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塞罕壩宣傳」汝州市風穴路街道辦事處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宣傳

小編的話:按照中宣部、省、市文明委通知和領導批示要求, 汝州市風穴路街道工委、辦事處為做好“塞罕壩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公益廣告宣傳, 特編發此資訊。

半個多世紀前, 這裡還是“黃沙遮天日、飛鳥無棲樹”的荒僻苦寒之地。 五十五載寒來暑往, 一代代塞罕壩人忠於使命, 艱苦奮鬥, 久久為功, 在極其惡劣的生態環境中, 營造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片人工林。

今天的塞罕壩, 是林的海洋、河的源頭、花的世界、鳥的樂園、盛夏避暑的天堂、攝影家流連忘返的地方。

在國家的重要生態區位上, 塞罕壩人肩扛修復生態、保護生態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 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跡, 鑄造了一個當之無愧的生態文明建設範例, 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思想的生動寫照。

從衛星雲圖上看塞罕壩112萬畝人工防護林, 這一片深綠, 就像一隻展開雙翅的雄鷹, 牢牢扼守在內蒙古高原渾善達克沙地南緣。 這萬頃林海, 和河北承德、張家口等地的茂密森林連成一體, 築起一道綠色長城, 成為京津冀和華北地區的風沙屏障、水源衛士。

草木無言, 行走在塞罕壩, 這裡的一草一木卻提醒我們: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 用之不覺, 失之難存。 人們應該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 傾力保護綠水青山, 築牢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山水不語, 行走在塞罕壩, 這裡的一山一水卻告訴我們:綠水青山是優質的生態產品, 本身就是金山銀山。 她正如人們理想中的金山銀山一樣無比貴重, 需要更多的關愛和珍惜!

歷史的如椽巨筆, 為新中國留下了“塞罕壩”這段充滿正能量的記錄, 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頁“中國綠”。

綠色, 是生命的象徵。 深綠, 淺綠, 墨綠, 嫩綠, 油綠……塞罕壩的綠, 詩意盎然, 靈動飄逸, 讓人遐思無限;塞罕壩的綠, 生機勃發, 活力四射, 浸潤中華大地。

你可能喜歡

你可能喜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