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TCL李東生:無論彩電還是手機,顯示技術是核心競爭力

在智慧化風起雲湧的當下, 有聲音認為, 電視的畫質不再那麼重要。 電視的顯示技術, 難道真的在新的技術和消費環境下, 真的已經不再重要了嗎?對此,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

從彩電行業的發展來看, 智慧電視從幾年前的“嘗鮮”已經發展成主流產品, 並且人工智慧應用也逐漸融入到各類產品中, 成為一個比較明顯的趨勢。 但無論是彩電還是手機行業, 顯示技術依然是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 掌握核心技術, 加速創新才能為企業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未來, 量子點技術將成為電視高端顯示的主流技術之一, 而印刷顯示技術有可能成為新一代大尺寸顯示核心技術, 並使量子點真正的大放異彩。

印刷顯示技術實際上是一個有機材料的顯示, 它的顯示有點像OLED這樣的一個技術, 不需要液晶、不需要背光, 是自發光的。 但是它把材料不是蒸鍍上去的,

是用噴墨列印的方式覆蓋上去的, 所以它是一個全新的工藝技術。 當然既然是全新的, 這條路勢必還很長, 我現在只能說, TCL在印刷顯示方面, 就是噴墨列印顯示方面, 在全球我們是技術領先企業之一。

印刷顯示技術是半導體顯示產業一個重要的領域, 是目前中國企業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 在不久的將來印刷顯示技術就能夠完成產業化。

這幾年, TCL一直持續在這個半導體顯示技術領域加大投資, 我們在中國企業當中申請國際發明專利的數量是名列前茅。 甚至在我們重投資的領域, 像半導體顯示, 2016年我們申請的發明專利僅次於三星顯示, 超越了絕大部分半導體顯示企業, 包括日本企業。

在半導體顯示行業, 我們和韓國的差距已經不大, 相信再有三到五年, 中國的半導體顯示產業會達到甚至在某些領域超過三星這樣的領先企業水準。

華星是一個高技術、高資本的產業, 進入的門檻比較高, 我們已經在這個領域當中形成一定的優勢, 未來我們還會持續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來建立我們在這個產業的競爭力。 一方面是能夠支援我們終端企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也能夠為中國彩電產業、移動通訊終端產業提供有競爭力的部件。

目前華星正在建設11代線, 這個產線明年底就應該可以開始投產, 2019年將會在彩電顯示幕上有一個很大的產能增量。 此外, 在武漢我們也正在建設第二條線、柔性AMOLED生產線, 這個生產線該項目預計2019年投產,

2020年上半年量產, 預計滿產後月產能4.5萬片玻璃基板, 年均銷售額將超百億元。

除了顯示技術, TCL在人工智慧互聯網應用技術, 以及工業企業智慧製造、提升工業能力這兩方面也不斷的創新。 我們投入比較大, 形成的專利也比較多。 今年的變革, 我們更強調要把技術能力、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競爭力、產品優勢。

目前家電的人工智慧應用剛剛才開始, 人工智慧到底會發生到什麼程度, 其實現在是沒有人能夠做出準確判斷的。 但是我相信人工智慧一定能夠給人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 另外一個, 智慧製造一定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 所以這個方向是肯定不會錯的。

早在幾年前, 我們就建立了專門做智慧互聯網應用服務的企業,

我們的定位是要對智慧電視的服務搭建一個平臺, 這個平臺是能夠給我們的智慧電視、智慧手機、智慧家電提供應用服務, 在上面搭載各種垂直應用, 絕大部分都是這些專業互聯網公司開發的, 它給我們提供這種應用服務, 也給其他同行提供這種應用服務。 我們這個平臺的作用是讓客戶選擇的每一項應用服務, 在我們產品當中體驗是最好的。 現在所有的智慧電視都能夠收到騰訊、愛奇藝、還有優酷的節目。 但是體驗的好不好, 就和智慧互聯網應用支援平臺, 以及終端產品智慧化程度設計有關, 我們把這部分工作做好。

另外提升工業能力方面, 我們會集中在智慧製造,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中國製造2025”和“德國工業4.0”, 目前已經在一些主要產業生產工廠開始了新一輪的智慧製造升級,我們相信智慧製造和相關的工藝技術開發,是能夠保持中國作為製造大國,保持實體經濟、實業競爭力的基礎,所以我們未來在這方面也會投入很大的資金。其中華星光電已經開始新一輪智慧化管理的升級。希望在工業製造、自動化、智慧化等技術方面,在這個產業當中領先,當然智慧化的支援又是一個大資料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目前已經在一些主要產業生產工廠開始了新一輪的智慧製造升級,我們相信智慧製造和相關的工藝技術開發,是能夠保持中國作為製造大國,保持實體經濟、實業競爭力的基礎,所以我們未來在這方面也會投入很大的資金。其中華星光電已經開始新一輪智慧化管理的升級。希望在工業製造、自動化、智慧化等技術方面,在這個產業當中領先,當然智慧化的支援又是一個大資料和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