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說好的勞務分包呢?民警幫忙追回15萬元工程款

揚子晚報網9月5日訊“我一直以為這就是個勞資糾紛, 人家也跟我說打官司吧, 員警管不了, 沒想到還真就是員警幫我追回了15萬損失!”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今天獲悉, 8月30日, 在南京市鼓樓公安分局華僑路派出所裡, 從民警手中拿回失而復得的錢財時, 王先生激動地再三感謝。

王先生對民警表示感謝

今年年初, 王先生經人介紹認識某勞務公司李總和張總工程師。 幾次接洽後, 三人就安徽某安置房項目達成合作, 並簽訂了勞務分包協議。 “我當時給了李總10萬元履約金, 給了介紹人2萬元好處費, 還給了張工3萬元, 一共15萬。 ”半個月後, 眼看著約定的工程日期到了, 施工方卻遲遲沒有進場施工。 而張工和介紹人找各種理由拖延, 到最後乾脆拒不接電話, 李總更是失聯了。 “我也諮詢了律師, 人家說我這就是勞資糾紛, 得上法院打官司。 ”可是王先生按照律師的要求收集證據的時候卻發現事情好像並沒有那麼簡單,

“我打電話到他名片上的公司去問, 可是根本沒有人接, 我按照地址找過去, 人家公司也不接待我。 ”搜證層層受阻之後, 王先生實在沒轍, 只好報警求助。

根據王先生提供的線索, 警方以“勞務分包協議”為切入點, 首先核實“李總”的真實身份, “李總”在勞務分包協定上簽的名字為“李達”, 但警方調查發現並非真實姓名;其次, 核實勞務分包協議上的甲方落款“南京某勞務公司”, 經查詢南京江寧確有一家“勞務公司”, 民警趕到這家公司, 並通過公司負責人瞭解到“李總”與“勞務公司”無任何關係;接著再核實安徽某安置房專案與“李總”是否有關係。 警方驅車趕赴安徽, 經多方查證,

找到了合同上所指的該安置房項目總包及分包方, 調查發現該專案總與“李總”無任何關係。 通過核查真相, 警方基本確認所謂李總、張工及介紹人通過虛構事實不當得利, 已構成了詐騙。

隨後, 民警立案偵查, 並對3名嫌疑人李某、張某以及介紹人劉某實施抓捕。 經查, 由於李某和張某有著多年從事工程施工的經驗, 對其中的門道相當熟悉, 也深知“乾坤”。 除了王先生外, 他們還用同樣的手段騙取了另一名宿遷籍受害人孫先生2萬元, 警方已聯繫上孫先生來所報案, 合併偵查。 “他們能夠屢屢得手。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屬於業內人, 對工程建築這塊很熟悉, 不說外行話, 不會輕易給對方抓住把柄, 此外他們也善於故弄玄虛,

明明是兩方合夥, 偏偏偽裝成一方唱紅臉一方唱白臉, 打雙簧配合, 再配上誘人的利益, 受害人便不假思索地跳進了他們的陷阱。 ”

8月28日3人因涉嫌詐騙被檢方批捕, 警方最終為嫌疑人追回全部15萬贓款。 這才出現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在此, 警方提醒工程方, 在簽訂協定之前一定要慎重考察對方資質以及合作專案, 切勿貪小便宜吃大虧。 編輯:范曉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