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創業者爭相入局共用單車,這塊“蛋糕”究竟還剩多大?

有一段時間, 彩虹單車出現, 曾有網友調侃:留給創業者的顏色不多了。

共用單車的出現, 一方面讓共用經濟成為資本風口, 凡創業者皆認為有利可圖的一個細分領域,

路邊的共用單車放眼望去, 姹紫嫣紅甚是好看。 另一方面, 各色共用單車也成為國民素質的“照妖鏡”, 人性能有多險惡在共用單車這一行當上表現的淋漓盡致:有把單車扔到草叢裡的, 還有扔到河裡的, 有黑車司機把共用單車圍起來不讓騎, 也有在車座上紮了根針的。

儘管如此, 在投資人和創業者眼中共用單車的前景仍然一片光明。 那麼, 共用單車這塊“蛋糕”究竟還有多大?

共用單車的“冰與火之歌”該如何奏響?

儘管佈局者眾多, 投放的車輛也不少, 我還有朋友曾表示說“能在晚高峰搶到一輛共用單車的就是人生贏家”。 用戶吐槽背後, 是共用單車玩家在密集入局。 雖然用戶戲稱共用單車“顏色不夠用了”,

但時下的共用單車其實就三種:摩拜、ofo和其他單車。 根據協力廠商機構的《2017年第一季度國內共用單車市場調研報告》, 摩拜單車佔據共用單車市場57%份額, ofo為30%, 而小藍、酷騎等公司構成了第二梯隊, 共占約14%市場份額。 目前在共用單車專案所募得的資金累計已近百億元, 其中超過80%的資金都流向了ofo和摩拜兩大巨頭。

一面是火熱的共用經濟, 一面是被巨頭遮擋的市場;一面看似簡單的經營模式, 一面是使用者吐槽的運營現狀。 這首共用單車的“冰與火之歌”該如何奏響?

“鋪城”和“出海”成為創業者另外的出路?

很多人將共用單車之戰和網約車大戰對比, 二者確實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都在資本的裹挾之下快速滾動, 都在瘋狂地鋪城, 甚至都用上了補貼。

但仔細對比, 也會發現, 二者依然有諸多不同, 最明顯的一點是, 無論是從融資的速度還是城市擴張速度, 單車之戰的節奏要比網約車快上不少。

在快速“鋪城”的過程中, 也暴露了許多問題, 比如後期的運營維護跟不上,

和地方物業的溝通不到位導致衝突, 政策監管變得嚴格等, 這些問題累積起來, 最終的影響則是用戶的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比如我在之前用bluegogo單車的時候, 10輛車有6輛車都是故障車無法使用, 由你bike經常被人扔在路邊無人看管, 無人維護。 對於共用單車平臺而言, 放慢速度, 將後期的運營維護跟上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除了鋪城外, 部分單車品牌還選擇了“出海”。 目前已經開始了海外運營的有ofo、摩拜單車等頭部品牌, 對於他們而言, 可能野心並不止步於國內市場。 8月30日共用單車品牌OurBike宣佈完成300萬元人民幣天使輪融資, 投資方為零一創投。 OurBike是一個專注東南亞市場的共用單車品牌, 從印尼切入, 主打封閉場景。

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認為,

出海是埋藏在很多創業者心中的一個夢想, 想改變以前copy to china的格局, 實現copy from china。

共用單車是一個極具燒錢性質的行業

一年多的時間, 真假風口還未判定, 巨額資本的加注就將共用單車推向風口的弄潮兒。 除了巨頭之間的同質化競爭, 風口上的戰事, 也讓上百個共用單車品牌在短時間內相繼誕生。 市面上一度出現彩虹單車、黃金單車等五顏六色的品牌。

截止到現在, “調控”的步伐已然來臨, 共用單車瘋狂過後, 也加速了洗牌。 從悟空單車、3Vbike開始, 絕大多數公司已經宣佈倒閉。

從某種角度來說, 共用單車是一個極具燒錢性質的行業, 能否脫引而出與背後資金是否足夠雄厚有很大關係。 合規者生存, 單車企業拼的是成長速度, 也要看誰活得長久。共用單車在城市和校園的野蠻生長,帶來了交通安全、亂停亂放、巨額押金等公眾關心的問題。

像3VBike這樣的公司,無疑是這次風口的犧牲品。他們匆忙入局,又快速出局。

行業洗牌加速的市場背景下,如果未來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穩健的現金流,誰將是下一個“悟空單車”呢?共用單車的市場,入局容易,出局也很容易。關鍵在於,你的錢能玩多久?

首發網站:決勝網 ooook

原文連結:http://news.juesheng.com/a/28902.html

也要看誰活得長久。共用單車在城市和校園的野蠻生長,帶來了交通安全、亂停亂放、巨額押金等公眾關心的問題。

像3VBike這樣的公司,無疑是這次風口的犧牲品。他們匆忙入局,又快速出局。

行業洗牌加速的市場背景下,如果未來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和穩健的現金流,誰將是下一個“悟空單車”呢?共用單車的市場,入局容易,出局也很容易。關鍵在於,你的錢能玩多久?

首發網站:決勝網 ooook

原文連結:http://news.juesheng.com/a/28902.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