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輸變電工程飛送23億新能源電力入湘

人民網蘭州9月6日電(呼雙鵬 實習生 馬麗紅)記者從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瞭解到,我國首條大規模輸送清潔能源的特高壓工程——±800千伏祁韶(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自6月27日投運以來,已累計外送電量達23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占外送電量預40%。 同時,祁韶工程投產後,今年上半年甘肅風電、太陽能發電同比增長19.3%和6.58%,棄風棄光率分別下降10.65%和9.5%,甘肅新能源外送能力大大提升,這條清潔能源外送大動脈為甘肅新能源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

甘肅河西地區風光資源豐富,酒泉建成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號稱“陸上三峽”。

截至2016年年底,甘肅以酒泉為主的風電、光電裝機容量達1960萬千瓦,占總裝機容量的41%,超過火電成為第一大電源。 由於河西新能源增速過快,開發規模遠超本地消納能力,加之省內輸送通道無法滿足新能源送出需求,近年來甘肅出現大量棄風棄光現象。

±800千伏祁韶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帶電投產,意味著甘肅新能源外送瓶頸得到緩解。 祁韶工程於2015年5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2015年6月開工建設,經過18個月的艱苦建設,於2016年12月底全線貫通,2017年6月27日全線帶電投產。 該工程起于祁連換流站,止于韶山換流站,途徑甘肅、陝西、重慶、湖北、湖南5省(市),全長2383公里,其中甘肅境內線路長度1248.7公里,占工程全線的53%。

據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建設部專責何亞軍介紹,祁韶工程建設沿線途徑沙漠、戈壁、沼澤、高山大林等地段,地形、地質情況複雜,極端高溫、大風、沙塵暴等天氣常有,氣候條件惡劣,建設環境極為艱苦。

為縮短施工週期,加快工程建設進展,在建設高峰期全線有3萬多人同時施工,其中甘肅段境內建設高峰期就有1萬多人同時施工。

祁韶工程經濟、社會、環境等綜合效益巨大。 “祁韶工程能有力促進甘肅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擴大新能源消納範圍,破解棄風、棄光困局,並將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李暉說, 不僅如此,該工程也是華中地區電力安全供應的可靠保障。 華中地區經濟發展潛力大,電力需求增長迅速,但一次能源相對匱乏,煤電油運緊張矛盾最為突出。

建設特高壓工程、大規模接納區外電力,是解決華中地區電力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徑。

據瞭解,祁韶工程的實施還帶動了700多億風電、光伏及配套調峰火電等項目建設,直接帶動裝備製造業產值增加119億元,增加就業崗位1.8萬個。

此外,這項工程將西部的清潔能源輸送至華中地區,以最大輸電能力800萬千瓦時為例,每年可減少燃煤運輸1800萬噸,減排煙塵1.5萬噸、二氧化硫8.8萬噸、氮氧化物8.0萬噸、二氧化碳2960萬噸,對落實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畫有重要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