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老帥”與“小倪”

碧海銀沙網訊“全運乒乓賽場34歲老將成勞模 郝帥盼畫完美句號”。 看到新華社這個標題, 筆者不禁悲從中來。

本次全運會, “地主”郝帥真是風頭大出:從資格賽打起, 一步步獲得了男單、男雙、男團和混雙項目的參賽資格。 混雙戰勝淘汰樊振東/朱雨玲國手組合, 男單贏了從來沒有贏過的方博進四, 又與許昕大戰七局, 耗時82分鐘, 打到兩人都接受治療, 結束之際已經夜裡12點。

然而, 郝帥已經是當年“國乒六小虎”裡最後一個離開國家隊的隊員, 要帶著這樣的成績退出戰場了。

真乃遺天下之大憾, 我們可能再也看不到這位帥哥賽球了。

比比剛剛結束的杜塞世乒賽, 頭號種子丁甯的對手是54歲的代表盧森堡出戰的前國手倪夏蓮——她已4次參加奧運會, 現在仍然在“當打之年”。

國際乒聯為了限制歸化球員, 規定超過21周歲再改國籍的, 不允許參加世乒賽和奧運會。 加上國內的限制, 郝帥這樣的高手想出國打球十分困難。 但是, 乒乓球人才的浪費確實是令人扼腕。

該問題大概已經可以做博士論文了:競爭激烈僧多粥少、價值實現名利雙收、國球揚名全球推廣、刺激國手提高水準等原因讓放開限制的呼聲四起。 而過度依賴中國球員、“中國二隊”威脅母邦、只圖引進不事推廣等原因, 又對乒乓球運動的發展產生“負能量”。

大家至今還惋惜2005年世乒賽,

郝帥在3:0領先且第4局10:7占優的大好局面下, 被丹麥的梅茲放高球放死——這種“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狀況, 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出現。 但是話說回來, 即便像王皓他們打了主力, 現在仍然已經退役。

34歲已經在媒體上“老態龍鍾”, 惜夫惜夫!如何讓寶貴人才綠樹常青, 是一個國際課題, 我們僅僅是從欣賞的角度惋惜——他混雙獲勝的最後一板爆沖是那樣地瀟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