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 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2、學而不思罔, 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 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3、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 是知也。 ——《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 不弄虛作假, 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 眼到, 口到。 ——朱熹

譯:用心思考, 用眼仔細看, 有口多讀, 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5、知不足者好學, 恥下問者自滿。 ——林逋《省心錄》

譯:知道自己的不足並努力學習就是聰明的人, 不好問又驕傲自滿的人是可恥的。

6、盛年不重來, 一日難再晨。 ——陶淵明

譯:美好的青春年華過去了就不會再來, 一天不可能有兩個早晨, 要珍惜時光啊!

7、差之毫釐, 繆以千里。 ——陸九淵

譯:做任何事情, 開始一定要認真地做好, 如果做差了一絲一毫, 結果會發現相差很遠。

8、言之無文, 行而不遠。 ——《左傳》

譯:文章講的內容或題材都很好, 可表達不適當, 那麼欣賞的人就不會很多, 難以傳播千古。

9、學而時習之, 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 在適當的時候去複習它, 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

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10、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 己千之。 ——《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 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 一定能學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 我要是學一千次, 也肯定會掌握的。

1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 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

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 是“薄責於人”, 這樣的話, 就不會互相怨恨。

12、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 ——《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 勵志一生不斷地學習, 溫習, 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 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猜你喜歡的文章:

馬雲的經典語錄

李嘉誠的經典名言

七個故事告訴你, 成功者的逆向思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