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今日頭條也學知乎做問答,最後可能會搶誰的生意?

悟空問答是個有些特殊的產品。 不同於視頻等產品, 悟空問答在今日頭條內部沒有一個總負責人, 研發、產品、運營和市場都向各自的職能負責人彙報。

它的用戶確實不多, 直到 7 月底, 悟空問答的獨立應用一共才有 25 萬人安裝。 大部分的流量還是來自於今日頭條應用內的問答頻道。

但這又是今日頭條 CEO 張一鳴公開用的產品, 他在悟空問答的第一條動態發佈在今年的 1 月 7 日,

點了贊, 那個問題是:虹橋一姐是做什麼的?

今日頭條做問答時間不短了。 從 2015 年年底開始, 今日頭條自己的運營人員開始自問自答做內部測試。 2016 年 4 月 7 日, 頭條問答正式上線。

它最早出現在頭條號作者的後臺裡, 根據頭條的解釋, “頭條問答”是其推出的協同創作工具, 頭條號作者們可以在這裡分享自己對某領域或具體問題的經驗和見解, 優秀的回答有機會被推薦上頭條。 團隊會主動向活躍的回答者發送問題邀請。

但大多數人知道有它的存在, 還是因為知乎大 V “惡魔的奶爸”的一則朋友圈截圖。

他說, 今日頭條已經挖了 300 大 V, 開出比白領高的工資, 簽約作者的內容不能再在知乎發佈。

對此, 今日頭條的回應是:“簽約答主不止 300 人, 但從未禁止任何人在其他平臺發佈內容。 ”知乎則表示:“有價值的知識分享, 是無法簡單粗暴地用批量生產的方式實現的, 也無法批量計價。 但是好的內容和優秀的內容生產者, 一定能在知乎平臺上獲得好的回報。 ”

事實上, 根據《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從數位不願具名的知乎使用者那裡獲得的消息,

和今日頭條簽約的確實不止 300 人, 每篇回答獎勵 100 元、300 元、500 元不等, 每月也有 24 篇獎勵封頂的規定。 這份協議並不禁止簽約作者再在知乎上發言, 只是在今日頭條上發佈的內容必須是首發, 也不能發表在知乎、騰訊新聞等與今日頭條有競爭關係的平臺。

微信公眾號倒是不在“與甲方存在競爭關係的單位”之列。

借著這次高薪挖角事件, 一組海報在朋友圈開始傳播, 海報的主角並不是明星大 V, 而是在悟空問答上活躍的答主, 海報上寫著拒絕“理中客”、“裝”、“優越感”、“鄙視鏈”、“道德制高點”, 總之就是“悟空問答歡迎所有人”。

看著這組海報,你很難想不到這是在諷刺知乎。

據悟空問答在其微信官方帳號上所說的,這些傳播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準備好,並不是為這次事件緊急製作的。

不管究竟是不是預謀好的一次行銷活動,今日頭條確實開始認真做問答了。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有比知乎更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做起問答生意。以往那些,不論百度、新浪還是創業公司都未能成功,今日頭條這次有什麼不同麼?

頭條做頭條問答,是以頭條習慣的方式

和知乎一樣,打開悟空問答,首頁也是以答案為主。

我們統計了新用戶(未登錄、未註冊、初次打開應用)在知乎和悟空問答看到的內容,這是某一天雙方的前十條。

如果你是多年知乎老用戶,退出登錄之後可能會發現話題和自己關注的風格相差挺大。

很難從默認推薦的問題上判斷,哪一個更想將你留在這裡消耗時間。區別主要在產品的細節。

和今日頭條上的文章一樣,在簽約時,悟空問答特別鼓勵搭配圖片內容,也在協定中特別指出了這一點。在流覽過程中,我們也看到過不少答案,為了吸引點擊,配上與文字內容不相關的美女圖片。

一位機構帳號的運營者告訴我們,從五月起他們加強了在悟空問答(那時候還叫頭條問答)的運營,但是由於兩邊受眾群體不太一樣,每天要從知乎和悟空問答挑不同的題目來答,即使沒有排他協議,寫在知乎上的內容也不會直接發表在頭條問答上,反過來也是一樣。

從首頁上呈現的那些問題來看,我們發現,悟空問答上的答案,複製百度百科上的內容再加上吸引眼球用的圖片,內容更注重注意力而不是內容品質的可能性更大。

不難理解這為什麼會發生:悟空問答並不在答案上顯示答主個人在話題上的經驗,應用首頁就有專門的 tab 入口,寫作者可以從中篩選想要回答的問題,流覽答案時,頁面右下角懸浮著的是一個“答”字按鈕,總之在悟空問答開始回答更容易。

而在知乎上寫答案之前,知乎鼓勵答題者填寫話題經驗,於是在一個完整的回答裡,你除了能夠看到答題者在個人主頁設置的簡單介紹,也會瞭解到答題者與話題本身的關係。說說你為什麼能答這道題,而不是為了答題而答題。

悟空問答更在意的還是每條內容的閱讀量,這個資料知乎上線六年來都沒有公佈,而更推薦點贊數這個指標。並且,不同的人對同一條內容點贊的權重並不一樣。

悟空問答之於今日頭條,更像是百度知道之於百度

上周,來自悟空問答上的一條推送標題是:“什麼人不能吃茄子?”

這是一個百度知道上一字不差的問題。

在百度手機網頁上搜索這個話題,半個螢幕都被“百度知道”的問答結果佔據了。對於百度來說,這是將用戶留在自己網站的手段,用戶點進去之後還能插幾個廣告。

對於頭條來說也沒有那麼不同。

裝悟空問答獨立應用的人還很少很少,根據移動資料服務商極光大資料的統計,到 7 月安裝量不過 25 萬,知乎的 1/100。從百度指數來看,它和知乎的爭吵只帶來了三分鐘的名氣,現在已經跌了回去。

悟空問答在百度的搜索熱度變化,8 月底曾有一個明顯提升

人們看到悟空問答,更多是在頭條應用,這是一個用戶量巨大的地方,到今年 7 月,今日頭條自稱已經有 1.7 億月活躍用戶。在首頁的推薦內容裡,最多每往下翻十來條,就會看到悟空問答的內容。

展示方式和頭條裡的圖文資訊內容差不多,只是左下角顯示資訊來源的地方是“悟空問答”四個灰色小字,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

在專門的問答區,除了問答還有西瓜視頻的一些內容,標題都有著相同的氣質,比如“你遇到過什麼樣的段子手教練”、“為何故宮的冷宮不對外開放?”

文章也好、視頻也好、問答也好,今日頭條旗下的各個產品,都是在做同樣的事。

當新聞熱點發生的時候,悟空問答的運營則邀請相關當事人,到悟空註冊、答題。

比如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襲擊人致傷的事件發生後,頭條問答的運營找來了受傷的當事人;最近的天津求職少年李文鑫之死案件爆發之後,悟空問答的運營也找到了和李文鑫同處一室的傳銷受害者,註冊、認證之後,發表了回答。

相關招聘資訊顯示,頭條問答運營專員的崗位職責是“根據熱點新聞或事件,組織相關問答的及時生產、分發及推薦”。

有新聞的時候搞新聞,沒有新聞的時候,悟空問答的內容就是段子、養生、美女圖片。

今日頭條最終在意的,還是流量和時間

知乎早年成功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從設計和運營都更強調人的存在,這個人為什麼適合回答問題、通過各種機制避免搏眼球,降低抖機靈式回答的權重。今天的知乎社區在各方面都已經沒有往日那麼嚴格,但至今人還是很重要的一個維度。

百度知道、新浪愛問再到各路創業公司,一個又一個在問答上與知乎競爭的公司,從沒有一個通過強調作者,像知乎一樣建立起一個社區。

你在知乎搜索悟空,可以很容易找到悟空問答的市場總監。但在悟空問答裡你還只能搜索問題,搜不到任何用戶的名字。

另一個影響社區氛圍的,是提問。知乎直到現在都大量依靠人工干預問題。

雖然頭條捨得花錢。但錢都用來買回答,沒有對他們的提問有任何要求。

不止一位被挖去悟空問答的知乎大 V 告訴我們,一開始簽約的時候覺得 500 字一篇並不需要太多精力,但是轉了一圈沒有發現有什麼值得答的題。

頭條買走的,既不是知識,也不是社區,更不是知識社區。它買的,還是這些人生產的內容。

問答一開始的時候,還是頭條號的協助工具。

頭條號是一個類似微信公眾帳號的東西,起步的時候正好是多個門戶和頭條交惡,這意味著頭條可能失去重要的內容來源。

頭條的做法也很直接,喊著“千人萬元”的口號,給作者開工資。

配套的還有一個名為“頭條號創作空間”的孵化器,提供辦公場所,以及其它一些輔助支援。為了圖片版權,今日頭條還投資了圖片庫服務商東方 IC,為頭條號作者提供免費的圖片。

截至 2016 年 11 月,有超過 39 萬個人、組織開設頭條號。

這麼做的還有視頻,今日頭條旗下的短視頻平臺“火山小視頻”宣佈在未來 12 個月裡,要用 10 億資金補貼平臺的 UGC 短視頻創作。接著又曝出 2000 萬從快手挖 MC 天佑的消息,傳言還列出了一批粉絲 500 萬以上的主播挖人計畫。

投資內容確保了頭條留住用戶,讓人在它的資訊流裡一直刷下去。

今日頭條廣告位的多少取決於用戶留了多長時間,手機一屏一屏往下刷了多少距離,距離越長、廣告位才越多。

2016 年,業內普遍認為今日頭條至少完成了 60 個億的年營收,今年它的目標超過 150 億。這裡的廣告收入並不和作者分成。

上周悟空問答挖人的消息出來之後,知乎回應說,“有價值的知識分享,是無法簡單粗暴地用批量生產的方式實現的,也無法批量計價。”

但今日頭條花錢買下的並不是知乎意義上“有價值的知識分享”,而是留住使用者的內容。

現在騰訊線上媒體業務轉型,百度把自己的搜索應用手機百度變成了類似今日頭條的產品,依靠同樣的廣告模式。

面對騰訊、百度那樣自帶流量的競爭對手。今日頭條在買入更多適合它使用者的內容,留住自己吸引到的用戶。

不管問答、圖集、文章、視頻,對頭條來說都是留住用戶、讓他們用的更多的辦法。

題圖來自 Visualhunt、mrippviaVisualHunt.com/ CC B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看著這組海報,你很難想不到這是在諷刺知乎。

據悟空問答在其微信官方帳號上所說的,這些傳播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準備好,並不是為這次事件緊急製作的。

不管究竟是不是預謀好的一次行銷活動,今日頭條確實開始認真做問答了。

不過這也不是第一次有比知乎更大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做起問答生意。以往那些,不論百度、新浪還是創業公司都未能成功,今日頭條這次有什麼不同麼?

頭條做頭條問答,是以頭條習慣的方式

和知乎一樣,打開悟空問答,首頁也是以答案為主。

我們統計了新用戶(未登錄、未註冊、初次打開應用)在知乎和悟空問答看到的內容,這是某一天雙方的前十條。

如果你是多年知乎老用戶,退出登錄之後可能會發現話題和自己關注的風格相差挺大。

很難從默認推薦的問題上判斷,哪一個更想將你留在這裡消耗時間。區別主要在產品的細節。

和今日頭條上的文章一樣,在簽約時,悟空問答特別鼓勵搭配圖片內容,也在協定中特別指出了這一點。在流覽過程中,我們也看到過不少答案,為了吸引點擊,配上與文字內容不相關的美女圖片。

一位機構帳號的運營者告訴我們,從五月起他們加強了在悟空問答(那時候還叫頭條問答)的運營,但是由於兩邊受眾群體不太一樣,每天要從知乎和悟空問答挑不同的題目來答,即使沒有排他協議,寫在知乎上的內容也不會直接發表在頭條問答上,反過來也是一樣。

從首頁上呈現的那些問題來看,我們發現,悟空問答上的答案,複製百度百科上的內容再加上吸引眼球用的圖片,內容更注重注意力而不是內容品質的可能性更大。

不難理解這為什麼會發生:悟空問答並不在答案上顯示答主個人在話題上的經驗,應用首頁就有專門的 tab 入口,寫作者可以從中篩選想要回答的問題,流覽答案時,頁面右下角懸浮著的是一個“答”字按鈕,總之在悟空問答開始回答更容易。

而在知乎上寫答案之前,知乎鼓勵答題者填寫話題經驗,於是在一個完整的回答裡,你除了能夠看到答題者在個人主頁設置的簡單介紹,也會瞭解到答題者與話題本身的關係。說說你為什麼能答這道題,而不是為了答題而答題。

悟空問答更在意的還是每條內容的閱讀量,這個資料知乎上線六年來都沒有公佈,而更推薦點贊數這個指標。並且,不同的人對同一條內容點贊的權重並不一樣。

悟空問答之於今日頭條,更像是百度知道之於百度

上周,來自悟空問答上的一條推送標題是:“什麼人不能吃茄子?”

這是一個百度知道上一字不差的問題。

在百度手機網頁上搜索這個話題,半個螢幕都被“百度知道”的問答結果佔據了。對於百度來說,這是將用戶留在自己網站的手段,用戶點進去之後還能插幾個廣告。

對於頭條來說也沒有那麼不同。

裝悟空問答獨立應用的人還很少很少,根據移動資料服務商極光大資料的統計,到 7 月安裝量不過 25 萬,知乎的 1/100。從百度指數來看,它和知乎的爭吵只帶來了三分鐘的名氣,現在已經跌了回去。

悟空問答在百度的搜索熱度變化,8 月底曾有一個明顯提升

人們看到悟空問答,更多是在頭條應用,這是一個用戶量巨大的地方,到今年 7 月,今日頭條自稱已經有 1.7 億月活躍用戶。在首頁的推薦內容裡,最多每往下翻十來條,就會看到悟空問答的內容。

展示方式和頭條裡的圖文資訊內容差不多,只是左下角顯示資訊來源的地方是“悟空問答”四個灰色小字,不仔細看很容易錯過。

在專門的問答區,除了問答還有西瓜視頻的一些內容,標題都有著相同的氣質,比如“你遇到過什麼樣的段子手教練”、“為何故宮的冷宮不對外開放?”

文章也好、視頻也好、問答也好,今日頭條旗下的各個產品,都是在做同樣的事。

當新聞熱點發生的時候,悟空問答的運營則邀請相關當事人,到悟空註冊、答題。

比如八達嶺野生動物園老虎襲擊人致傷的事件發生後,頭條問答的運營找來了受傷的當事人;最近的天津求職少年李文鑫之死案件爆發之後,悟空問答的運營也找到了和李文鑫同處一室的傳銷受害者,註冊、認證之後,發表了回答。

相關招聘資訊顯示,頭條問答運營專員的崗位職責是“根據熱點新聞或事件,組織相關問答的及時生產、分發及推薦”。

有新聞的時候搞新聞,沒有新聞的時候,悟空問答的內容就是段子、養生、美女圖片。

今日頭條最終在意的,還是流量和時間

知乎早年成功的時候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從設計和運營都更強調人的存在,這個人為什麼適合回答問題、通過各種機制避免搏眼球,降低抖機靈式回答的權重。今天的知乎社區在各方面都已經沒有往日那麼嚴格,但至今人還是很重要的一個維度。

百度知道、新浪愛問再到各路創業公司,一個又一個在問答上與知乎競爭的公司,從沒有一個通過強調作者,像知乎一樣建立起一個社區。

你在知乎搜索悟空,可以很容易找到悟空問答的市場總監。但在悟空問答裡你還只能搜索問題,搜不到任何用戶的名字。

另一個影響社區氛圍的,是提問。知乎直到現在都大量依靠人工干預問題。

雖然頭條捨得花錢。但錢都用來買回答,沒有對他們的提問有任何要求。

不止一位被挖去悟空問答的知乎大 V 告訴我們,一開始簽約的時候覺得 500 字一篇並不需要太多精力,但是轉了一圈沒有發現有什麼值得答的題。

頭條買走的,既不是知識,也不是社區,更不是知識社區。它買的,還是這些人生產的內容。

問答一開始的時候,還是頭條號的協助工具。

頭條號是一個類似微信公眾帳號的東西,起步的時候正好是多個門戶和頭條交惡,這意味著頭條可能失去重要的內容來源。

頭條的做法也很直接,喊著“千人萬元”的口號,給作者開工資。

配套的還有一個名為“頭條號創作空間”的孵化器,提供辦公場所,以及其它一些輔助支援。為了圖片版權,今日頭條還投資了圖片庫服務商東方 IC,為頭條號作者提供免費的圖片。

截至 2016 年 11 月,有超過 39 萬個人、組織開設頭條號。

這麼做的還有視頻,今日頭條旗下的短視頻平臺“火山小視頻”宣佈在未來 12 個月裡,要用 10 億資金補貼平臺的 UGC 短視頻創作。接著又曝出 2000 萬從快手挖 MC 天佑的消息,傳言還列出了一批粉絲 500 萬以上的主播挖人計畫。

投資內容確保了頭條留住用戶,讓人在它的資訊流裡一直刷下去。

今日頭條廣告位的多少取決於用戶留了多長時間,手機一屏一屏往下刷了多少距離,距離越長、廣告位才越多。

2016 年,業內普遍認為今日頭條至少完成了 60 個億的年營收,今年它的目標超過 150 億。這裡的廣告收入並不和作者分成。

上周悟空問答挖人的消息出來之後,知乎回應說,“有價值的知識分享,是無法簡單粗暴地用批量生產的方式實現的,也無法批量計價。”

但今日頭條花錢買下的並不是知乎意義上“有價值的知識分享”,而是留住使用者的內容。

現在騰訊線上媒體業務轉型,百度把自己的搜索應用手機百度變成了類似今日頭條的產品,依靠同樣的廣告模式。

面對騰訊、百度那樣自帶流量的競爭對手。今日頭條在買入更多適合它使用者的內容,留住自己吸引到的用戶。

不管問答、圖集、文章、視頻,對頭條來說都是留住用戶、讓他們用的更多的辦法。

題圖來自 Visualhunt、mrippviaVisualHunt.com/ CC B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