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豆瓣9.4!繼《朗讀者》之後,央視又一震撼人心的巨作!

最近的央視真的在帶掛升級啊!

繼《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之後, 推出了一部刷屏力作——《航拍中國》。

第一季的上海篇已經播出, 相信每一個上海人都能看到熱淚盈眶。

還在感動中的小編話不多說, 放幾張圖感受一下——

【上海】

據悉這是中國有史以來航拍規模最大、單集投資金額最高 的航拍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以空中視角俯瞰中國, 涉及 23 個省、5 個自治區、4 個直轄市和 2 個特別行政區,

共計 34 集。

目前已經播出了第一季, 囊括了海南、陝西、新疆、黑龍江、江西、上海。

還沒看過的小夥伴們真的可以去看一看!

製作精良大片效果!

飛躍地平線

我們身邊平凡的世界竟然是這樣的壯闊!

【紀錄片小覽】

【海南】

海南貢獻了相當於中國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廣闊海域。“除了因為海南風光迤邐、山海壯美,更因為海南位於中國版圖的最南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裡有著濃郁當地特色的建築騎樓

有從小漁村一步跨入現代城市,一夜成名的博鼇

有一條綿延15公里的椰海長廊,200萬棵椰樹演繹極致的椰島風情

被海水包圍著的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

永樂群島中的龍洞奇觀,是碧玉般大海的瞳孔

除了令人讚歎不已的自然美景,這裡也有著工業化的奇跡。

全球第一條環島高鐵,只需要3小時,就可以繞島一周。

中國最接近赤道的航太發射場,去年,“長征七號”火箭也在此升空。

【陝西】

從東到西,跨度超過 1600公里的 秦嶺 橫亙在中國中部。

它既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斷冷暖氣流,讓中國有了南方和北方。

又像一個保護圈,成為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許多珍稀動植物的庇護所。

曾經在陝西發現僅存的7只朱鹮,現在已經繁衍到了1700多隻。

這裡還有全球唯一的一隻棕色大熊貓,滾滾終於有了彩色照片。

人人都知道“涇渭分明”什麼意思,但未必知道這個成語正來自于陝西西安的自然景觀:

涇河和渭河在西安北郊交匯,因為季節的不同,涇河的水時清時濁。一到冬季枯水期涇河水變清,涇渭兩河交匯便會呈現清晰的界限。

綿延千里的秦嶺山脈中,風格最為獨特的,則是石頭山——華山。

華山有多險,這些俯拍鏡頭,看得人腿軟。

陝西人的母親河——渭河,攜帶著大量泥沙,與涇河交匯。它衝擊出3.6萬平方公里富饒的關中平原,也餵養出崛起的大秦帝國。

乾陵、大雁塔、大明宮、古城牆……秦、漢、唐、明,十三朝的時間和空間,在西安聚合出一座全新之城,在文化中疊加出新的價值。

也許你想像不到,在小小的一個省,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和地貌。

從南到北,連梯田也有兩種不同的類型,既有水田,也有旱地。

陝西全境,既有峰巒,有平原,有高原,也有坦蕩的草原。

陝西境內唯一的天然草原關山草原,養馬放牧。

黃土高原,一片蒼茫,經過綠化改造,逐漸被層層綠意覆蓋。

依託黃土高原,存在一種特殊的冬暖夏涼的建築——窯洞。

在此基礎上,還有另類的窯洞——地坑院。

蜿蜒曲折,百轉千回的河道,在高空,才能窺見它的全貌。

在壺口,這裡有黃河最奔騰的姿態。

【新疆】

新疆省作為中國最大的省份,奇觀異景更是數不勝數。

既有高山雪原,也有城市綠洲;

既有連綿草原,也有荒蕪沙漠……

天山天池,藍天玉鏡,碧池瀲灩。

由天山融水匯成的開都河,擁有彎道一萬多處,太陽落山時,人們甚至能同時看到九個太陽的倒影。

新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貧瘠匱乏。在新疆石河子,有白茫茫的棉花,也有紅彤彤的番茄,還有晾曬在戈壁灘上的辣椒,演繹著大自然的顏色之美。

這裡的辣椒尤其愛美,其中的色素還是妹子們口紅的原料。

在伊黎河谷地區,有美麗的杏花溝

有中國最大的薰衣草產地

通過伊犁通往北疆的門戶果子溝大橋,來到賽裡木湖,這裡是“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

沙漠的風景也不相同。

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從上空俯瞰,如同金色的葉脈。

而位於塔里木盆地裡的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完全是另一種不同的景象,如同少女的胴體。

火焰山,跟《西遊記》裡描寫的一樣酷熱,寸草不生。而附近的山谷,葡萄溝一片綠蔭。

【黑龍江】

如果冬天也有故鄉,那麼它回家的路,一定會向北來到黑龍江。

有北極村之稱的漠河,是中國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冬天黑夜漫長,夏天生機勃勃。

庫爾濱也有著兩面,平日素面朝天,來的恰逢其時,霧凇景觀美得震撼人心。

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一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春晚分會場,也設在這裡。

這裡的人天生就擅長跟冰雪打交道。

各種各樣的冰雪專案,妙趣橫生。

鏡泊湖的吊水樓瀑布,一到冬季,會形成獨特的冰瀑奇觀。

老黑山的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個串珠狀的湖泊,這就是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附近一共有14座火山,外形各不相同。

其中最古老的火山南格拉球山,山頂有一個天然形成的湖泊,有了自己的幽深眼眸。

當火車駛入大興安嶺,就進入了一片綠色的海洋。

【江西】

廬山

白鹿洞書院

千年書院

“文化之火”生生不息

廬山西海

1600多座島嶼散落湖面

山與水的完美結合

婺源

曬秋

因為長相酷似熊貓

白腿小隼又被稱為“熊貓鳥”

【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儀器罷工 為拍攝效果四次飛往五指山

海南濕熱的天氣條件下,陀螺儀很容易罷工死機。為了更好地保管拍攝儀器陀螺儀,在每一次拍攝後,攝影師都要把重達55公斤的機器卸下,在拍攝前再將它裝好。

記錄片中壯麗逶迤的五指山,因為複雜的氣候條件,航拍飛了四次才完成拍攝。

拍攝團隊在海南總共拍攝了高達30720G的素材量,而紀錄片只呈現了八分之一。

為拍好哈爾濱日出 機組人員守了一整周

每天淩晨,機組人員到位,等著太陽一點一點從地平線升起來,結果那幾天天公不作美,機組人員用了一周的時間才拍出哈爾濱最美的日出,而這鏡頭在播放時,時間還不足一秒。

東北虎對著鏡頭賣萌 高空俯瞰丹頂鶴只有螞蟻大小

因為多數的野生動物怕噪音。因此,拍攝野生動物只能用無人機。拍攝丹頂鶴時,為了不驚擾,拍攝組一直與它們保持距離。翼展2米多的丹頂鶴在空中看只有螞蟻般大小。

尖端的設備

節目組共出動16架載人直升機,57架無人機,總行程接近15萬公里,相當於繞了赤道4圈。整部紀錄片中,攝影採用的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超高清4K攝像機。這種機器,清晰度是一般高清電視(720p)的16倍。如果拍人的頭髮,連頭皮屑都能數得一清二楚!

難以想像的艱苦

在高空拍攝的攝影師,需要帶著氧氣罩工作;飛機劇烈抖動,扶著攝像機拍攝下來後,手上的皮都掉了一層;在冰雪、缺水、高溫、風沙等威脅中,攝製組一次次挑戰著生命禁區……

七月在樓蘭古城拍攝時,氣溫高得連汽車的輪胎也要化掉,生肉放上車前蓋很快就烤得半熟。方圓幾百里內,沒有手機信號,沒有任何活物。

龐大製作、艱苦工程背後的總導演——余樂

余樂,畢業13年,拍過數多紀錄片,拿下眾多獎項,盼望著有一天自己也有機會航拍中國。

2015年秋,央視提出想拍攝一部反映中國整體風貌的紀錄片,余樂第一反應就是:“這值得拍”!

“給大家看到一個前所未見的中國。”

“視野上去以後,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審視土地的高度不一樣,產生的情感也不一樣。”

“不想給觀眾上課,上地理課或哲學課。”

“讓8歲到80歲的觀眾都能看懂。”

為了這些“想法”,余樂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一年才拍完第一季(6集)。

我們中國就需要這樣的導演!!

還沒看過的小夥伴們真的可以去看一看!

製作精良大片效果!

飛躍地平線

我們身邊平凡的世界竟然是這樣的壯闊!

【紀錄片小覽】

【海南】

海南貢獻了相當於中國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廣闊海域。“除了因為海南風光迤邐、山海壯美,更因為海南位於中國版圖的最南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這裡有著濃郁當地特色的建築騎樓

有從小漁村一步跨入現代城市,一夜成名的博鼇

有一條綿延15公里的椰海長廊,200萬棵椰樹演繹極致的椰島風情

被海水包圍著的紅樹林,被稱為“海岸衛士”

永樂群島中的龍洞奇觀,是碧玉般大海的瞳孔

除了令人讚歎不已的自然美景,這裡也有著工業化的奇跡。

全球第一條環島高鐵,只需要3小時,就可以繞島一周。

中國最接近赤道的航太發射場,去年,“長征七號”火箭也在此升空。

【陝西】

從東到西,跨度超過 1600公里的 秦嶺 橫亙在中國中部。

它既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斷冷暖氣流,讓中國有了南方和北方。

又像一個保護圈,成為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許多珍稀動植物的庇護所。

曾經在陝西發現僅存的7只朱鹮,現在已經繁衍到了1700多隻。

這裡還有全球唯一的一隻棕色大熊貓,滾滾終於有了彩色照片。

人人都知道“涇渭分明”什麼意思,但未必知道這個成語正來自于陝西西安的自然景觀:

涇河和渭河在西安北郊交匯,因為季節的不同,涇河的水時清時濁。一到冬季枯水期涇河水變清,涇渭兩河交匯便會呈現清晰的界限。

綿延千里的秦嶺山脈中,風格最為獨特的,則是石頭山——華山。

華山有多險,這些俯拍鏡頭,看得人腿軟。

陝西人的母親河——渭河,攜帶著大量泥沙,與涇河交匯。它衝擊出3.6萬平方公里富饒的關中平原,也餵養出崛起的大秦帝國。

乾陵、大雁塔、大明宮、古城牆……秦、漢、唐、明,十三朝的時間和空間,在西安聚合出一座全新之城,在文化中疊加出新的價值。

也許你想像不到,在小小的一個省,有著多種多樣的氣候和地貌。

從南到北,連梯田也有兩種不同的類型,既有水田,也有旱地。

陝西全境,既有峰巒,有平原,有高原,也有坦蕩的草原。

陝西境內唯一的天然草原關山草原,養馬放牧。

黃土高原,一片蒼茫,經過綠化改造,逐漸被層層綠意覆蓋。

依託黃土高原,存在一種特殊的冬暖夏涼的建築——窯洞。

在此基礎上,還有另類的窯洞——地坑院。

蜿蜒曲折,百轉千回的河道,在高空,才能窺見它的全貌。

在壺口,這裡有黃河最奔騰的姿態。

【新疆】

新疆省作為中國最大的省份,奇觀異景更是數不勝數。

既有高山雪原,也有城市綠洲;

既有連綿草原,也有荒蕪沙漠……

天山天池,藍天玉鏡,碧池瀲灩。

由天山融水匯成的開都河,擁有彎道一萬多處,太陽落山時,人們甚至能同時看到九個太陽的倒影。

新疆並沒有想像中那麼貧瘠匱乏。在新疆石河子,有白茫茫的棉花,也有紅彤彤的番茄,還有晾曬在戈壁灘上的辣椒,演繹著大自然的顏色之美。

這裡的辣椒尤其愛美,其中的色素還是妹子們口紅的原料。

在伊黎河谷地區,有美麗的杏花溝

有中國最大的薰衣草產地

通過伊犁通往北疆的門戶果子溝大橋,來到賽裡木湖,這裡是“大西洋的最後一滴眼淚”。

沙漠的風景也不相同。

中國第二大沙漠,古爾班通古特,從上空俯瞰,如同金色的葉脈。

而位於塔里木盆地裡的中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完全是另一種不同的景象,如同少女的胴體。

火焰山,跟《西遊記》裡描寫的一樣酷熱,寸草不生。而附近的山谷,葡萄溝一片綠蔭。

【黑龍江】

如果冬天也有故鄉,那麼它回家的路,一定會向北來到黑龍江。

有北極村之稱的漠河,是中國最寒冷的地區之一,冬天黑夜漫長,夏天生機勃勃。

庫爾濱也有著兩面,平日素面朝天,來的恰逢其時,霧凇景觀美得震撼人心。

冰雪大世界,是哈爾濱一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春晚分會場,也設在這裡。

這裡的人天生就擅長跟冰雪打交道。

各種各樣的冰雪專案,妙趣橫生。

鏡泊湖的吊水樓瀑布,一到冬季,會形成獨特的冰瀑奇觀。

老黑山的火山噴發,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個串珠狀的湖泊,這就是五大連池。

五大連池附近一共有14座火山,外形各不相同。

其中最古老的火山南格拉球山,山頂有一個天然形成的湖泊,有了自己的幽深眼眸。

當火車駛入大興安嶺,就進入了一片綠色的海洋。

【江西】

廬山

白鹿洞書院

千年書院

“文化之火”生生不息

廬山西海

1600多座島嶼散落湖面

山與水的完美結合

婺源

曬秋

因為長相酷似熊貓

白腿小隼又被稱為“熊貓鳥”

【紀錄片背後的故事】

儀器罷工 為拍攝效果四次飛往五指山

海南濕熱的天氣條件下,陀螺儀很容易罷工死機。為了更好地保管拍攝儀器陀螺儀,在每一次拍攝後,攝影師都要把重達55公斤的機器卸下,在拍攝前再將它裝好。

記錄片中壯麗逶迤的五指山,因為複雜的氣候條件,航拍飛了四次才完成拍攝。

拍攝團隊在海南總共拍攝了高達30720G的素材量,而紀錄片只呈現了八分之一。

為拍好哈爾濱日出 機組人員守了一整周

每天淩晨,機組人員到位,等著太陽一點一點從地平線升起來,結果那幾天天公不作美,機組人員用了一周的時間才拍出哈爾濱最美的日出,而這鏡頭在播放時,時間還不足一秒。

東北虎對著鏡頭賣萌 高空俯瞰丹頂鶴只有螞蟻大小

因為多數的野生動物怕噪音。因此,拍攝野生動物只能用無人機。拍攝丹頂鶴時,為了不驚擾,拍攝組一直與它們保持距離。翼展2米多的丹頂鶴在空中看只有螞蟻般大小。

尖端的設備

節目組共出動16架載人直升機,57架無人機,總行程接近15萬公里,相當於繞了赤道4圈。整部紀錄片中,攝影採用的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超高清4K攝像機。這種機器,清晰度是一般高清電視(720p)的16倍。如果拍人的頭髮,連頭皮屑都能數得一清二楚!

難以想像的艱苦

在高空拍攝的攝影師,需要帶著氧氣罩工作;飛機劇烈抖動,扶著攝像機拍攝下來後,手上的皮都掉了一層;在冰雪、缺水、高溫、風沙等威脅中,攝製組一次次挑戰著生命禁區……

七月在樓蘭古城拍攝時,氣溫高得連汽車的輪胎也要化掉,生肉放上車前蓋很快就烤得半熟。方圓幾百里內,沒有手機信號,沒有任何活物。

龐大製作、艱苦工程背後的總導演——余樂

余樂,畢業13年,拍過數多紀錄片,拿下眾多獎項,盼望著有一天自己也有機會航拍中國。

2015年秋,央視提出想拍攝一部反映中國整體風貌的紀錄片,余樂第一反應就是:“這值得拍”!

“給大家看到一個前所未見的中國。”

“視野上去以後,會看到不一樣的景象。審視土地的高度不一樣,產生的情感也不一樣。”

“不想給觀眾上課,上地理課或哲學課。”

“讓8歲到80歲的觀眾都能看懂。”

為了這些“想法”,余樂和他的團隊用了整整一年才拍完第一季(6集)。

我們中國就需要這樣的導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