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空軍大手筆:殲11B戰機造了幾百架,美軍都說沒這魄力

圖為中國殲11B戰機, 注意已經換裝國產太行發動機

【霹靂火軍事第396期】近日, 網路上展示了殲-11B多機編隊飛行的照片, 作為中國在1990年代國產化的第一款第四代戰鬥機和目前空軍現役殲-11系列戰機的基礎型號,

殲-11B建造了幾百架之多, 就連美軍官員都承認沒這魄力。 但近年來隨著中國空軍殲20、蘇35等先進戰機的加入, 作文曾經主力的殲11B逐漸失寵而被停產。 有西方媒體曾不無羡慕的表示這才是中國空軍的大手筆, 雖然殲20才是未來, 但殲11B仍然很先進, 未來有希望複產。

眾所周知, 中航工業沈飛集團于1990年代初從俄羅斯引進的蘇-27SK戰鬥機的基礎上, 通過安裝國產化技術設備, 研製了可稱為國產戰機的殲-11B, 而蘇-27SK則是中國根據俄羅斯提供的技術圖紙和零部件進行組裝而成的。 即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 殲-11B戰鬥機的技術性能也是高於大多數早期型的四代機,

這些技術優勢主要集中在火控系統、航電系統、武器系統和動力系統等。

圖為殲11B編隊, 注意下方幾架仍使用俄制發動機

【霹靂火軍事第396期】在火控系統方面, 殲-11B採用了國產任務電腦, 這使得殲-11B未來可根據國產化航空子系統進行技術升級, 再加上國產脈衝多普勒雷達以及空中資料鏈系統的集成,

殲-11B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資訊化作戰能力。

在航電系統方面, 殲-11B座艙徹底改變了早期型蘇-27那種眾多儀錶組成的類比化顯示方式, 而換上了四代半戰鬥機常用的一平三下顯示系統, 即座艙中央頂部裝有一個平視衍射顯示器, 這裡通常會顯示少量的重要飛行資料;而三個下方彩色顯示器則顯示了大多數飛行資料。 當然, 由於當時技術有限, 殲-11B的座艙還保留了一些儀錶。

圖為中國殲20, 注意進氣道採用了全球最先進的IDS進氣道

【霹靂火軍事第396期】在武器系統方面, 由於殲-11B換上了國產任務電腦, 其可以很好地與國產武器彈藥的軟體進行聯接。 比如:原蘇-27SK只能掛載俄制R-73和R-77空對空導彈, 而當時中國於1990年代末已經有了技術性能很成熟的霹靂-12中距空對空導彈, 而殲-11B的任務電腦則預留了與霹靂-12導彈進行技術聯接的介面。 於是, 殲-11B與霹靂-12集成後就成為一套非常有戰鬥力的空戰系統。

在動力系統方面, 殲-11B首次換裝了國產太行渦扇發動機,

太行發動機也是中國航空工業在1990年代具有突破性的重要軍事航空產品。 據外界報導, 太行發動機借鑒了美國CFM-56發動機的核心機技術和俄羅斯AL-31F發動機的一些技術。 在技術資料上, 太行發動機在最大推力、加力推力、推重比和涵道比等重要技術資料都要強於AL-31F, 而後者正是蘇-27SK的發動機型號, 這意味著殲-11B的飛行品質要強于蘇-27SK。

歡迎大家關注“霹靂火軍事”微信公眾號:plhjunsh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