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發明4000公里高速列車 日本玩剩下黑科技?

文/財經雜壇(微信公眾號caijingzt)

如果再寫一本《一千零一夜》, 那麼飛毯或將不會出現了。

近日, 有消息稱, 中國發明了時速4000公里/小時的高速飛行列車。

高速飛行列車的原理是利用超導磁懸浮技術和真空管道, 實現超音速的“近地飛行”。 若能運行, 從北京到上海只要半小時。 網友們也給其起了一個別名“飛鐵”。

高速飛行列車開行後, 大家可以完成一個目前不敢想像的旅遊計畫——莫斯科一日遊。 早上, 你在武漢吃完熱乾麵, 然後乘兩小時高鐵到莫斯科, 遊覽一下克里姆林宮、聖巴索大教堂, 找一個餐廳喝點伏特加, 吃點抹上魚子醬的大列巴, 晚上再坐高鐵回北京。

有消息稱, 美國在我們把高鐵速度提到350公里之後, 他們也不甘落後, 提出了建設1200公里時速的“超回路膠囊列車”的設想。

看到此, 不禁讓人為中國的高鐵專案而驕傲。 9年時間, 從零到世界領先, 中國高鐵技術確實值得自豪,

而且也反映出中國高鐵一直在努力朝前發展, 沒有停留在功勞簿上。

但忽然之間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貌似前不久一款偽科技“巴鐵”被叫停了。 那個巴士與地鐵的結合體與飛鐵是不是有相似之處?

財經雜壇認為, 就算技術上能夠達到4000公里/小時的行駛速度,

但這個依然是只能停留在紙面上的科技。

首先是安全問題。 列車既然跑在真空中, 那列車本身也必須比照太空船的建造標準, 保證絕不漏氣, 還要自帶氧氣供客人呼吸。 上下列車也必須確保絕對不漏氣, 所以月臺造的標準也要比照太空站, 乘客上下火車都要用空氣氣閘。

萬一上述這些地方有漏氣, 車上還帶有大量氧氣, 在4000公里/小時下, 咳咳, 一旦發生事故, 估計連灰都找不到了。

負荷過高是另外一個硬傷。 “神舟”十一號太空人陳冬也曾向公眾描述過訓練時體驗4g加速度時的感受:身體像被三個自己牢牢按死, 眼淚直流, 十分狼狽。

戰機飛行員一般需要承受高達9g的加速度, 但飛行員可能會出現黑視或暈厥的現象。

而這個飛鐵被戰鬥機速度還要快, 比普通民航快5倍, 難道乘客都是超人或者都要穿還在研發新型抗荷服?

就算如此, 也不知道哪位仁兄有如此勇氣敢手握一張極可能的單程票……

有意思的是, 某專業人員提出, 可緩慢加速度。 但好事者提出,

上海磁懸浮列車目前的啟動加速度約為0.06g, 以這個速度加速到時速4000公里, 加速時間約為1890秒, 即31.5分鐘, 加速距離約為1050公里。

北京至上海的直線距離為1084公里。 也就是說, 如果以磁懸浮列車的加速度, 乘客從北京出發, 開始一路加速, 到上海差不多剛剛達到最高時速。

而如果在北京和上海的中點設置一站, 以波音787客機的加速度, “高速飛行列車”從加速到最高時速, 再馬上減速至停止, 正好是一站的距離。 那要這個飛鐵有何意義?

再就是成本。 要建一條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大口徑真空隧道, 要確保不漏氣, 那是工程上的惡夢, 就算造得出來, 造價維持費用也是天價。

還要這條真空隧道不能拐彎。但中國地域廣闊且地理條件相差巨大,在長達數千公里的行駛距離,肯定要跨越不同的海拔以及複雜變化的地形。比如,山脈、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河流甚至海洋。實在想像不出,工程技術人員如何能做到建設一條筆直的真空隧道。

這還不算各種保養、維修成本。顯然這是條不切實際的東西。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網傳,日本在1960年代就搞了類似的真空管道鐵路,為何後來不再研發了呢?道理估計用腳丫子也能想到。

(嗨,如果覺得不錯,請關注、轉發、點贊、打賞,任選。【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還要這條真空隧道不能拐彎。但中國地域廣闊且地理條件相差巨大,在長達數千公里的行駛距離,肯定要跨越不同的海拔以及複雜變化的地形。比如,山脈、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河流甚至海洋。實在想像不出,工程技術人員如何能做到建設一條筆直的真空隧道。

這還不算各種保養、維修成本。顯然這是條不切實際的東西。至少在目前是不可能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網傳,日本在1960年代就搞了類似的真空管道鐵路,為何後來不再研發了呢?道理估計用腳丫子也能想到。

(嗨,如果覺得不錯,請關注、轉發、點贊、打賞,任選。【財經雜壇】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