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厭學,你又能怎麼辦咧?

你不可能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這樣的道理孩子也同樣明白。

如果家長看到了孩子的厭學情緒, 卻以忙碌、面子、不知道怎麼處理等各種原因推脫, 並繼續逼迫孩子按著大人的流程行事, 而對孩子的需求置之不理, 就會讓孩子陷入無助恐慌的境地:

媽媽明明就是知道我對學習沒興趣的, 為什麼還要逼我學習呢?如果我成不了她要的學霸寶寶, 媽媽是不是就不愛我了!

孩子有厭學情緒, 家長如何引導?

蒙台梭利育兒經 | 5-6歲

為什麼孩子會厭學

孩子厭學是很多家長擔憂的問題, 畢竟學齡前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

還沒正式入學孩子就已產生厭學情緒, 不僅不能贏在起跑線上, 還會拖後腿, 對孩子的影響不容小覷。

要幫助孩子消除厭學情緒, 首先要認清厭學情緒的來源。 孩子為什麼不想學?是本身缺乏興趣?還是學習難度太大, 超越了孩子的經驗, 讓孩子覺得吃力?還是學習過程中有不好的經歷, 讓孩子本能的想逃避?

大人常常認為學習是孩子的天職, 我們為他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學習條件, 他們就應該好好學習, 不能辜負大人的付出。

想必家長們對於自己幼時的學習經歷也還有印象吧?那些自己不想學而被父母逼迫的經歷是不是成為你童年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當初是不是在內心狠狠發過誓:將來我有了孩子, 絕對不會逼他。 到真正有了孩子後, 仍然步了父母的後塵。

孩子有了厭學情緒, 家長如何引導呢?

首先, 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個性獨特的一面, 尤其在學齡前, 對孩子的教育主要不是為了學到多少書本知識, 會寫多少字,

會多少個單詞, 而是為了讓孩子多涉獵不同的範圍, 增加體驗, 讓孩子對知識抱有好奇心。

這個年齡段, 孩子的學習不是以責任感為使命的學習, 而是以興趣為出發點的學習, 處於孩子內在需求為出發點的學習。

其次, 按孩子的節奏去學習

每個孩子的學習進度是有偏差的,

父母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節奏去衡量, 一刀切的標準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態, 也很容易忽視孩子真正存在的一些問題。

比如:學習的內容超過了孩子目前的理解能力, 孩子學起來很吃力, 而父母又不能發覺並提供示範指導, 而是指責孩子學習不用功。 這樣的做法在父母當中很普遍, 對孩子自信心的打擊很大, 而且以後孩子再次遇到類似情況, 為了不受到父母職責, 他們會隱瞞, 不會主動向父母尋求幫助。

再次, 關注孩子的入學情緒

孩子的厭學行為與孩子在情緒上受到的傷害息息相關。

在孩子入學的過程中, 如果發生過一些不愉快的經歷, 比如:孩子受到老師的批評, 在幼稚園與其他小朋友發生過衝突等, 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帶來的負面情緒一直存留在孩子心中, 一來到這個環境中, 孩子就會感受到這種情緒, 所以他想逃離。

尤其是近年來備受父母關注的校園淩霸事件, 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陰影, 受到過校園淩霸的孩子不敢上學、厭學的情況非常多, 所以,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多和老師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在需要時能夠真正幫得到孩子。

所以,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多和老師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在需要時能夠真正幫得到孩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