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味精會致癌,吃多了變笨?歐盟食品安全局這樣說……

對於味精, 吃不吃真的很讓人糾結!喜歡它的人說, 沒有味精的菜索然無味;討厭它的人卻說, 味精會致癌、吃了會變笨……

味精真的有這麼十惡不赦嗎?日常生活中到底能不能吃?先來看看歐盟怎麼說。

2017歐盟最新評估報告

今年7月, 歐盟食品安全局發佈了一份評估報告, 評估了谷氨酸以及各種谷氨酸鹽(包括谷氨酸鈉、谷氨酸鉀、谷氨酸鈣、谷氨酸鎂)對健康的影響。

報告中引用了一項神經發育毒性研究, 根據谷氨酸鈉對動物的長期試驗, 沒有產生有害作用的最大劑量(NOEAL)是每公斤體重3.2克。 也就是說, 對於一個體重為 60 公斤的成年人, 相當於每天吃味精不超過 1.8 克。

在此之前, 美國FDA、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衛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JECFA)都對味精進行過評估和審查, 普遍認為味精沒有安全性方面的擔心。

■ 在歐盟, 食物中添加味精的上限通常是每公斤食物10克, 在調味品中的添加量則沒有限制。

■ 在美國和中國, 味精的使用不受限制, 谷氨酸還可以單獨作為香料使用。

■ 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 味精的使用同樣不受限制。

關於味精的謠言

味精的謠言有很多, 在擊碎這些謠言前, 我們首先需要明確味精到底是什麼。

味精, 即谷氨酸鈉, 是構成人體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之一。 游離態的谷氨酸(谷氨酸根陰離子)普遍存在於日常食物中, 是人體中自然代謝的一種產物。 谷氨酸根刺激舌頭上味蕾的鮮味受體, 使我們感到味道鮮美。

謠言1:味精加熱會致癌。

味精加熱到一定溫度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焦谷氨酸。 大家所說的致癌物質就是它。

但其實, 在科研文獻中並沒有關於味精致癌的說法。 並且, 焦谷氨酸是許多氨基酸和蛋白質合成過程的中間產物。 不僅味精中有, 它也廣泛存在於動植物中,

比如人的大腦和脊髓液中。

因此, 味精加熱會致癌的說法不成立。

謠言2:味精引發的中餐館併發症。

1968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 說吃中餐後, 後頸麻木, 並擴散到雙臂和後背, 一般持續兩個小時左右。 這篇文章引發了世界性的對於味精的恐慌, 被稱之為“中餐館併發症”。

但是後續一些針對“中餐館併發症”的研究都無法證實它的存在。只在個別動物實驗中發現,“大劑量”的味精對於某種非常敏感的老鼠有產生神經毒性的可能。這個劑量遠遠超過人類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沒有必要擔心。

謠言3:吃味精會哮喘。

“味精造成哮喘”的說法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十分可靠的科學依據。

一些人覺得自己對味精敏感,但科學家通過安慰劑實驗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相對而言,更多的科學家相信味精並不會引發哮喘。

儘管適量食用味精是安全的,也用不著做什麼菜都放,比如這些時候就別放味精了。

√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

√ 放醋的菜不用加味精

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

√ 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形成焦谷氨酸鈉(無毒),失去味精作用。

√ 味精用鹹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在鹹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

說到底,味精只是一種調味品,安全性也已得到驗證。我們不必過分誇大它的危害,但也不要毫無底線的吃。安全與美味都兼顧了,才是我們吃貨的最高追求!

綜合飲食參考、成都食藥監

責編| Yankee

禪城食藥監局微信團隊編輯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現更多資訊和驚喜

被稱之為“中餐館併發症”。

但是後續一些針對“中餐館併發症”的研究都無法證實它的存在。只在個別動物實驗中發現,“大劑量”的味精對於某種非常敏感的老鼠有產生神經毒性的可能。這個劑量遠遠超過人類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沒有必要擔心。

謠言3:吃味精會哮喘。

“味精造成哮喘”的說法最早出現在上世紀80年代,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十分可靠的科學依據。

一些人覺得自己對味精敏感,但科學家通過安慰劑實驗並沒有得到明確的結果。相對而言,更多的科學家相信味精並不會引發哮喘。

儘管適量食用味精是安全的,也用不著做什麼菜都放,比如這些時候就別放味精了。

√ 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

√ 放醋的菜不用加味精

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

√ 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形成焦谷氨酸鈉(無毒),失去味精作用。

√ 味精用鹹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在鹹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

說到底,味精只是一種調味品,安全性也已得到驗證。我們不必過分誇大它的危害,但也不要毫無底線的吃。安全與美味都兼顧了,才是我們吃貨的最高追求!

綜合飲食參考、成都食藥監

責編| Yankee

禪城食藥監局微信團隊編輯

禪城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長按二維碼關注,發現更多資訊和驚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