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回家”途中意外落水 村民救起“鳥中大熊貓” 中華秋沙鴨全球僅存千餘隻

自貢網訊頭頂長羽, 伸成冠狀, 肋有斑紋, 猶如龍鱗——這只正在接受救助的野鴨, 是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 目前, 在全球數量僅存一千餘隻。

不久前, 富順村民王斌在途經沱江河琵琶鎮上中壩河段時, 偶然救起一隻造型奇特的野鴨, 由於擔心其受傷, 遂向林業部門進行了反映, 後經專家鑒定, 該野鴨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

據市林業局保護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中華秋沙鴨在自貢地區發現尚屬首次, 目前, 該鴨正在接受恢復救治, 預計將于下周待其體力恢復後在發現地進行放生。

意外發現——這只鴨子好安逸

十四日晚, 王斌結束了一天的勞作, 此時, 天色漸暗, 他打著手電筒往家趕, 途徑琵琶鎮上中壩路段時, 一側的水面突然傳出接二連三的拍水聲, 王斌趕忙將燈光照向水中, 只見一隻野鴨在水草中掙扎, 見有燈光射來, 顯得很是慌亂。

王斌近身細看, 這只鴨子頭頂長羽成冠狀, 背黑腹白, 嘴腳殷紅, 最為奇特的是肋羽生有龍鱗狀斑紋, “我就在沱江邊長大, 從小接觸過不少野生鳥類, 但從沒見過這麼好看的。 ”

雖然野鴨不停地拍著翅膀, 但始終沒能飛走, 難道受傷了?王斌怕野鴨出現意外,

趕忙從水中將野鴨救了起來, 帶回了家中, 王斌仔細進行了檢查, 發現這只野鴨並沒有外傷, 估計是受到了驚嚇。

王斌介紹, 此前, 自己曾在甘肅省張掖市經商, 當地有個濕地公園, 閒暇時, 會經常前去遊玩, 在公園內見到過許多野生鳥類, 這段經歷更讓王斌覺得這只野鴨不同尋常。

第二天一大早, 王斌通過網路發現, 自己捕獲的野鴨可能是中華秋沙鴨, 於是, 趕緊向林業部門進行了反映, “不曉得受傷沒有, 不敢自己放生, 萬一飛不起走, 被不知情的村民抓來吃了, 就太可惜了。 ”

接報後, 林業部門相關專家當即趕到王斌家, 經鑒定, 該野鴨確為中華秋沙鴨, 並立即送往市內救助。

落水猜測——遷徙途中遇猛禽

王斌介紹, 在救起這只中華秋沙鴨之前, 自己曾在相同水域發現不少野鴨在水中覓食, 由於相隔太遠, 無法看清是否同為中華秋沙鴨, 但是, 在送走該野鴨的第二天, 自己途徑相同河段時, 清楚地發現七八隻相似的野鴨, “警惕性很高, 人一走近, 就飛走了。 ”

王斌表示, 在二十日之後, 就再也沒能看見野鴨的蹤影了, “估計都飛走了, 單單留下了自己救起的這只, ”他稱, 以前或許也有中華秋沙鴨飛過, 但村民們沒能發現, 如今救起這只, 才知道是“鳥中大熊貓”。

對於這只中華秋沙鴨為何落水?王斌猜測, 或許是遷徙途中遇到了猛禽, 受到驚嚇後落入水中。

市林業局保護科相關負責人介紹, 中華秋沙鴨為鴨科秋沙鴨屬鳥類, 俗稱鱗肋秋沙鴨,

是我國特有的物種, 目前, 在全球數量僅存一千餘隻。 他介紹, 中華秋沙鴨主要棲息于我國東北地區, 每年冬季, 大部分遷往雲貴越冬。

而自貢處於我國候鳥遷徙通道的中線, 即川南——龍泉山脈——秦嶺一線, 且沿江河和山脈保留有大片森林、濕地, 是候鳥遷徙途中極好的休息場所及食物獲取地。

近年來, 我省北遷的候鳥主要為雁鴨類及猛禽類, 但猛禽類一般會選擇氣流相對劇烈的西線, 中線少有猛禽遷徙, 所以不能確定該中華秋沙鴨是受到猛禽攻擊而落入水中。

全力救助——預計于下周放生

在救助機構內, 記者見到了被王斌救起的中華秋沙鴨, 它靜靜地躺臥在地, 警惕地看著周圍, 稍有腳步聲, 便會伸展羽翅, 飛向牆角。

據救助機構負責人介紹,中華秋沙鴨送來時,對其進行了全面檢查,並沒有發現有受傷情況,但明顯狀態較差,“剛送來的時候,根本就不進食,”該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其是野生動物,可能吃不慣救助機構提供的食物,便專門去捕撈了新鮮魚蝦,但是也不進食。

直到送來的第二天,中華秋沙鴨才開始進食,每次進食量不大,約莫一斤新鮮魚蝦要兩天才能吃完,截至目前,其恢復狀態較好,體力及狀態均有所改善。該負責人介紹,在放生之前,會專門到發現地進行考察,“中華秋沙鴨需要在水面滑行一段距離才能起飛,如水域面積不夠,不利於放生,”他說,中華秋沙鴨每年這個季節回到出生地,在十月產卵後,會遷徙到溫暖的地方,所以待其體力恢復後將儘快放生,以便能其回到出生地。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沱江河段常有水鳥棲息,最近還發現有疑似天鵝的物種,目前,已要求當地組織觀察,並積極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避免人為破壞鳥類棲息地。

該負責人表示,首次發現中華秋沙鴨也表明我市的濕地保護、生態環境得到較好的改善,為積極宣導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市林業局將對王斌的善舉給予五百元的獎勵,同時,也呼籲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共創和諧美好的生態家園。

據救助機構負責人介紹,中華秋沙鴨送來時,對其進行了全面檢查,並沒有發現有受傷情況,但明顯狀態較差,“剛送來的時候,根本就不進食,”該負責人表示,考慮到其是野生動物,可能吃不慣救助機構提供的食物,便專門去捕撈了新鮮魚蝦,但是也不進食。

直到送來的第二天,中華秋沙鴨才開始進食,每次進食量不大,約莫一斤新鮮魚蝦要兩天才能吃完,截至目前,其恢復狀態較好,體力及狀態均有所改善。該負責人介紹,在放生之前,會專門到發現地進行考察,“中華秋沙鴨需要在水面滑行一段距離才能起飛,如水域面積不夠,不利於放生,”他說,中華秋沙鴨每年這個季節回到出生地,在十月產卵後,會遷徙到溫暖的地方,所以待其體力恢復後將儘快放生,以便能其回到出生地。

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沱江河段常有水鳥棲息,最近還發現有疑似天鵝的物種,目前,已要求當地組織觀察,並積極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避免人為破壞鳥類棲息地。

該負責人表示,首次發現中華秋沙鴨也表明我市的濕地保護、生態環境得到較好的改善,為積極宣導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市林業局將對王斌的善舉給予五百元的獎勵,同時,也呼籲社會公眾積極參與野生動物保護,共創和諧美好的生態家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