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三隻松鼠依託“小資料”決策未來,漸成堅果中的巨無霸

ECEMBA報導:

從2012年6月的第一筆訂單到2016年全管道銷售額超過55億元, 三隻松鼠只用了五年時間成為,堅果中的巨無霸。 外界往往認為三隻松鼠是一家互聯網零食品牌企業, 但公司創始人章燎原認為, 三隻松鼠的定位應該是一個產業鏈平臺企業, 借助平臺深度連結生產者和消費者, 實現了從工廠到使用者, 借用“小資料”來賣堅果的一個過程。

3月23日, 由淘寶大學舉辦的《資料·決策·未來——淘寶大學商業資料應用特訓營》上,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帶來乾貨分享, 向參加特訓的企業介紹了三隻松鼠運用資料進行供應鏈管理、行銷開發、使用者服務的心得。

在章燎原看來, 資料在未來將會是一種每家企業都可以使用的開放資源, 而最為關鍵的, 是要利用資料服務好企業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 三隻松鼠不講大資料, 而是求小資料的極致使用, 這些小資料包括了天貓後臺資料魔方、生意參謀提供的資料, 還有三隻松鼠社交互聯網的資料。 歸結來講, 三隻松鼠在資料應用上對應供應鏈管理、行銷行為及服務模式三個環節。

在行銷上, 資料的使用也是如此。 以三隻松鼠研發的辣條這個傳統產品時尚化的專案為例,

其思路就是來自對淘寶資料的監控。 彼時, 他們發現2015年辣條的搜索量是2013年的30倍, 於是進一步抓取淘寶資料, 分析購買辣條產品的使用者他的感知狀態、評價等。 最終, 他們在新品三隻松鼠辣條的創意設計上滿足了消費者賣萌、汙的訴求, 但結果是, 社交網路帶來了120萬話題傳播量, 七個月銷售達481萬件, 成為天貓第一辣條產品, 證明用資料做產品開發, 以親近使用者的邏輯去開發的產品的可行性。

至於在服務模式上, 三隻松鼠很注重客戶體驗, 為了提升使用者體驗, 三隻松鼠不放過每個能獲得用戶好感的細節。 例如在貨品中附贈開箱器、果殼袋、濕巾等體驗品, 讓用戶在收到快遞的那一刻被其貼心服務打動。 與此同時, 三隻松鼠把客服跟松鼠的人格一體化, 比如自稱鼠某某, 最終客服就從銷售的定位變成了用戶維護, 並且三隻松鼠內部不但設立了全球客戶滿意中心來專門處理售前和售後的問題, 而且在對客服人員的考核方面, 並沒有採用傳統的銷售業績,

而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

章燎原表示:“2012年當我創立三隻松鼠的時候, 我就堅定的認為要依託對資料的深度挖掘, 讓三隻松鼠成為企業全數據化管理和全數據化運營的一家公司。 我們從上線第一天起始終在這些資料上保持行業的領先性。 ”

EC丨EMBA, 四年專注EMBA圈關注的環球EC動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