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糖尿病避免併發症,光降糖沒用,這件事千萬不能省!

在我的糖尿病患者中, 許多人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降血糖, 為此他們不惜一天用上幾種藥, 甚至到處尋找降糖秘方。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

血糖控制在哪個範圍比較安全呢?

臨床顯示, 正常人體的血糖值為空腹3.9-6.1, 糖化值小於6%(糖化值是血紅蛋白被高血糖破壞的比率)糖化血紅蛋白每升高1%, 心血管病風險便升高18%。

高血糖本身沒有明顯症狀, 但由此引發的併發症卻往往讓患者痛不欲生, 甚至威脅生命, 理論上只有將血糖降至正常值(全天血糖平均值控制在7-9之間)才能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國外的醫療人員將糖尿病人的血糖情況與健康狀態對比後, 意外的發現, 在藥物的作用下, 血糖降了, 併發症少了, 患者死亡率卻上升了。

究其原因, 在於目前常用的降糖手段, 如二甲雙胍、胰島素等會使患者發生體重變化、低血糖的幾率提高, 此時將血糖降到正常值反而是危險的, 尤其是老年人, 組織器官供養不足的危險完全可以抵消低血糖帶來的益處。

通過藥物控制使血糖保持在低值雖能使微血管免除傷害, 但在防止大血管病變方面, 強制將血糖降至正常水準的做法, 在防止危險上並沒有明顯的作用。

在此我給給位糖友幾句中肯的建議:

1.控糖宜早不宜遲, 很多方法都比吃藥管用。

事實證明, 對於早期糖尿病患者而言, 越早採取積極降糖的方法, 如科學膳食, 增加運動等, 在整體健康上的收益越大。

2.降糖宜慢不宜快, 降得越快,

死亡率越高。

對於糖尿病病程較長的患者, 在實現降糖目標的過程中就不宜太“積極”, 降糖手段也不宜太“過激”, 力求穩中求降, 臨床資料證明, 多種藥物聯合作用及補充大劑量的胰島素, 對於老患者及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 反而可能會增加死亡率。

3.隨時監測血糖, 控制體重, 降糖同時嚴防低血糖

老年人和出現併發症的患者在選擇控糖方法時更應謹慎。 研究發現, 60歲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危險的比例高於其它人群。 另外, 用藥不當引起的體重增加也是導致患者死亡獨立危險因素。

所以, 血糖控制在什麼範圍以及如何控制都需要對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評估後差異對待, 您可以把自己的具體情況告訴我, 幫您量身定制適合的降糖方案。

歡迎關注作者微信公眾號:懸壺回春堂, 隨時為您答疑解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