弱點,加上過大的長寬比帶來的操縱性不佳,使得時運不濟的T47型首艦“絮庫夫”號在10年間兩度成為碰撞事故的主角,尤其是1971年6月6日和蘇聯油輪的嚴重碰撞,導致“絮庫夫”號的船體在第一個煙囪處折斷,斷裂處恰恰位於艏樓向主甲板的過渡區。

週末,湊熱鬧看了電影《敦克爾克》。因為之前的媒體宣傳,對這部主旋律電影還是有一點期待的。看完之後,發現這片實在是拍得太簡陋了,橋段俗套,情節、人物基本為零,時空還居然很混亂,白天、黑夜場景交錯,僅有的空戰還被一架油料耗盡的噴火戰鬥機打了折扣。

軍迷最熱衷的武器裝備還原,也是非常可憐,沙灘上乾淨地連一門火炮都沒有,一艘掃雷艦都要反復使用,最大的道具是一艘驅逐艦,也是經不住推敲。這艘驅逐艦裝備著典型的法制100炮,外觀說明這是法國戰後的第一型驅逐艦——T47型驅逐艦。且不說道具穿越,劇中拒絕讓法國人上這艘法國艦扮演的英國船,導演也是太不厚道。

T47型驅逐艦是法國在二戰後研製建造的第一型驅逐艦,在法國驅逐艦發展脈絡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型艦具有戰後50年代驅逐艦的典型特徵:短艏樓、長寬比大、純火炮。T47型標準排水量約2750噸,主要武器為3座雙127毫米艦炮、3座雙57毫米艦炮。該型艦首艦為絮庫夫號(Surcouf,舷號D621),於1953年10月下水,1955年11月交付入役。

這型驅逐艦總體佈置設計優良,排水量裕度相當大。因此,隨著電子設備和武備技術的迅猛發展,這型艦發展出指揮型、防空型、反潛型艦,加上12艘的建造數量與長達40年的服役期,與克萊蒙梭級航母組成的航母編隊,為堅決落實法國的戰後獨立國防政策做出了貢獻。電影《敦克爾克》中出現的驅逐艦,就是一艘反潛型艦,艦尾裝備有拖曳式聲納,這也是法艦的典型特徵。

4艘T47防空型艦,舷號分別是D622、624、625、630,改裝中取消了功能重疊的3座127毫米艦炮;連通後部甲板室作為“韃靼人”彈庫,備彈40枚,上設單臂式發射架;後桅上改裝了AN/SPS-39型遠端對空搜索雷達,後57炮間的02甲板上增設了2部SPG51照射雷達。

5艘反潛型艦,舷號分別是D627、628、629、631、632,其外觀和裝備的變化都很大。首先,為增強反潛探測能力,改裝了DUBV23型球艏聲呐和DUBV43型拖曳變深聲呐,前者迫使首柱必須增大前傾,以免拋錨時傷及聲呐導流罩;其次,老式艦炮都被撤換為2座新型10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增加375毫米博福斯反潛深彈發射器、馬拉豐反潛導彈;再次,結構增強的前桅集中了所有搜索雷達,後桅得以取消。

典型的反潛組合

正反打特寫

因為平臺較好,到1958年T47型已經衍生出了T53、T56兩種變型,3者外觀非常相似。T53型屬於防空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T56是一型試驗艦,僅有1艘,這艘艦最為奇葩之處是採用了開花式機庫,即機庫四壁和頂蓋都可以象包裝盒一樣打開,甲板兼作起降平臺,四壁和頂蓋合上形成機庫,可以完成簡單的直升機維護和保養。而再後的更為人熟知的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佈置上也有T47型艦的影子。

T53型驅逐艦

T56型驅逐艦

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

不過,所有短艏樓艦艇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艏樓末端應力集中、強度較差的弱點,加上過大的長寬比帶來的操縱性不佳,使得時運不濟的T47型首艦“絮庫夫”號在10年間兩度成為碰撞事故的主角,尤其是1971年6月6日和蘇聯油輪的嚴重碰撞,導致“絮庫夫”號的船體在第一個煙囪處折斷,斷裂處恰恰位於艏樓向主甲板的過渡區。

總體上看,後來的旅大級改進思路與T47型非常相似,只是後者借助較好的工業基礎,更早地實現了艦艇改進並形成戰鬥力。

歡迎朋友圈分享,媒體轉發請聯繫海軍兔

總體上看,後來的旅大級改進思路與T47型非常相似,只是後者借助較好的工業基礎,更早地實現了艦艇改進並形成戰鬥力。

4艘T47防空型艦,舷號分別是D622、624、625、630,改裝中取消了功能重疊的3座127毫米艦炮;連通後部甲板室作為“韃靼人”彈庫,備彈40枚,上設單臂式發射架;後桅上改裝了AN/SPS-39型遠端對空搜索雷達,後57炮間的02甲板上增設了2部SPG51照射雷達。

5艘反潛型艦,舷號分別是D627、628、629、631、632,其外觀和裝備的變化都很大。首先,為增強反潛探測能力,改裝了DUBV23型球艏聲呐和DUBV43型拖曳變深聲呐,前者迫使首柱必須增大前傾,以免拋錨時傷及聲呐導流罩;其次,老式艦炮都被撤換為2座新型10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增加375毫米博福斯反潛深彈發射器、馬拉豐反潛導彈;再次,結構增強的前桅集中了所有搜索雷達,後桅得以取消。

典型的反潛組合

正反打特寫

因為平臺較好,到1958年T47型已經衍生出了T53、T56兩種變型,3者外觀非常相似。T53型屬於防空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T56是一型試驗艦,僅有1艘,這艘艦最為奇葩之處是採用了開花式機庫,即機庫四壁和頂蓋都可以象包裝盒一樣打開,甲板兼作起降平臺,四壁和頂蓋合上形成機庫,可以完成簡單的直升機維護和保養。而再後的更為人熟知的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佈置上也有T47型艦的影子。

T53型驅逐艦

T56型驅逐艦

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

不過,所有短艏樓艦艇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艏樓末端應力集中、強度較差的弱點,加上過大的長寬比帶來的操縱性不佳,使得時運不濟的T47型首艦“絮庫夫”號在10年間兩度成為碰撞事故的主角,尤其是1971年6月6日和蘇聯油輪的嚴重碰撞,導致“絮庫夫”號的船體在第一個煙囪處折斷,斷裂處恰恰位於艏樓向主甲板的過渡區。

週末,湊熱鬧看了電影《敦克爾克》。因為之前的媒體宣傳,對這部主旋律電影還是有一點期待的。看完之後,發現這片實在是拍得太簡陋了,橋段俗套,情節、人物基本為零,時空還居然很混亂,白天、黑夜場景交錯,僅有的空戰還被一架油料耗盡的噴火戰鬥機打了折扣。

軍迷最熱衷的武器裝備還原,也是非常可憐,沙灘上乾淨地連一門火炮都沒有,一艘掃雷艦都要反復使用,最大的道具是一艘驅逐艦,也是經不住推敲。這艘驅逐艦裝備著典型的法制100炮,外觀說明這是法國戰後的第一型驅逐艦——T47型驅逐艦。且不說道具穿越,劇中拒絕讓法國人上這艘法國艦扮演的英國船,導演也是太不厚道。

T47型驅逐艦是法國在二戰後研製建造的第一型驅逐艦,在法國驅逐艦發展脈絡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型艦具有戰後50年代驅逐艦的典型特徵:短艏樓、長寬比大、純火炮。T47型標準排水量約2750噸,主要武器為3座雙127毫米艦炮、3座雙57毫米艦炮。該型艦首艦為絮庫夫號(Surcouf,舷號D621),於1953年10月下水,1955年11月交付入役。

這型驅逐艦總體佈置設計優良,排水量裕度相當大。因此,隨著電子設備和武備技術的迅猛發展,這型艦發展出指揮型、防空型、反潛型艦,加上12艘的建造數量與長達40年的服役期,與克萊蒙梭級航母組成的航母編隊,為堅決落實法國的戰後獨立國防政策做出了貢獻。電影《敦克爾克》中出現的驅逐艦,就是一艘反潛型艦,艦尾裝備有拖曳式聲納,這也是法艦的典型特徵。

4艘T47防空型艦,舷號分別是D622、624、625、630,改裝中取消了功能重疊的3座127毫米艦炮;連通後部甲板室作為“韃靼人”彈庫,備彈40枚,上設單臂式發射架;後桅上改裝了AN/SPS-39型遠端對空搜索雷達,後57炮間的02甲板上增設了2部SPG51照射雷達。

5艘反潛型艦,舷號分別是D627、628、629、631、632,其外觀和裝備的變化都很大。首先,為增強反潛探測能力,改裝了DUBV23型球艏聲呐和DUBV43型拖曳變深聲呐,前者迫使首柱必須增大前傾,以免拋錨時傷及聲呐導流罩;其次,老式艦炮都被撤換為2座新型100毫米高平兩用艦炮,增加375毫米博福斯反潛深彈發射器、馬拉豐反潛導彈;再次,結構增強的前桅集中了所有搜索雷達,後桅得以取消。

典型的反潛組合

正反打特寫

因為平臺較好,到1958年T47型已經衍生出了T53、T56兩種變型,3者外觀非常相似。T53型屬於防空為主的多用途驅逐艦,T56是一型試驗艦,僅有1艘,這艘艦最為奇葩之處是採用了開花式機庫,即機庫四壁和頂蓋都可以象包裝盒一樣打開,甲板兼作起降平臺,四壁和頂蓋合上形成機庫,可以完成簡單的直升機維護和保養。而再後的更為人熟知的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佈置上也有T47型艦的影子。

T53型驅逐艦

T56型驅逐艦

圖爾維爾級反潛驅逐艦

不過,所有短艏樓艦艇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艏樓末端應力集中、強度較差的弱點,加上過大的長寬比帶來的操縱性不佳,使得時運不濟的T47型首艦“絮庫夫”號在10年間兩度成為碰撞事故的主角,尤其是1971年6月6日和蘇聯油輪的嚴重碰撞,導致“絮庫夫”號的船體在第一個煙囪處折斷,斷裂處恰恰位於艏樓向主甲板的過渡區。

總體上看,後來的旅大級改進思路與T47型非常相似,只是後者借助較好的工業基礎,更早地實現了艦艇改進並形成戰鬥力。

歡迎朋友圈分享,媒體轉發請聯繫海軍兔

總體上看,後來的旅大級改進思路與T47型非常相似,只是後者借助較好的工業基礎,更早地實現了艦艇改進並形成戰鬥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