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年間:從依法嚴管到守法自覺

新民晚報資料圖。 陶磊/攝

【新民晚報·新民網】昨天上午9時50分, 靜安區延安西路華山路路口。 早高峰還沒過去, 密密麻麻的車流將8根車道填滿,

一直排到高架下口。 車雖多, 但秩序井然, 沒有一輛變道, 沒有一聲喇叭。 安靜的路口, 只聽得見交警響亮的哨聲。

上海交通大整治即將迎來一周年之際, 透過這樣一個路口, 可以看到很多變化——無論是勤務改革帶來的交警動態執法, 還是違法鳴號都能抓拍的“聲呐”電子員警, 或是地鐵施工占路後“繡花”般的交通組織……機制創新、科技支撐、精細管理, 種種因素, 在這個路口都能找到。

這一切, 讓上海街頭漸顯秩序之美。 但相比之下, 有一點更加舉足輕重——人的變化, 人們法治素養的提升, 讓守法而不是違法成為交通常態。

每天開車經過這個路口的市民劉燁告訴記者, 從最初怕被處罰而謹慎開車, 到現在十分享受守序駕駛的樂趣,

“無論是自己, 還是這座城市, 都經歷了一場角力。 ”

法治思維破解交通難題

同時上線的, 還有一首主題MV《謝謝儂 阿SIR》。 在“魔音洗腦”的上海方言RAP中, 靜安青年交警彭東海與滑稽明星計一彪連袂演繹上海青年的日常, 講述了交通管理者與參與者之間從相互對立到互相尊重的心路變遷。

對於上海市民來說, 這樣的心態轉變其實並不陌生。 去年3月26日。 交通大整治正式開始第二天, 虹口交警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陳崢在吳淞路武進路路口發現一輛違反禁令標誌行駛的小客車, 將其攔下時, 司機突然加速逃逸, 將陳崢帶倒受傷。 經醫院診斷, 陳崢頜面部、口腔及手背部多處挫裂傷, 上門牙脫落。

時至今日, 陳崢臉上留下的傷痕仍然可見,

但在他眼中, 所身處的執法環境與一年前相比已經有了巨大改觀。 “現在守法是大眾, 違法是小眾。 ”陳崢說, 現在執法時, 圍觀市民都會從遵法守法的角度一起勸阻違法者, 幫交警說話的聲音多了、大了。 “其實聲勢很重要, 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帶動了違法者配合執法, 矛盾少了, 執法效率也更高了。 ”

天平的傾斜, 砝碼是法治的力量。 從簡單的維護秩序到樹立遵法氛圍, 這次交通大整治與以往的區別, 最大的是理念創新:不再頭疼醫頭、腳痛醫腳, 不再哪裡秩序亂, 就搞一下“一陣風”式的集中整治, 而是用全覆蓋的執法, 重塑法治的權威。

對於這一點, 市民浦女士深有感觸。 “開始不習慣, 沒幾個月, 駕照分就扣的差不多了,

總想著能快點結束。 於是只能小心謹慎開車。 時間一長, 就被做規矩了。 到現在已經大半年, 沒扣過1分。 ”

科技創新支撐長效管理

習慣的養成、法治素養的提升, 需要時間。 交通大整治能搞多久?這是一開始不少人都有的疑慮。 擔心一陣風者有之, 斷言管不好者有之。

這種擔心並非沒有道理。 整治之初, 一個路口十幾、二十名警力的景象並不鮮見。 全警支援交警, 全覆蓋、零容忍的現場執法, 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人海戰術勢必不能持久。 一旦警力退潮, 會不會違法回潮?

上海警方用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作出了回應。 最初, 為了增加執法人手, 警方授權社區民警、巡邏民警開單處罰。 這一做法, 如今已經固化成為上海警方勤務機制改革的一項制度。

市交警總隊總隊長邢培毅介紹, 目前全市都已在推行此項改革試點, 全市劃分為96個責任區, 交通管理從交警的一項專門工作, 變成一個區域內各警種和行政執法力量共同參與的工作, 形成共治格局。

科技創新則是另一種有效手段。 非現場執法的優勢在於“5+2”“白+黑”。 隨著交警科技部門不斷研發的“黑科技”, 越來越多的違法行為可以通過電子員警抓拍。 比如, 通過模型演算法、最多可以同時抓拍9種違法的“超級電子員警”;可以通過以圖搜圖技術抓拍開車打手機、不系安全帶的高清電子探頭;可以對超載超限車輛自動稱重報警的“道路橋樑超載動態監控系統”;還有杜絕失去駕駛資格駕駛員偷偷違法上路行駛的“失格駕駛人違法行車分析系統”等等。

交警總隊科技處處長桑志剛告訴記者,目前上海投入使用的電子員警已經超過8000套。其數量和“新技能”仍在不斷增加。3月3日起,浦東新區峨山路南泉路新增了抓拍左轉不讓直行車輛的電子員警,目前已經抓拍相關違法59例。下一步,還將試點抓拍機動車“大彎小轉”的電子員警。

原有的電子員警在功能和數量上也在不斷拓展。比如抓拍違法鳴號的電子員警,除了延安西路華山路口,又新增了局門路、延安高架江蘇路上匝道、江蘇路武夷路等點位,目前全市抓拍違法鳴號的電子員警已經增加到5套,準確率已經提升到90%左右。抓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電子員警,到今年9月也將增加到51套。

非現場執法的威懾力究竟如何?以延安西路華山路口抓拍違法鳴號的“聲呐”電子員警為例,去年10月安裝時,每月抓拍違法鳴號近4700起,到了第二個月就下降了一半,只有2000餘起。到今年2月,這一數字已下降到了500餘起。

據桑志剛介紹,未來上海將至少新增1.8萬套電子員警,形成覆蓋全市的非現場執法網路。

修法釋法固化整治成果

上海交通大整治迎來一周年,也是上海新修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

昨天,上海市公安局法制辦主任范宏飛對這部上海史上“最嚴交規”進行瞭解讀。據介紹,新條例修訂內容超過8成,對上位法沒有具體規定的地方作出細化,新增了20多種違法行為。這些新增違法,很多是在交通大整治實踐中試圖突破的一些長期存在的瓶頸問題。

比如亂停車的治理,通過黃實線的漆畫,解決了處罰難、處罰輕的問題;又比如對於開車流覽電子設備、開車連續變道等違法行為,明確了處罰標準;對於多起違法逾期不處理的頑症,也通過先予扣證和記入誠信記錄等處罰,加大威懾力。

新條例的實施,不僅對執法者是一大“利好”,對於上海市民來說,也是一次提升法治素養的契機。很多市民對此報以高度關注,一些市民還通過個性化的解讀,總結出新條例的“乾貨”,在朋友圈裡轉發。

法治權威的樹立,需要“硬約束”,也需要“獲得感”。據邢培毅介紹,交通大整治以來,上海警方已在全市排摸改造擁堵結點87處,優化調整交通信號配比1247處,對全市交通標誌標線進行了更新完善,並組織學校、醫院和其他公共服務機構,向社會共用內部停車泊位3.2萬餘個,緩解停車難矛盾。

今年,大力推進夜間道路停車場建設已被列入市政府實事專案。邢培毅透露,到今年底,要完成1000個夜間道路停車場建設。

新條例實施後,機動車5起違法逾期未處理將被扣證。這令各區交警支隊違法審理窗口門庭若市,排隊堪比世博會。為此,市交警總隊專門推出新舉措,在全市29個道口設立了違法處理視窗,方便市民過境時就近處理。

閔行交警支隊也專門研發了“聚事通大手機”平臺,在居民社區試點安裝。這種65寸的超大幅高清觸摸顯示幕,可以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理機動車違法停車線上處理、交通違法處理預約、交通違法查詢、機動車年檢預約等七大類業務。今年1月投入使用後,受到了居民歡迎。閔行警方計畫將在全區再新增150多台,為居民提供交通違法處理的便利。

相關閱讀>>>上海警方解讀“新條例”:紅燈也不能用手機 屬駕駛過程

交警總隊科技處處長桑志剛告訴記者,目前上海投入使用的電子員警已經超過8000套。其數量和“新技能”仍在不斷增加。3月3日起,浦東新區峨山路南泉路新增了抓拍左轉不讓直行車輛的電子員警,目前已經抓拍相關違法59例。下一步,還將試點抓拍機動車“大彎小轉”的電子員警。

原有的電子員警在功能和數量上也在不斷拓展。比如抓拍違法鳴號的電子員警,除了延安西路華山路口,又新增了局門路、延安高架江蘇路上匝道、江蘇路武夷路等點位,目前全市抓拍違法鳴號的電子員警已經增加到5套,準確率已經提升到90%左右。抓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電子員警,到今年9月也將增加到51套。

非現場執法的威懾力究竟如何?以延安西路華山路口抓拍違法鳴號的“聲呐”電子員警為例,去年10月安裝時,每月抓拍違法鳴號近4700起,到了第二個月就下降了一半,只有2000餘起。到今年2月,這一數字已下降到了500餘起。

據桑志剛介紹,未來上海將至少新增1.8萬套電子員警,形成覆蓋全市的非現場執法網路。

修法釋法固化整治成果

上海交通大整治迎來一周年,也是上海新修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的日子。

昨天,上海市公安局法制辦主任范宏飛對這部上海史上“最嚴交規”進行瞭解讀。據介紹,新條例修訂內容超過8成,對上位法沒有具體規定的地方作出細化,新增了20多種違法行為。這些新增違法,很多是在交通大整治實踐中試圖突破的一些長期存在的瓶頸問題。

比如亂停車的治理,通過黃實線的漆畫,解決了處罰難、處罰輕的問題;又比如對於開車流覽電子設備、開車連續變道等違法行為,明確了處罰標準;對於多起違法逾期不處理的頑症,也通過先予扣證和記入誠信記錄等處罰,加大威懾力。

新條例的實施,不僅對執法者是一大“利好”,對於上海市民來說,也是一次提升法治素養的契機。很多市民對此報以高度關注,一些市民還通過個性化的解讀,總結出新條例的“乾貨”,在朋友圈裡轉發。

法治權威的樹立,需要“硬約束”,也需要“獲得感”。據邢培毅介紹,交通大整治以來,上海警方已在全市排摸改造擁堵結點87處,優化調整交通信號配比1247處,對全市交通標誌標線進行了更新完善,並組織學校、醫院和其他公共服務機構,向社會共用內部停車泊位3.2萬餘個,緩解停車難矛盾。

今年,大力推進夜間道路停車場建設已被列入市政府實事專案。邢培毅透露,到今年底,要完成1000個夜間道路停車場建設。

新條例實施後,機動車5起違法逾期未處理將被扣證。這令各區交警支隊違法審理窗口門庭若市,排隊堪比世博會。為此,市交警總隊專門推出新舉措,在全市29個道口設立了違法處理視窗,方便市民過境時就近處理。

閔行交警支隊也專門研發了“聚事通大手機”平臺,在居民社區試點安裝。這種65寸的超大幅高清觸摸顯示幕,可以讓居民不出社區,就能辦理機動車違法停車線上處理、交通違法處理預約、交通違法查詢、機動車年檢預約等七大類業務。今年1月投入使用後,受到了居民歡迎。閔行警方計畫將在全區再新增150多台,為居民提供交通違法處理的便利。

相關閱讀>>>上海警方解讀“新條例”:紅燈也不能用手機 屬駕駛過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