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放鬆大腿後側肌肉有新招

點擊右上角關注《跑步專家》, 專注“運動防護+損傷康復”, 科學訓練, 快樂跑步;有專家, 不瞎跑!

大腿後側肌肉和筋膜過於緊張?

檢驗自己大腿後側的柔韌性,

可以選擇直腿抬高試驗。 平躺, 保持骨盆和一側腿部貼地, 緩慢抬起另一條腿, 到最高處保持。

(抬腿時注意兩側髖部不能離開地面)

如果抬起的角度低於90度, 就說明腿後側柔韌性較差。 缺乏拉伸和放鬆、肌肉長期疲勞、曾經有過損傷,

這些都可能導致大腿後側緊張。 這時候一定要注意恢復放鬆了。

為什麼肌肉和筋膜需要放鬆?

什麼是筋膜?

筋膜是指包裹人體骨骼和肌肉的一層堅韌又很有彈性的組織, 包裹著全身, 是一個整體, 沒有起點和終點。

肌肉筋膜緊張時對人體的影響?

在健康狀態下, 人體的筋膜是放鬆的、柔軟的, 彈性非常大, 它説明我們維持著好的體態、關節活動度和柔韌性;出現創傷、炎症、壓力過大、肌肉疲勞時, 筋膜彈性變差, 造成全身其他部位的緊張, 長期下去就容易表現出頭痛、肌肉酸痛、呼吸困難、肢體麻木或刺痛等。

所以, 當你運動量較大時、當你出現慢性疼痛時、當你關節活動受限時、當你有過損傷時......要對肌肉和筋膜進行放鬆, 保持人體最佳工作狀態。

如何放鬆大腿後側肌肉筋膜?

在跑步或者其他運動之後, 一定要記得趁熱拉伸, 肌肉在溫度升高後彈性更好, 這時候大量的血液集中在四肢, 拉伸可以幫助促進血液回流, 緩解肌肉疲勞。

注意拉伸大腿後側時需要整個骨盆往前傾, 靜力性拉伸維持30秒左右換另一條腿。

以下3種方法也是值得推薦, 可以用於運動前或運動後, 也可以單獨作為休息日的恢復訓練。 可以説明促進迴圈、改善肌肉筋膜狀態、加大關節活動度、增強肌力(放鬆和鍛煉同時進行)。

自我筋膜放鬆

Self-myofascial release(SMR)

泡沫軸按摩比較常用, 通過刺激痛點來激發局部的淋巴反射, 修復肌肉的細微損傷, 從而松解組織粘連, 改善局部代謝和血液迴圈, 緩解肌肉的僵硬和疲勞, 讓肌肉恢復彈性。

雙手放於肩部正下方,將腰腹部收緊發力緩慢滾動泡沫軸,按摩1分鐘左右,可以找到痛點,在痛點附近來回滾動。

動態定點拉伸

Active-isolated Stretching (AIS)

動態定點拉伸一般固定其他關節和肌肉,就在一個關節做活動,這樣可以實現一個或一組肌群的單獨隔離拉伸。腿後側肌肉群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所以拉伸時可以做膝蓋和髖部的伸展來放鬆肌肉。

直膝腿後側伸展

保持另一側髖部穩定,做一側腿部的直膝伸展,抬高至末端感受到大腿後側的拉伸,保持2s,放鬆後重複此動作,一組10-12次,每次可以逐步加大拉伸幅度。然後換另一條腿練習。動作示範如下:

柔韌性較差的可以用拉伸帶輔助。動作示範如下:

屈膝腿後側伸展

保持大腿與地面垂直,屈膝,做一側腿部的伸膝運動,抬高至末端感受到膝蓋後側肌肉的拉伸,保持2s,放鬆後重複此動作,一組10-12次,每次可以逐步加大拉伸幅度。然後換另一條腿練習。動作示範如下:

柔韌性較差的可以用拉伸帶輔助。動作示範如下:

拉伸時間較短,一般就2秒,抑制了肌肉的反射收縮。 重複的動態拉伸促進了血液迴圈,刺激到組織深層,可以加大髖部後側和膝蓋後側的活動度,幫助肌肉和筋膜恢復生理功能。

本體感受神經肌肉促進技術(PNF)

Proprioceptor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這是二戰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療方法,剛開始主要是為了幫助神經紊亂的士兵恢復健康。現常用康復領域和運動領域,增強柔韌性,需要有同伴或專業人士輔助。

PNF拉伸時一般採用主動收縮——放鬆——拉伸的流程,如腿後側,先固定一側臀部,抬起腿找到起始位置:

1、被拉伸的人大腿後側主動發力(腿部用中等力量往下壓),這時候治療師負責hold住不動,讓其肌肉做等長收縮,保持6s

2、6s後肌肉放鬆,不用力

3、治療師稍微加大幅度,拉伸大腿後側,保持10s左右;

重複3-5次,每次拉伸時都加大幅度。拉伸的效果會讓你吃驚的。動作示範如下:

圖示箭頭方向表示的是被拉伸者發力的方向:

PNF拉伸,肌肉主動收縮6s時刺激到了肌肉的反射性抑制,肌肉為了防止被拉斷,就會通過神經傳導讓其放鬆。

請重視肌肉筋膜的恢復和放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作者介紹

雙手放於肩部正下方,將腰腹部收緊發力緩慢滾動泡沫軸,按摩1分鐘左右,可以找到痛點,在痛點附近來回滾動。

動態定點拉伸

Active-isolated Stretching (AIS)

動態定點拉伸一般固定其他關節和肌肉,就在一個關節做活動,這樣可以實現一個或一組肌群的單獨隔離拉伸。腿後側肌肉群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所以拉伸時可以做膝蓋和髖部的伸展來放鬆肌肉。

直膝腿後側伸展

保持另一側髖部穩定,做一側腿部的直膝伸展,抬高至末端感受到大腿後側的拉伸,保持2s,放鬆後重複此動作,一組10-12次,每次可以逐步加大拉伸幅度。然後換另一條腿練習。動作示範如下:

柔韌性較差的可以用拉伸帶輔助。動作示範如下:

屈膝腿後側伸展

保持大腿與地面垂直,屈膝,做一側腿部的伸膝運動,抬高至末端感受到膝蓋後側肌肉的拉伸,保持2s,放鬆後重複此動作,一組10-12次,每次可以逐步加大拉伸幅度。然後換另一條腿練習。動作示範如下:

柔韌性較差的可以用拉伸帶輔助。動作示範如下:

拉伸時間較短,一般就2秒,抑制了肌肉的反射收縮。 重複的動態拉伸促進了血液迴圈,刺激到組織深層,可以加大髖部後側和膝蓋後側的活動度,幫助肌肉和筋膜恢復生理功能。

本體感受神經肌肉促進技術(PNF)

Proprioceptor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

這是二戰後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療方法,剛開始主要是為了幫助神經紊亂的士兵恢復健康。現常用康復領域和運動領域,增強柔韌性,需要有同伴或專業人士輔助。

PNF拉伸時一般採用主動收縮——放鬆——拉伸的流程,如腿後側,先固定一側臀部,抬起腿找到起始位置:

1、被拉伸的人大腿後側主動發力(腿部用中等力量往下壓),這時候治療師負責hold住不動,讓其肌肉做等長收縮,保持6s

2、6s後肌肉放鬆,不用力

3、治療師稍微加大幅度,拉伸大腿後側,保持10s左右;

重複3-5次,每次拉伸時都加大幅度。拉伸的效果會讓你吃驚的。動作示範如下:

圖示箭頭方向表示的是被拉伸者發力的方向:

PNF拉伸,肌肉主動收縮6s時刺激到了肌肉的反射性抑制,肌肉為了防止被拉斷,就會通過神經傳導讓其放鬆。

請重視肌肉筋膜的恢復和放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作者介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