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What?! 用廢紙3D列印出大樹?植物界的逆生長?

人對樹有種特別的執念, 這種執念是木頭和紙張不能比的。 畢竟, 沒有樹木製造的氧氣, 人就無法呼吸。 康奈爾大學的副教授傑克·艾略特對樹木的感情特別深, 他手中的許多藝術形象都是枝繁葉茂的巨人。

艾略特最近正準備在他住的地方——塔斯馬尼亞大學的搖籃海岸校區——創作一件新的藝術品。 因塔斯馬尼亞州備受爭議的森林工業一事, 傳統的伐樹造紙觀念開始顛覆:先用紙造樹, 再用樹造紙。

艾略特運用3D掃描和紙張3D列印技術, 確切地說是攝影測量技術(即把2D照片按不同的角度縫合在一起, 形成3D模型), 以3D掃描在伯尼(某造紙業發達的城市)的一個大藍桉樹。 掃描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 因為在掃描之前需要剝去樹皮(樹木已亡, 待伐)。 據報導, 艾略特花了一整個星期才把大樹底部的樹皮完全剝離, 這樣他才能用攝影測量儀和iPad上的鐳射掃描系統掃描大樹。

下一步就是用愛爾蘭3D列印公司Mcor開發的全彩紙張3D列印技術生產樹雕, 也就是用強力粘合劑將紙張層層粘合。 艾略特表示, 他計畫縮小樹木模型, 列印小型的樹樁(約30釐米高)。

他說:“我想對這些樹進行數位掃描, 創建一個3D資料庫, 通過這個資料庫來構建這些樹的縮小版本。

他補充道:“我們想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但是目前這個理想還沒實現。 ”對我來說, 用這種世界上最高的樹木砍了造紙, 簡直是浪費。 造紙的原料可以是抹布、大象糞便, 可以是任何材料, 可偏偏要用世界上最高大偉岸的樹。

我覺得很痛苦, 應該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痛苦。 ”

艾略特還計畫生產一尊木制的大型雕塑, 例如康奈爾大學校園的紅橡樹(稱為“Animus”)雕刻成五米高的樹雕, 還有一個高3.5米、結構複雜的根雕(稱為“勝利之王”)。

艾略特希望能通過塔斯馬尼亞藝術專案找到藍桉樹的根。

他說:“這樣不僅可以享受挖掘的樂趣, 還能把探索精神帶到校園裡去。 ”

目前, 艾略特3D列印小型樹雕的工作還沒開始。 讓我們共同期待他的大作問世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