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軍工檢測深度報告:軍用裝備中重要環節,市場規模在數百億元

軍工檢測以環境與可靠性試驗為核心

按照目的不同軍工檢測可分為品質檢測、技術安全與環境檢測兩大方向。 其中, 環境與可靠性試驗作為一項關鍵技術, 在軍用檢測中覆蓋最廣的產品檢測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器裝備在完成自身功能的同時, 又處於周圍的操作者、自然環境、工作物件等環境的交互作用中, 任何一個環境因素均會對處於其中的裝備產生影響。

武器裝備在不同環境下的適應性和可靠性檢驗至關重要, 這將直接關係到武器的使用壽命、性能。 因此, 武器裝備在生產使用過程中必須進行環境試驗。 把環境試驗貫穿於軍事裝備設計、研製、生產和採購的各個階段, 已成為提高軍事裝備環境適應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維修性的重要手段。

獲取本文完整報告請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環境試驗包括自然環境試驗和人工類比環境試驗。 自然環境試驗是在有代表性的典型環境條件下進行試驗, 它的特點是更接近於實際使用環境, 結果最可靠, 目前國內外都在大力開展這種試驗, 但試驗週期長, 重現性差;人工類比環境試驗是利用各種儀器設備在人造的環境條件下進行試驗, 它是產品品質驗收的基礎, 其特點是能精確控制各種環境條件, 試驗時間相對較短, 結果重現性好, 是當今環境試驗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

軍費-裝備費-科研投入是驅動鏈

全國人大會議發言人傅瑩表示, 2017 年中國軍費預算增長幅度約為 7%,

軍費約占 GDP 的 1.3%。 我國軍費增速呈逐漸放緩趨勢, 近兩年來增速都在 7%左右。 同時, 我國軍費的 GDP 占比仍然較低, 近五年來始終處於略低於 1.3%的水準。 從 2008 年到 2016 年, 我國防費年均增長率與財政收入增長基本同步。 近十年裡, 國家財政收入平均增長率為 14.87%, 國防費平均增長率為 12.43%。

根據世界銀行發佈的資料, 2016 年我國軍費的 GDP 占比僅排名第九, 與美國的 3.59%仍有較大差距。 百度搜索“樂晴智庫”, 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未來我國的軍費仍然存在不小的增長空間, 軍工檢測作為軍用裝備從研發到使用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其市場也將隨著軍費規模的增長而增長。

按照軍用裝備占軍費規模的 1/3 來計算,2017 年軍用裝備支出將達到 3408 億元。軍用裝備支出增長的同時其研發費用也會隨之增長,作為軍工檢測的上游必然會進一步推動軍工檢測市場的發展。如果按軍工檢測支出占武器裝備費用的 15%-20%來測算,軍工檢測市場規模將在 510 億到 680 億之間。

主要包括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三類

我國從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環境試驗技術研究工作,在人工類比試驗技術方面,已形成了一批應用於機械產品、電工電子產品、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等領域的試驗方法、試驗規程和標準。但試驗技術研究仍處於積累基礎資料階段,應用研究水準較為落後,研究領域狹窄,缺乏面向產業應用、綜合性的科研機構,針對我國特殊環境條件的配套標準較少,試驗技術研究與相關設備研製均較為落後。

軍工集團科研院所是軍工檢測行業的主力

軍工科研院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科研體制,以承擔國家軍工指令性計劃的研製任務為主。我們分析了各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的業務情況,篩選出其中涉及軍工檢測業務的科研院所共計 49所。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科研院所的行業屬性較強,很多是相應裝備領域的檢測業務。

軍工檢測院院所大多成立較早,在技術層面各有所長,由滿足集團公司的檢測需求而針對性成立。

由於其技術背景的專一性,往往以集團公司內部的檢測業務為重心,並隨著自身的發展壯大開始同步進行對外檢測業務,隨著軍民融合戰略的不斷推進,軍工資產證券化的深入,軍工檢測院所可能迎來發展良機。

航空領域

綜合技術研究所(301 所)

301 所在標準化、品質工程、資訊化、適航性與安全性等領域為政府和軍方提供決策支援,為企業提供高技術服務解決方案。301 所擁有國家標準件產品和機械電子產品環境與可靠性兩個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航空綜合環境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等實驗檢測機構,設立有總裝備部電子資訊基礎部標準化研究中心、國防科技工業標準化研究中心,是總參陸航部、空軍、工業和資訊化部標準化技術支撐單位。

航太領域

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702 所)

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是中國航太系統結構強度和環境可靠性工程的專業中心研究所,是國內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結構強度與環境可靠性工程研究與試驗中心之一,也是“可靠性與環境工程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

研究所建於 1956 年,主要承擔中國航太各種型號運載火箭、衛星及其地面設備的強度、環境與可靠性研究、計算、分析和試驗。設有一個全資子公司:北京航太斯達新技術裝備公司;兩個控股公司:北京航太希爾測試技術有限公司、天津航太瑞萊科技有限公司。

在可靠性試驗與評估、測試儀器設備、試驗設備專業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是我國最大的可靠性試驗與檢測服務供應商、力學與環境試驗設備供應商。

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514 所)

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 514 研究所)成立於 1985 年,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的專業計量測試研究所,也是國防科技工業電學一級計量站。

船舶領域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704 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船舶環境工程與可靠性實驗室(中國船舶工業上海船用輔助機電設備性能及環境試驗檢測中心)創建於 1964 年,專業從事船舶、電工電子、機電、通信、鐵道、核電、航太、航空等行業產品的檢測和檢定以及現場環境試驗測量分析。

在環境適應性與可靠性試驗技術、環境條件測量分析技術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特別在制定環境試驗的相關標準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揚州船用電子儀器研究所(723 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建於 1968 年,主要從事電子工程系統與設備的研製。設有門類齊全的研究室、試驗室、生產車間、開發公司、工程事業部、品質保障部等二十多個部門,並設有碩士學位點。擁有國家技術監督局和船檢局認證的船舶工業“電工、電子設備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檢測中心”、大型寬頻微波暗室和電子計量測試檢定站。

通用裝備領域

邯鄲淨化設備研究所(718 所)

718 研究所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創立於 1966 年,是集軍民產業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單位。已形成電子特氣材料、精細化工、空氣淨化、氫能產業、核電裝備、節能環保、安防資訊工程及特種裝備等 8 大產業方向。

其檢驗計量試驗中心擁有溫濕度環境試驗裝置、快速溫度變化試驗箱、電動振動試驗台、機械振動試驗台、顛震試驗台、強衝擊試驗台、搖擺試驗台、元器件老化試驗箱等多種儀器,可對外承接各項機械環境應力和溫濕度環境應力試驗任務和化工產品比表面積測試分析任務。

武漢船舶通信研究所(722 所)

是專門從事通信系統和通信設備研究、製造及通信電子工程開發和設計,集科研、生產、經營為一體軍民結合的高科技工程技術研究所,尤其在船舶通信領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業優勢,是國內唯一從事艦船綜合通信系統和配套設備研製的研究所。

擁有整機設備生產線和完備的試驗檢測設施,包括環境與可靠性試驗室、系統聯調試驗室、大功率試驗室及華中地區最大的電磁相容試驗室等,具有複雜電子產品、機電產品試製及批量生產能力。

航太科工防禦技術研究試驗中心(201 所)

201 所下設三個研究室,分別承擔了元器件可靠性篩選試驗任務、環境與可靠性試驗任務、理化分析及無損檢測任務,為航太軍工產品的試驗檢測做出了重要貢獻,已形成開放式的檢測技術保障與支撐體系,是一個既能向航太各單位提供全方位高效優質服務,又能向其它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提供分析測試及科技諮詢的研究檢測機構。

其它事業單位試驗服務機構具有地區壟斷性

事業性質的專業試驗服務機構屬於由國家成立的事業單位,數量眾多,因為分屬於某個地區或某個系統的專業檢測機構,所以帶有很濃的地區性壟斷性。其人員比較專業,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以賽寶實驗室為例。中國賽寶實驗室(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又名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始建於 1955 年,是中國最早從事可靠性研究的權威機構。實驗室可提供從材料到整機設備、從硬體到軟體直至複雜大系統的認證計量、試驗檢測等技術服務,具有多項認證、檢測資質和授權。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按照軍用裝備占軍費規模的 1/3 來計算,2017 年軍用裝備支出將達到 3408 億元。軍用裝備支出增長的同時其研發費用也會隨之增長,作為軍工檢測的上游必然會進一步推動軍工檢測市場的發展。如果按軍工檢測支出占武器裝備費用的 15%-20%來測算,軍工檢測市場規模將在 510 億到 680 億之間。

主要包括科研院所、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三類

我國從上世紀 50 年代開始環境試驗技術研究工作,在人工類比試驗技術方面,已形成了一批應用於機械產品、電工電子產品、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等領域的試驗方法、試驗規程和標準。但試驗技術研究仍處於積累基礎資料階段,應用研究水準較為落後,研究領域狹窄,缺乏面向產業應用、綜合性的科研機構,針對我國特殊環境條件的配套標準較少,試驗技術研究與相關設備研製均較為落後。

軍工集團科研院所是軍工檢測行業的主力

軍工科研院所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科研體制,以承擔國家軍工指令性計劃的研製任務為主。我們分析了各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的業務情況,篩選出其中涉及軍工檢測業務的科研院所共計 49所。需要說明的是,這些科研院所的行業屬性較強,很多是相應裝備領域的檢測業務。

軍工檢測院院所大多成立較早,在技術層面各有所長,由滿足集團公司的檢測需求而針對性成立。

由於其技術背景的專一性,往往以集團公司內部的檢測業務為重心,並隨著自身的發展壯大開始同步進行對外檢測業務,隨著軍民融合戰略的不斷推進,軍工資產證券化的深入,軍工檢測院所可能迎來發展良機。

航空領域

綜合技術研究所(301 所)

301 所在標準化、品質工程、資訊化、適航性與安全性等領域為政府和軍方提供決策支援,為企業提供高技術服務解決方案。301 所擁有國家標準件產品和機械電子產品環境與可靠性兩個品質監督檢驗中心、航空綜合環境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等實驗檢測機構,設立有總裝備部電子資訊基礎部標準化研究中心、國防科技工業標準化研究中心,是總參陸航部、空軍、工業和資訊化部標準化技術支撐單位。

航太領域

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702 所)

北京強度環境研究所是中國航太系統結構強度和環境可靠性工程的專業中心研究所,是國內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結構強度與環境可靠性工程研究與試驗中心之一,也是“可靠性與環境工程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

研究所建於 1956 年,主要承擔中國航太各種型號運載火箭、衛星及其地面設備的強度、環境與可靠性研究、計算、分析和試驗。設有一個全資子公司:北京航太斯達新技術裝備公司;兩個控股公司:北京航太希爾測試技術有限公司、天津航太瑞萊科技有限公司。

在可靠性試驗與評估、測試儀器設備、試驗設備專業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準,是我國最大的可靠性試驗與檢測服務供應商、力學與環境試驗設備供應商。

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514 所)

北京東方計量測試研究所(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第 514 研究所)成立於 1985 年,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所屬的專業計量測試研究所,也是國防科技工業電學一級計量站。

船舶領域

上海船舶設備研究所(704 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船舶環境工程與可靠性實驗室(中國船舶工業上海船用輔助機電設備性能及環境試驗檢測中心)創建於 1964 年,專業從事船舶、電工電子、機電、通信、鐵道、核電、航太、航空等行業產品的檢測和檢定以及現場環境試驗測量分析。

在環境適應性與可靠性試驗技術、環境條件測量分析技術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特別在制定環境試驗的相關標準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準。

揚州船用電子儀器研究所(723 所)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建於 1968 年,主要從事電子工程系統與設備的研製。設有門類齊全的研究室、試驗室、生產車間、開發公司、工程事業部、品質保障部等二十多個部門,並設有碩士學位點。擁有國家技術監督局和船檢局認證的船舶工業“電工、電子設備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檢測中心”、大型寬頻微波暗室和電子計量測試檢定站。

通用裝備領域

邯鄲淨化設備研究所(718 所)

718 研究所隸屬於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創立於 1966 年,是集軍民產業的科研開發、設計生產、技術服務於一體的國家級科研單位。已形成電子特氣材料、精細化工、空氣淨化、氫能產業、核電裝備、節能環保、安防資訊工程及特種裝備等 8 大產業方向。

其檢驗計量試驗中心擁有溫濕度環境試驗裝置、快速溫度變化試驗箱、電動振動試驗台、機械振動試驗台、顛震試驗台、強衝擊試驗台、搖擺試驗台、元器件老化試驗箱等多種儀器,可對外承接各項機械環境應力和溫濕度環境應力試驗任務和化工產品比表面積測試分析任務。

武漢船舶通信研究所(722 所)

是專門從事通信系統和通信設備研究、製造及通信電子工程開發和設計,集科研、生產、經營為一體軍民結合的高科技工程技術研究所,尤其在船舶通信領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業優勢,是國內唯一從事艦船綜合通信系統和配套設備研製的研究所。

擁有整機設備生產線和完備的試驗檢測設施,包括環境與可靠性試驗室、系統聯調試驗室、大功率試驗室及華中地區最大的電磁相容試驗室等,具有複雜電子產品、機電產品試製及批量生產能力。

航太科工防禦技術研究試驗中心(201 所)

201 所下設三個研究室,分別承擔了元器件可靠性篩選試驗任務、環境與可靠性試驗任務、理化分析及無損檢測任務,為航太軍工產品的試驗檢測做出了重要貢獻,已形成開放式的檢測技術保障與支撐體系,是一個既能向航太各單位提供全方位高效優質服務,又能向其它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提供分析測試及科技諮詢的研究檢測機構。

其它事業單位試驗服務機構具有地區壟斷性

事業性質的專業試驗服務機構屬於由國家成立的事業單位,數量眾多,因為分屬於某個地區或某個系統的專業檢測機構,所以帶有很濃的地區性壟斷性。其人員比較專業,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以賽寶實驗室為例。中國賽寶實驗室(工業和資訊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又名中國電子產品可靠性與環境試驗研究所,始建於 1955 年,是中國最早從事可靠性研究的權威機構。實驗室可提供從材料到整機設備、從硬體到軟體直至複雜大系統的認證計量、試驗檢測等技術服務,具有多項認證、檢測資質和授權。

點擊下方連結“瞭解更多”,獲得更多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