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一把滑鼠599RMB你會買單嗎?

微星 CLUTCH GAMING系列, 就像主機板、顯卡陣營中的GAMING系列一樣的為電競玩家打造的個性電競裝備, 我此次選的GM60 MOUSE就是其中的"霸氣二當家”, 其名稱為“Clutch”——“離合器or緊要關頭”, 該裝備的緊迫性可想而知。 微星骨子裡就知道設計到位的外設對電競玩家有多麼重要。 GM60擁有優秀的人體工學設計, 還配有非常個性的附件和配套軟體, 方便定制巨集按鍵和自訂按鍵, 提升滑鼠操控性。 能助玩家在緊要關頭扭轉乾坤。

Clutch GM60電競滑鼠的外包裝正面展現了滑鼠的強力外觀, 其外觀很像一隻個性的飛翔太空的穿梭機, GM60與GM70是完全一致的, 但是從詳細的文案裡可以發現, GM60的微動採用的是歐姆龍D2FC-F-K(50M), 引擎最高支援10800DPI(原相3330插值), 沒有無線功能。 雖然包裝的樣式風格一樣,

但是GM60還是要比GM70簡單一些, 沒有採用套盒設計, 而是採用了翻頁式設計。

打開翻頁包裝可以看到右側是安裝有上蓋和側翼的GM60, 而左側則是滑鼠的另一套上蓋和側翼, 這樣的包裝設計看起來更加簡單明瞭, 也能簡單體驗產品的手感。 除了上蓋和側翼之外,

微星Clutch GM60遊戲滑鼠還附送了兩條滑鼠連接線、一本圖文說明書, 以及一隻滑鼠收納袋, 這款收納袋做工非常精緻, 也很美觀好看, 筆者比較喜歡, 它的內部寬大, 把滑鼠本體、上蓋、側翼、線材全都裝入後依然是比較寬鬆的。

每個玩家對滑鼠都有著各自的喜好。理解和需要,GM60除了自身配置了一套左右通用的短翼側板和A殼外,GM60還附送了一套左右同尺寸的長翼側板和稍高拱形的A殼。這種帶強磁性觸點的快拆側翼和可更換A殼,是高端個性電競滑鼠的標誌式裝備,好處是可使玩家依據自己的偏好和手型快速調整外觀,如果因過於投入意外造成外殼損壞,兩套殼就能救它一命。

這兩個上蓋的配色做工和表面材質均完全一致,上蓋更換拆卸位置在滑鼠尾部,前部通過按鍵柱與內殼的卡槽進行固定,後部通過插孔內的磁鐵吸附,有不錯的穩定度,拆下上蓋可以看到滑鼠的logo燈和側面燈帶均是採用了單獨柔光罩的設計。

這款滑鼠本體的底盤是比較狹長的,有塑膠和金屬材質的拼接,做工精細,腳貼分別設計在底盤和側翼上,兩組側翼安裝後都很穩定,沒有高度差,移動很順滑。說到GM60與GM70的外觀區別,就只有底部的按鍵設計部分了,由於GM70是雙模遊戲滑鼠,底部設計有開關鍵和無線配對鍵,而GM60是一款有線遊戲滑鼠,因此取消了這兩顆按鍵,底盤看起來也更加整潔。

GM60在拆下側翼和A殼後可以看出它的設計風格真心是很個性的,這種分體式A殼不難見到,但大多都是左右鍵同步可取下的,而GM60的則是不同步的A殼設計,再就是GM60的燈效一定不弱,滑鼠的左右鍵和掌心下都有RGB燈效,面積相當大,

這款滑鼠的橡膠滾輪力度稍輕,刻度感適中,手感柔和舒服,沒有晃動感,它的左鍵為分體式設計,右鍵為一體式,手感方面左鍵稍微有一點晃動,也更加輕巧一些。

底面金屬部分做工精細,採用了鼠線分離設計,並且有線材卡扣和防呆設計,安裝後很穩定。

GM60滑鼠還附送了兩條滑鼠線,分別為編織線和橡膠線,其中編織線比較柔軟,線長約2.2米,配備了理線帶,橡膠線非常柔軟,線長約1.1米,兩條線的介面都採用了鍍金工藝,它們的長度可以滿足玩家的各種使用環境,筆者是更加喜歡這條橡膠線的。有點遺憾的是GM60未加入藍牙模組,不能實現無線模式,不過這倒也證明了GM60的電競身段!

GM60遊戲滑鼠的外觀設計是比較大氣和霸道的,安裝小側翼時會顯得比較低調,視覺的協調性更好,安裝大側翼時的觀感則要優雅和穩重一些,很像兩支翅膀。如果只是簡單觀察是比較難分辨兩個上蓋的,最好的辨別方法還是上手吧。外殼採用了極細的磨砂材質,手感柔和細膩,logo部分是透明的,短小的側翼表面是很細小、細膩的磨砂材質,較大的側翼則是將防滑紋理的間隔部分設計為鏡面材質,防滑性上稍微有所降低。

GM60遊戲滑鼠有四個燈光區域,分別是logo燈、DPI燈和左右鍵側邊的L形燈帶,其中兩個L型燈帶是支持色彩過渡的。

GM60採用全部大名鼎鼎的歐姆龍按鍵微動,理論點擊次數為50000000次,其高效設計使得回報率可達3000Hz,反應迅捷,動若脫兔,再就是GM60採用了原相3330光學引擎,原生7200DPI,通過插值的方式達到10800DPI(GM70是3360插值到18000DPI),在DPI調節選項中有明確標注,另外它的DPI調節是以100DPI為單位進行調節的,圖片中的55代表著5500DPI。在引擎介面中,玩家還可以對滑鼠的加速、減速、抬起高度、滾輪速度、按兩下速度、直線修正和回報率進行調節,而且與GM70一樣提供了高達3000Hz的回報率,非常驚人。

GM60遊戲滑鼠共有10種燈效,默認都是幻彩漸變的,如果想要使用單色燈效可以勾選LED SYNC。驅動中的RGB取色板可輸入數值,比較方便易用,燈效的速度可調,但是亮度卻無法調節,讓人有些匪夷所思。GM60遊戲滑鼠有四個燈光區域,分別是logo燈、DPI燈和左右鍵側邊的L形燈帶,其中兩個L型燈帶是支持色彩過渡的。打開上蓋也可以看到它的L型燈帶的導光罩下有多顆LED燈的,而LOGO燈下只有一顆。這款滑鼠的10種燈效均有出色的流暢度,色彩過渡自然,黑暗環境中的視覺效果比較好。

一隻Clutch GM60這種電競級滑鼠之外,一套電競級的主機同樣需要逼格+RGB不是麼?答案是肯定的!選用微星自家的Z270 GAMING PRO和GTX1060 GAMINGX紅龍組成的電競裝備在金河田崢嶸Z2主機殼的RGB支持下,戰力一定不遜。金河田崢嶸Z2戰士採用高規格的鋁合金+鋼化玻璃的材質。4mm超厚的鋼化玻璃,搭載著“鋒利”鋁合金裝飾條的鎧甲式面板,宛如戰士手中的武器搭配堅實的盾牌,堅若磐石。

我覺得微星的Z270 GAMING PRO和GTX1060 GAMINGX紅龍真的是最大的電競成敗的關鍵所在,選用Z270 GAMING PRO主機板後大家就需要在i5 7600K還是i7 7700K之間做出抉擇,你的平臺是需要4核4執行緒的i5還是4核8執行緒的i7,至於頻率倒是無需關心,有Z270 GAMING PRO在,頻率就不用擔心。

微星的Z270 GAMING PRO主機板是GAMING家族中的一員,ATX標準型PCB板,其CPU供電做的相當到位,6+4總計10相供電,從設計到用料都使用的定製版的黑化固態電容配鐵素體電感線圈,MOS管上有分體式的金屬散熱塊,單CPU供電的供電能力就完全可以滿足i7 7700K的TDP要求。如此的供電系統打造的電競裝備性能絕對不弱,即便是每天10+Hour也完全不用擔心。

Z270 GAMING PRO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為四條DDR4 DIMM,通過BIOS可進行記憶體超頻,最高@3800MHz,可支援64GB大容量的記憶體系統,在使用兩條記憶體時插1-3或2-4再或是使用四條記憶體即可完成雙通道模式的開啟,Z270 GAMING PRO主機板還加入了DDR4 BOOST技術,該技術可在遊戲時自動優化記憶體時序獲得更流暢的遊戲性能。

Z270 GAMING PRO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它的擴展能力相當強大,三條PCI-E3.0 16X配三條PCI-E3.0 1X插槽,其中兩條PCI-E3.0 16X主副槽提供了微星高端主機板的標配“插槽裝甲”及焊點加固,有效提升插槽的抗大力性能,對越來越重的遊戲顯卡來說非常重要,兩條PCI-E3.0 16X主副槽還支援NVIDIA SLI和AMD CrossFire雙模雙卡技術。還有就是它提供有雙條的PCI-E 4X的高速M.2磁片介面,能實現NVMe規範的雙M.2 RAID,將大大的提升板載硬碟的速度,不過悲劇的是現在NVMe規範的M.2固態盤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點!

Z270 GAMING PRO採用了更為務實的磁片配置,除了提到的雙PCI-E 4X M.2介面外只配了6個SATA3.0的傳統磁片介面,但是這六個介面是支援RAID的,這也是Z270晶片組的甜點之一。

微星Z270 GAMING PRO還配備了AUDIO BOOST IV遊戲音效系統,由獨立音訊區加以分割,配高品質的尼吉康音效電容,能極大的提高平臺的遊戲音效,特別是在戰鬥遊戲中,配合Sound Blaster Cinema音場技術使平臺擁有強化遊戲特殊音效的功能。在遊戲中就可以精確定位各個方位的聲音,做到百戰百勝。

IO介面是標準的高配版本,一對USB2.0,兩對USB3.0,一對USB3.1 TYPE A/C。如此一來8口的USB支援能力,全數位核顯視頻輸出介面為HDMI/DVI,一個Intel遊戲級別千兆網路介面和AUDIO BOOST的六口鍍金音訊介面。

對於玩家來說,電競主機的重點除了優秀的外設最重視的就是顯卡了,但是今年很明顯新版的高端GTX1080/70的售價定位不但偏高,還受到挖礦的強大衝擊,一度導致高價再漲價,還缺貨的窘地。而這期間甜點級產品就是我們推薦的GTX1060。其也有一度漲價,但好在很快就得到了平衡。而且非公版GTX1060顯卡發揮空間相當大:更高的性能、更優秀的散熱、以及更好的做工用料和散熱,當然還有更出色的性價比。微星GTX 1060 GAMING X顯卡搭載了一顆全新Pascal架構的GP106-400核心,擁有1280個流處理器、80個紋理單元和48個光柵單元,Gaming模式下核心頻率1569MHz,boost後可達1784MHz。此外,該卡還擁有靜音模式和OC模式,頻率分別為1506/1708MHz及1594/1809MHz。該卡擁有6GB GDDR5顯存,顯存位寬192bit,顯存頻率8000MHz。

微星GTX 1060 GAMING X配備了GAMING系列顯卡專屬的Twin Frozr VI散熱系統,顯卡低負載時(GPU溫度低於60攝氏度),顯卡風扇停止轉動,從而徹底消除噪音。顯卡的散熱器配備了5根純銅鍍鎳熱管,1根8mm,4根6mm,熱管上方使用大面積純銅鍍鎳底座,和熱管焊接在一起。該技術可以讓散熱管和均熱板完全契合,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微星GTX 1060 GAMING X配備2枚直徑10cm的第四代刀鋒風扇,使用高品質雙滾珠軸承,相比油軸更加經久耐用,但靜音效果依然出色。刀鋒4(TORX 2.0)風扇擁有兩種不同扇葉間隔排列,引流扇葉可引入更多氣流,傳統扇葉則將引入的氣流向下壓來增強風壓,結構上和上一代刀鋒3(TORX 1.0)風扇的扇葉一樣,但是在扇葉葉片間距和引流扇葉弧度等方面進行了改進,互相配合能比上一代刀鋒3風扇提升22%的風壓從而提供更出色的散熱性能。

微星GTX 1060 GAMING X的背面覆蓋印有經典龍徽的金屬背板,這片背板不但可以為PCB背面的元件提供保護,還可以提供一定的輔助散熱能力,並起到加固作用。與上代背板不同的是,這一代背板背面的鏤空由六邊形孔變為了箭頭形孔,更加貼合顯卡的整體設計,神龍也從左側已到了右側,能夠露出更多龍身,不像之前只有半截。微星上一代Gaming顯卡的側面配備了白光龍魂LOGO LED燈,而隨著目前RGB燈光大潮的興起,微星也緊跟潮流節奏,把燈光效果改為支持RGB燈效。它具備1600萬種顏色變化可供選擇,另外還配有5種燈光變化效果,可以單色顯示也可以調節不同的顏色進行隨機變換,而這些都可以通過Gaming APP來進行控制。

而再看回微星GTX 1060 GAMING X 6G顯卡,無論是從整卡出色的做工用料、超高的頻率性能、第六代TwinForzr的出眾散熱效能、可玩性極高的個性RGB燈光控制以及Gaming APP軟體都有著極其出色的使用體驗,這一切都是構建在微星身為全球前三大顯卡製造廠商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上的。而該卡售價也非常親民,售價跟公版GTX1060一致,結合產品本身的各方面優秀表現來看不得不說還是物超所值的。

這兩大主力GAMING的組合無論配合i5 7600K還是i7 7700K在選用120一體式水冷後的性能還是外觀都將有進一步的提升,再加上金河田崢嶸Z2戰士主機殼的外觀彰顯嚴謹,配出的夜光效果一定差不了,這款中塔主機殼的設計風格是獨立電源下置式機艙,支持7個PCI擴展位的ATX大板顯卡的預留空間相當完美,目測即便是選用330mm長的GTX1060 GAMING DUKE也毫無壓力。

戰士這款主機殼在裝好硬體蓋好側板後的外觀效果是非常棒的整體效果,金河田崢嶸Z2主機殼寬體ATX,三面鋼化玻璃,要體量有、要顏值更高!

不知道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套裝備,大家有什麼看法?相信在2017年裡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電競品牌和一系列的高品質電競裝備,高性能、高顏值的定製版專業電競新品將成為標配,我相信每個熱愛遊戲的玩家都想擁有一套性能卓越的電競裝備,而近年來也正是微星的GAMING領軍才使得電競裝備開始集體走下神壇。隨著電競行業的火熱,電競裝備由外到內的開始迅猛發展起來;2014年初Cherry MX軸體專利過期,國產機械鍵盤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對日趨火爆的挖礦行業,主流顯卡中就要數非公版本的GTX1060 6G最具性價比了。我們今天為玩家推薦的這幾款裝備整合起來大概7500餘元就能搞定的發燒級電競裝備配置單,讓廣大玩家花很少的錢就能體驗到頂級電競遊戲平臺的樂趣!

每個玩家對滑鼠都有著各自的喜好。理解和需要,GM60除了自身配置了一套左右通用的短翼側板和A殼外,GM60還附送了一套左右同尺寸的長翼側板和稍高拱形的A殼。這種帶強磁性觸點的快拆側翼和可更換A殼,是高端個性電競滑鼠的標誌式裝備,好處是可使玩家依據自己的偏好和手型快速調整外觀,如果因過於投入意外造成外殼損壞,兩套殼就能救它一命。

這兩個上蓋的配色做工和表面材質均完全一致,上蓋更換拆卸位置在滑鼠尾部,前部通過按鍵柱與內殼的卡槽進行固定,後部通過插孔內的磁鐵吸附,有不錯的穩定度,拆下上蓋可以看到滑鼠的logo燈和側面燈帶均是採用了單獨柔光罩的設計。

這款滑鼠本體的底盤是比較狹長的,有塑膠和金屬材質的拼接,做工精細,腳貼分別設計在底盤和側翼上,兩組側翼安裝後都很穩定,沒有高度差,移動很順滑。說到GM60與GM70的外觀區別,就只有底部的按鍵設計部分了,由於GM70是雙模遊戲滑鼠,底部設計有開關鍵和無線配對鍵,而GM60是一款有線遊戲滑鼠,因此取消了這兩顆按鍵,底盤看起來也更加整潔。

GM60在拆下側翼和A殼後可以看出它的設計風格真心是很個性的,這種分體式A殼不難見到,但大多都是左右鍵同步可取下的,而GM60的則是不同步的A殼設計,再就是GM60的燈效一定不弱,滑鼠的左右鍵和掌心下都有RGB燈效,面積相當大,

這款滑鼠的橡膠滾輪力度稍輕,刻度感適中,手感柔和舒服,沒有晃動感,它的左鍵為分體式設計,右鍵為一體式,手感方面左鍵稍微有一點晃動,也更加輕巧一些。

底面金屬部分做工精細,採用了鼠線分離設計,並且有線材卡扣和防呆設計,安裝後很穩定。

GM60滑鼠還附送了兩條滑鼠線,分別為編織線和橡膠線,其中編織線比較柔軟,線長約2.2米,配備了理線帶,橡膠線非常柔軟,線長約1.1米,兩條線的介面都採用了鍍金工藝,它們的長度可以滿足玩家的各種使用環境,筆者是更加喜歡這條橡膠線的。有點遺憾的是GM60未加入藍牙模組,不能實現無線模式,不過這倒也證明了GM60的電競身段!

GM60遊戲滑鼠的外觀設計是比較大氣和霸道的,安裝小側翼時會顯得比較低調,視覺的協調性更好,安裝大側翼時的觀感則要優雅和穩重一些,很像兩支翅膀。如果只是簡單觀察是比較難分辨兩個上蓋的,最好的辨別方法還是上手吧。外殼採用了極細的磨砂材質,手感柔和細膩,logo部分是透明的,短小的側翼表面是很細小、細膩的磨砂材質,較大的側翼則是將防滑紋理的間隔部分設計為鏡面材質,防滑性上稍微有所降低。

GM60遊戲滑鼠有四個燈光區域,分別是logo燈、DPI燈和左右鍵側邊的L形燈帶,其中兩個L型燈帶是支持色彩過渡的。

GM60採用全部大名鼎鼎的歐姆龍按鍵微動,理論點擊次數為50000000次,其高效設計使得回報率可達3000Hz,反應迅捷,動若脫兔,再就是GM60採用了原相3330光學引擎,原生7200DPI,通過插值的方式達到10800DPI(GM70是3360插值到18000DPI),在DPI調節選項中有明確標注,另外它的DPI調節是以100DPI為單位進行調節的,圖片中的55代表著5500DPI。在引擎介面中,玩家還可以對滑鼠的加速、減速、抬起高度、滾輪速度、按兩下速度、直線修正和回報率進行調節,而且與GM70一樣提供了高達3000Hz的回報率,非常驚人。

GM60遊戲滑鼠共有10種燈效,默認都是幻彩漸變的,如果想要使用單色燈效可以勾選LED SYNC。驅動中的RGB取色板可輸入數值,比較方便易用,燈效的速度可調,但是亮度卻無法調節,讓人有些匪夷所思。GM60遊戲滑鼠有四個燈光區域,分別是logo燈、DPI燈和左右鍵側邊的L形燈帶,其中兩個L型燈帶是支持色彩過渡的。打開上蓋也可以看到它的L型燈帶的導光罩下有多顆LED燈的,而LOGO燈下只有一顆。這款滑鼠的10種燈效均有出色的流暢度,色彩過渡自然,黑暗環境中的視覺效果比較好。

一隻Clutch GM60這種電競級滑鼠之外,一套電競級的主機同樣需要逼格+RGB不是麼?答案是肯定的!選用微星自家的Z270 GAMING PRO和GTX1060 GAMINGX紅龍組成的電競裝備在金河田崢嶸Z2主機殼的RGB支持下,戰力一定不遜。金河田崢嶸Z2戰士採用高規格的鋁合金+鋼化玻璃的材質。4mm超厚的鋼化玻璃,搭載著“鋒利”鋁合金裝飾條的鎧甲式面板,宛如戰士手中的武器搭配堅實的盾牌,堅若磐石。

我覺得微星的Z270 GAMING PRO和GTX1060 GAMINGX紅龍真的是最大的電競成敗的關鍵所在,選用Z270 GAMING PRO主機板後大家就需要在i5 7600K還是i7 7700K之間做出抉擇,你的平臺是需要4核4執行緒的i5還是4核8執行緒的i7,至於頻率倒是無需關心,有Z270 GAMING PRO在,頻率就不用擔心。

微星的Z270 GAMING PRO主機板是GAMING家族中的一員,ATX標準型PCB板,其CPU供電做的相當到位,6+4總計10相供電,從設計到用料都使用的定製版的黑化固態電容配鐵素體電感線圈,MOS管上有分體式的金屬散熱塊,單CPU供電的供電能力就完全可以滿足i7 7700K的TDP要求。如此的供電系統打造的電競裝備性能絕對不弱,即便是每天10+Hour也完全不用擔心。

Z270 GAMING PRO主機板的記憶體插槽為四條DDR4 DIMM,通過BIOS可進行記憶體超頻,最高@3800MHz,可支援64GB大容量的記憶體系統,在使用兩條記憶體時插1-3或2-4再或是使用四條記憶體即可完成雙通道模式的開啟,Z270 GAMING PRO主機板還加入了DDR4 BOOST技術,該技術可在遊戲時自動優化記憶體時序獲得更流暢的遊戲性能。

Z270 GAMING PRO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它的擴展能力相當強大,三條PCI-E3.0 16X配三條PCI-E3.0 1X插槽,其中兩條PCI-E3.0 16X主副槽提供了微星高端主機板的標配“插槽裝甲”及焊點加固,有效提升插槽的抗大力性能,對越來越重的遊戲顯卡來說非常重要,兩條PCI-E3.0 16X主副槽還支援NVIDIA SLI和AMD CrossFire雙模雙卡技術。還有就是它提供有雙條的PCI-E 4X的高速M.2磁片介面,能實現NVMe規範的雙M.2 RAID,將大大的提升板載硬碟的速度,不過悲劇的是現在NVMe規範的M.2固態盤的價格實在是太貴了點!

Z270 GAMING PRO採用了更為務實的磁片配置,除了提到的雙PCI-E 4X M.2介面外只配了6個SATA3.0的傳統磁片介面,但是這六個介面是支援RAID的,這也是Z270晶片組的甜點之一。

微星Z270 GAMING PRO還配備了AUDIO BOOST IV遊戲音效系統,由獨立音訊區加以分割,配高品質的尼吉康音效電容,能極大的提高平臺的遊戲音效,特別是在戰鬥遊戲中,配合Sound Blaster Cinema音場技術使平臺擁有強化遊戲特殊音效的功能。在遊戲中就可以精確定位各個方位的聲音,做到百戰百勝。

IO介面是標準的高配版本,一對USB2.0,兩對USB3.0,一對USB3.1 TYPE A/C。如此一來8口的USB支援能力,全數位核顯視頻輸出介面為HDMI/DVI,一個Intel遊戲級別千兆網路介面和AUDIO BOOST的六口鍍金音訊介面。

對於玩家來說,電競主機的重點除了優秀的外設最重視的就是顯卡了,但是今年很明顯新版的高端GTX1080/70的售價定位不但偏高,還受到挖礦的強大衝擊,一度導致高價再漲價,還缺貨的窘地。而這期間甜點級產品就是我們推薦的GTX1060。其也有一度漲價,但好在很快就得到了平衡。而且非公版GTX1060顯卡發揮空間相當大:更高的性能、更優秀的散熱、以及更好的做工用料和散熱,當然還有更出色的性價比。微星GTX 1060 GAMING X顯卡搭載了一顆全新Pascal架構的GP106-400核心,擁有1280個流處理器、80個紋理單元和48個光柵單元,Gaming模式下核心頻率1569MHz,boost後可達1784MHz。此外,該卡還擁有靜音模式和OC模式,頻率分別為1506/1708MHz及1594/1809MHz。該卡擁有6GB GDDR5顯存,顯存位寬192bit,顯存頻率8000MHz。

微星GTX 1060 GAMING X配備了GAMING系列顯卡專屬的Twin Frozr VI散熱系統,顯卡低負載時(GPU溫度低於60攝氏度),顯卡風扇停止轉動,從而徹底消除噪音。顯卡的散熱器配備了5根純銅鍍鎳熱管,1根8mm,4根6mm,熱管上方使用大面積純銅鍍鎳底座,和熱管焊接在一起。該技術可以讓散熱管和均熱板完全契合,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微星GTX 1060 GAMING X配備2枚直徑10cm的第四代刀鋒風扇,使用高品質雙滾珠軸承,相比油軸更加經久耐用,但靜音效果依然出色。刀鋒4(TORX 2.0)風扇擁有兩種不同扇葉間隔排列,引流扇葉可引入更多氣流,傳統扇葉則將引入的氣流向下壓來增強風壓,結構上和上一代刀鋒3(TORX 1.0)風扇的扇葉一樣,但是在扇葉葉片間距和引流扇葉弧度等方面進行了改進,互相配合能比上一代刀鋒3風扇提升22%的風壓從而提供更出色的散熱性能。

微星GTX 1060 GAMING X的背面覆蓋印有經典龍徽的金屬背板,這片背板不但可以為PCB背面的元件提供保護,還可以提供一定的輔助散熱能力,並起到加固作用。與上代背板不同的是,這一代背板背面的鏤空由六邊形孔變為了箭頭形孔,更加貼合顯卡的整體設計,神龍也從左側已到了右側,能夠露出更多龍身,不像之前只有半截。微星上一代Gaming顯卡的側面配備了白光龍魂LOGO LED燈,而隨著目前RGB燈光大潮的興起,微星也緊跟潮流節奏,把燈光效果改為支持RGB燈效。它具備1600萬種顏色變化可供選擇,另外還配有5種燈光變化效果,可以單色顯示也可以調節不同的顏色進行隨機變換,而這些都可以通過Gaming APP來進行控制。

而再看回微星GTX 1060 GAMING X 6G顯卡,無論是從整卡出色的做工用料、超高的頻率性能、第六代TwinForzr的出眾散熱效能、可玩性極高的個性RGB燈光控制以及Gaming APP軟體都有著極其出色的使用體驗,這一切都是構建在微星身為全球前三大顯卡製造廠商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上的。而該卡售價也非常親民,售價跟公版GTX1060一致,結合產品本身的各方面優秀表現來看不得不說還是物超所值的。

這兩大主力GAMING的組合無論配合i5 7600K還是i7 7700K在選用120一體式水冷後的性能還是外觀都將有進一步的提升,再加上金河田崢嶸Z2戰士主機殼的外觀彰顯嚴謹,配出的夜光效果一定差不了,這款中塔主機殼的設計風格是獨立電源下置式機艙,支持7個PCI擴展位的ATX大板顯卡的預留空間相當完美,目測即便是選用330mm長的GTX1060 GAMING DUKE也毫無壓力。

戰士這款主機殼在裝好硬體蓋好側板後的外觀效果是非常棒的整體效果,金河田崢嶸Z2主機殼寬體ATX,三面鋼化玻璃,要體量有、要顏值更高!

不知道我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套裝備,大家有什麼看法?相信在2017年裡我們能夠看到更多的電競品牌和一系列的高品質電競裝備,高性能、高顏值的定製版專業電競新品將成為標配,我相信每個熱愛遊戲的玩家都想擁有一套性能卓越的電競裝備,而近年來也正是微星的GAMING領軍才使得電競裝備開始集體走下神壇。隨著電競行業的火熱,電競裝備由外到內的開始迅猛發展起來;2014年初Cherry MX軸體專利過期,國產機械鍵盤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面對日趨火爆的挖礦行業,主流顯卡中就要數非公版本的GTX1060 6G最具性價比了。我們今天為玩家推薦的這幾款裝備整合起來大概7500餘元就能搞定的發燒級電競裝備配置單,讓廣大玩家花很少的錢就能體驗到頂級電競遊戲平臺的樂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