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通海門步入善經濟時代 5年支出4000多萬

慈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 9月5日是第二個中華慈善日,今年的主題是“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共創和諧”。

昨日,記者就此話題採訪瞭解到,近年來,我市的慈善公益事業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愛心企業和群眾更是積極踴躍地參與各種各樣的慈善公益活動。

你我皆可做慈善

“搞慈善事業很有必要。 ”“如果我想捐款該怎麼辦?”昨日早晨6點50分,在東洲公園門口,市慈善基金會開展中華慈善日宣傳諮詢活動,過往群眾紛紛諮詢。 當天共發放資料近1000份,近300人參加活動(見上圖)。

這一活動是我市開展的中華慈善日活動之一,慈善基金會還在市文化館西牆製作了大型慈善公益廣告、將東洲公園的宣傳櫥窗進行更新,並聯繫愛心單位或個人開展定向捐資助困活動。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慈善宣傳力度,在中華慈善日這個節日裡,我們號召人人都要力所能及地為自己周圍的人主動去做一件或幾件好事,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全民慈善意識深入人心。

此外,增設‘冠名慈善基金’等慈善募捐新平臺,逐步達到人人關注慈善、人人參與慈善的效果,把慈善捐贈變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市慈善基金會常務理事黃建榮介紹。

我市十多年開展“一日捐”

據瞭解,我市“慈善一日捐”活動從2005年就開始了。 活動募集對象主要是全市各級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駐海部隊、在校學生和居民。 捐贈形式以資金為主,提倡機關、團體、事業單位人員個人捐出1天的收入,企業捐出1天的利潤,一般群眾捐出1元錢,學生捐出1天的零花錢。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涓涓細流匯成滔滔的愛之海。

“我市每年有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及社會人士數十萬人積極參與‘慈善一日捐’活動,每年募集善款近500萬元。 ”黃建榮說。

海門步入“善經濟時代”

海門正在步入“善經濟時代”,“善”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現代慈善逐步成為引領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據瞭解,2014年8月17日,中國慈善城市星級評定結果在北京發佈,海門獲“六星級”稱號,最高等級為七星級。 2016年12月26日,第四屆“中國城市公益慈善指數”在北京發佈,海門位居綜合指數第41位。 同時,海門慈善基金會還是獲得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3A級的社會組織。

5年來,我市慈善基金募集到賬6802.22萬元,主要來自部分金銀銅牌企業協定捐款、“慈善一日捐”、企業定向捐贈、愛心人士個人捐贈和上級慈善撥款等。

5年來慈善公益支出

達4000多萬

“5年來,我市慈善救助及公益事業支出達4049.55萬元。 ”黃建榮說。

他舉了“慈善一日捐”的例子:“‘慈善一日捐’所募集的善款全部投向全市因病致病貧困物件的醫療救助、發生重大變故家庭急難幫扶等事項。 所有募集資金上繳到市慈善基金會帳戶,具體分兩大塊使用:從機關企事業單位募集的善款用於每年市級實施的慈善十大專案,區鎮、街道及村級募集的善款100%歸募集單位使用——就是我們所說的‘村募村用’,全部用於本村的扶貧幫困和村級公益事業。 ”(顧熠 郁蘭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