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沉迷買買買的采埃孚,打算怎麼玩自動駕駛?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采埃孚的新動向, 那就是「買買買」。 自天合之後, 采埃孚先後收購了幾家零部件供應商的部分或者全部股權。 再仔細研究這些供應商所在的領域, 會發現基本都與采埃孚在自動駕駛上的佈局相關。

實際上, 在2013年前後, 采埃孚就開始了內部業務的重組與整合。 當時, 資訊化與智慧化技術將會給汽車行業帶來變化的趨勢初顯。 作為供應商而言, 尤其是對采埃孚這樣的傳統Tier 1來說, 應對新變革必須被提上日程, 業務線、產品線乃至軟體實力, 都是需要提升的。

在自動駕駛層面, 采埃孚的進度相比博世、大陸與德爾福這三大巨頭來說,

相對步子要邁得小一點。 不過, 從技術能力與解決方案佈局層面, 基本上可以說處在同一水平線, 缺少的是在落地推進上的規劃與預計參與度了。

買買買與賣賣賣

剁手族的「買買買」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 愉悅身心, 采埃孚的「買買買」, 以及在今年公佈的幾項重要戰略合作, 則是自動駕駛產品線與競爭力的完善。

對天合的收購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筆交易。 在2014年9月, 最終采埃孚以1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天合, 收購完成後, 采埃孚的變速箱和底盤系統等硬體將會與天合的主動、被動安全及轉向技術等軟體進行結合。 從供應規模上來說, 收購之後, 采埃孚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零部件供應商,

僅在博世之下。

不去看商業層面在全球不同市場格局互補與整合, 單從技術上來說, 天合在自動駕駛與安全技術上的佈局就能夠彌補與增強采埃孚的業務產品線。 在價格談妥之後, 采埃孚與天合就確定了新的投資計畫, 要在ADAS等領域投入21億美元用於開發。

采埃孚在進行自動駕駛系統測試

不過, 在2015年, 采埃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兩家公司的業務整合之上, 並沒有進行新的收購。 直到2016年下半年, 采埃孚才緊鑼密鼓地公佈了一系列的收購以及戰略合作計畫。

首先是在2016年7月份, 采埃孚購入了Ibeo40%的股權。 對Ibeo的收購, 采埃孚的目的是通過研發上的深入合作, 來實現雷射雷達與采埃孚已有佈局的攝像頭這兩個感測器之間的組合。 在產品開發上, 采埃孚的目的十分明確, 是沖著量產雷射雷達的目的去的, 與Ibeo合作開發的下一代雷射雷達, 將會取消旋轉部件, 而是使用固態技術。

今年3月份, 采埃孚收購了另外一家德國企業Astyx Communication & Sensors GmbH將近45%的股權。 Astyx是一家雷達感測器的供應商。

由此, 采埃孚相當於在攝像頭、雷達與雷射雷達三大感知感測器上均有佈局。

在這三筆收購中, 采埃孚相當於是完善了在感知層面的佈局, 在執行控制層面, 除了天合的助力之外, 采埃孚還曾考慮過收購一家來自瑞典的制動系統供應商Haldex。 可惜的是, 這筆交易現在看來, 實現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就在今年8月份, 采埃孚CEO已經明確表示, 即便另外一家對Haldex的收購最終沒有成功, 采埃孚再度出價也基本沒有什麼可能了。 從業務領域上來說, Haldex專注在商用車領域, 采埃孚其實此前擁有Haldex 17%的股份, 打算全資收購也是為了增強在商用車領部的佈局。 不過商用車並非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作為Tier 1, 采埃孚自然是打算要向車企提供整體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從前面這些佈局來看, 缺乏的部分還有兩個層面:決策規劃與座艙智慧化技術。 在兩個方面, 采埃孚是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來補充的。

決策規劃上, 采埃孚選擇了英偉達。 今年拉斯維加斯的CES開展之前, 采埃孚宣佈將會基於英偉達的Drive PX 2系統來開發自動駕駛控制平臺, 起名叫做ZF ProAI。 ProAI將具備感測器融合控制能力, 融合來自攝像頭、雷達、雷射雷達與超聲波感測器的資訊, 同時還會支援V2X技術, 計畫在2018年初開始投產。

ProAI控制平臺

座艙智慧化方面,采埃孚則挑了佛吉亞。這一點也是采埃孚與博世、大陸等不同的地方。采埃孚的業務集中在動力總成與傳動控制方面,在座艙內飾、座椅設計上並無積累。但是從自動駕駛來說,對於汽車形態的改變並非僅僅是在電子架構上,還包括與駕駛員直接接觸的內飾設計,比如內部監控攝像頭、座椅與儀錶板等。采埃孚未來會與佛吉亞在內飾方案與座艙內的安全技術上進行技術共用。

另外,在感知層面,采埃孚還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拉來了一個新助力——海拉。與海拉的合作會圍繞攝像頭與雷達感測器部分,重點則是在視覺方面。除了通過海拉來加強在視覺感知上的競爭力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海拉還加入到了采埃孚與英偉達的合作之中,簡單來說,即三方將基於英偉達的Drive PX 2進行自動駕駛控制平臺的開發,尤其在感測器融合上會著重突破。三方合作是非排他性的,也就是說,未來還將會有新的廠商會加入到這個共同開發的隊伍當中。

最後要提到的是,為了更好地買買買,采埃孚還在出售旗下非主要業務。在2016年9月采埃孚提出打算以10億美金出售車身控制單元,包括空調、車門控制等,目前仍在尋找買家。

Tier 1的打包思路

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大部分企業打的主意其實都是打包出售,尤其是對於Tier 1來說,采埃孚也不例外。這並不難理解,傳統Tier 1在執行控制層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從業務增長與企業的長久發展來看,必須要在感知決策層面增強自身的軟體實力。要打通感知決策與執行控制,底層協定的開放度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在真正消化對天合的收購之後,采埃孚才開始繼續收購計畫進行業務完善,所以在整體解決方案的提出時間上,相比其他供應商,采埃孚也稍晚一些。整體的亮相還是在今年6月份宣佈與海拉合作的時候,同步推出的Vision Zero概念車。

Vision Zero概念車

Vision Zero概念車是展示,從官方亮相後的介紹來說,主要體現了三個特點:

1.駕駛員監控,概念車內部有一台攝像頭,能夠檢測駕駛員頭部的三維位置,監控駕駛員的視線是否保留在前方車道上,並且考慮到了光線不好的情況,在暗淡光線時依然可以有效工作,在出現需要駕駛員接管的狀態時,會通過光學、聲音與收緊安全帶的方式來提醒駕駛員。

2.逆行避免系統,通過監控駕駛員是否打開轉向燈以及方向盤轉動的情況來判斷駕駛員是否可能駛入錯誤方向的車道,在發現將要進入逆向車道時,會通過警告與增加方向盤阻力的方式來提醒駕駛員,如果駕駛員未能及時反應,則系統會主動介入,將車輛停在車道外側並開啟近光燈來提醒其他車輛。

3.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主要有兩個作用:提高車輛在高速時的操控穩定性,減小轉彎半徑以增加在躲避障礙、行人、其他車輛時的靈活性

目前采埃孚正在開發針對高速公路場景的自動駕駛技術,名為Highway Driving Assist(以下簡稱HDA),從級別上劃分屬於SAE L2級自動駕駛,依然需要駕駛員時刻監控周圍的環境,並隨時準備接管車輛。HDA提供的功能包括車道保持以及與前車的安全距離與速度保持。基本上來說,即是在ACC、AEB的基礎上進行了集成,並與駕駛員監控等系統聯動。

根據采埃孚的官方規劃,未來會從感測器、自動駕駛演算法平臺以及執行控制三個層面來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可惜的是,目前與英偉達合作開發的ProAI還並沒有開始用到采埃孚的HDA中。這也就是意味著,HDA目前只是基於ADAS的簡單整合,要實現基於感測器融合、聯合雲端資料進行綜合決策並給出控制命令的自動駕駛系統要到正在開發的下一代系統上來體現。

前面提到,ProAI的投產時間是明年初,或許屆時,采埃孚將會對外展示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與開發理念。如果夠快的話,那麼時間或許是在明年的CES上。

車雲小結

單從技術角度來說,采埃孚通過收購與合作的方式正在不斷進行完善。如果說要缺什麼的話,與博世、大陸、德爾福相比,采埃孚暫時缺少的是一個主機廠合作夥伴。儘管對於自動駕駛來說,可能會帶來未來汽車所有權的變化問題,從而引發了一系列車企地位與角色可能會發生變化,不過在現階段,自動駕駛要落地的話,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落地驗證階段。

因此,與製造商的合作就成了必然。供應商都是以現有車型進行改裝進行測試的,而與製造商的深度合作,則可以在下一代車型設計之初就開始綜合考慮到自動駕駛等一系列新技術的需求,這個過程中,才能發現並解決更多的問題。

ProAI控制平臺

座艙智慧化方面,采埃孚則挑了佛吉亞。這一點也是采埃孚與博世、大陸等不同的地方。采埃孚的業務集中在動力總成與傳動控制方面,在座艙內飾、座椅設計上並無積累。但是從自動駕駛來說,對於汽車形態的改變並非僅僅是在電子架構上,還包括與駕駛員直接接觸的內飾設計,比如內部監控攝像頭、座椅與儀錶板等。采埃孚未來會與佛吉亞在內飾方案與座艙內的安全技術上進行技術共用。

另外,在感知層面,采埃孚還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拉來了一個新助力——海拉。與海拉的合作會圍繞攝像頭與雷達感測器部分,重點則是在視覺方面。除了通過海拉來加強在視覺感知上的競爭力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海拉還加入到了采埃孚與英偉達的合作之中,簡單來說,即三方將基於英偉達的Drive PX 2進行自動駕駛控制平臺的開發,尤其在感測器融合上會著重突破。三方合作是非排他性的,也就是說,未來還將會有新的廠商會加入到這個共同開發的隊伍當中。

最後要提到的是,為了更好地買買買,采埃孚還在出售旗下非主要業務。在2016年9月采埃孚提出打算以10億美金出售車身控制單元,包括空調、車門控制等,目前仍在尋找買家。

Tier 1的打包思路

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上,大部分企業打的主意其實都是打包出售,尤其是對於Tier 1來說,采埃孚也不例外。這並不難理解,傳統Tier 1在執行控制層面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從業務增長與企業的長久發展來看,必須要在感知決策層面增強自身的軟體實力。要打通感知決策與執行控制,底層協定的開放度是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在真正消化對天合的收購之後,采埃孚才開始繼續收購計畫進行業務完善,所以在整體解決方案的提出時間上,相比其他供應商,采埃孚也稍晚一些。整體的亮相還是在今年6月份宣佈與海拉合作的時候,同步推出的Vision Zero概念車。

Vision Zero概念車

Vision Zero概念車是展示,從官方亮相後的介紹來說,主要體現了三個特點:

1.駕駛員監控,概念車內部有一台攝像頭,能夠檢測駕駛員頭部的三維位置,監控駕駛員的視線是否保留在前方車道上,並且考慮到了光線不好的情況,在暗淡光線時依然可以有效工作,在出現需要駕駛員接管的狀態時,會通過光學、聲音與收緊安全帶的方式來提醒駕駛員。

2.逆行避免系統,通過監控駕駛員是否打開轉向燈以及方向盤轉動的情況來判斷駕駛員是否可能駛入錯誤方向的車道,在發現將要進入逆向車道時,會通過警告與增加方向盤阻力的方式來提醒駕駛員,如果駕駛員未能及時反應,則系統會主動介入,將車輛停在車道外側並開啟近光燈來提醒其他車輛。

3.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主要有兩個作用:提高車輛在高速時的操控穩定性,減小轉彎半徑以增加在躲避障礙、行人、其他車輛時的靈活性

目前采埃孚正在開發針對高速公路場景的自動駕駛技術,名為Highway Driving Assist(以下簡稱HDA),從級別上劃分屬於SAE L2級自動駕駛,依然需要駕駛員時刻監控周圍的環境,並隨時準備接管車輛。HDA提供的功能包括車道保持以及與前車的安全距離與速度保持。基本上來說,即是在ACC、AEB的基礎上進行了集成,並與駕駛員監控等系統聯動。

根據采埃孚的官方規劃,未來會從感測器、自動駕駛演算法平臺以及執行控制三個層面來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可惜的是,目前與英偉達合作開發的ProAI還並沒有開始用到采埃孚的HDA中。這也就是意味著,HDA目前只是基於ADAS的簡單整合,要實現基於感測器融合、聯合雲端資料進行綜合決策並給出控制命令的自動駕駛系統要到正在開發的下一代系統上來體現。

前面提到,ProAI的投產時間是明年初,或許屆時,采埃孚將會對外展示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與開發理念。如果夠快的話,那麼時間或許是在明年的CES上。

車雲小結

單從技術角度來說,采埃孚通過收購與合作的方式正在不斷進行完善。如果說要缺什麼的話,與博世、大陸、德爾福相比,采埃孚暫時缺少的是一個主機廠合作夥伴。儘管對於自動駕駛來說,可能會帶來未來汽車所有權的變化問題,從而引發了一系列車企地位與角色可能會發生變化,不過在現階段,自動駕駛要落地的話,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落地驗證階段。

因此,與製造商的合作就成了必然。供應商都是以現有車型進行改裝進行測試的,而與製造商的深度合作,則可以在下一代車型設計之初就開始綜合考慮到自動駕駛等一系列新技術的需求,這個過程中,才能發現並解決更多的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