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屋頂告白”被捧為日本愛的教育,究竟是誰很傻很天真?

歡迎來到艾彌兒的世界, 讓我們一起探索、放下、自由、成長。

• •

艾彌兒多年前在島國看過的一檔娛樂節目“屋頂告白大會”的視頻, 突然在國內火了起來。 還被很多人捧為“愛的教育”, 並因此大肆批判中國“愛的教育”的缺失, 實在忍不住要說兩句公道話。

咱們先看看“屋頂告白”這段視頻播的到底是什麼, 節目裡一共出現了四名初中生, 站在屋頂天臺表白。

第一位, 保田聖鬥, 他的表白對象是蘭央。

保田聖鬥:“新學期開始了, 看了下鄰桌, 發現那裡坐著個天使…天使和我的距離只有30釐米, 之後的每天都像做夢一樣但是,

受到了學校的阻礙, 換座位了!”

“曾距離我只有30釐米的你, 現在卻在離我5.5米的地方!這種遠距離戀愛, 我已經受不了了!”

“蘭央小姐, 請你和我交往吧!”

蘭央:“雖然很開心, 但是我有男朋友了, 對不起。 ”

視頻裡最後一位元, 木村啟希, 他說自己有一個“強烈地愛著”的人, 為了表示愛的熱烈程度, 一口氣說了七遍“喜歡你”。

說完他停頓了一下, 接著說, “這還不夠”, 然後又連說了九遍“喜歡你”……

佐久間葉琳愣了一下, 說了聲“對不起”。

節目中日本中學那位校長也對學生們喊話:

“從這裡開始一定是愛, 即將開始的就是愛, 害怕受傷是不行的哦。”

作為一檔青春娛樂節目,幾十年的創作積累,無論劇情、畫面還是各種細節,都生動貼心有人情味兒,裡面宣揚的愛和勇氣,也是滿滿的正能量。

然而,看到了國內某些言論的解讀,將其昇華為日本的“愛的教育”,並因此而批判中國的教育,真的要忍不住說幾句了。

某個大V說:“短短的一個視頻裡,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日本孩子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熟悉的中國教育,是如此的不一樣。這是多麼健康正面的教育方式。可以想像的是,他們長大以後,大概也能長成心理健康、懂得愛和被愛的得體的成年人。”

碰巧艾彌兒在日本生活過兩年多,想起那些頻頻發生的校園欺淩事件、歷歷在目的高中生“援助交際”、以為和黑人睡覺就是體驗人生的女孩兒和深夜在東京街頭喝得東倒西歪的男人們,一時間分不清到底,是誰很傻很天真了。

還有人說:“在中國學校的課程表裡,是沒有愛這門課程的。不光性的教育完全缺失,就連愛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

艾彌兒又碰巧有個上小學的兒子,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屬於學習一般,調皮搗蛋的那種熊孩子。有一次和班裡同學打架被老師批評回家,悶悶不樂。我就問他怎麼了,他說難受。我說為啥呢?他說“你看我們班老師對我那麼好,我還打架,覺得挺對不起她的。” 我當時特別吃驚,一個八歲的男孩兒能表達出這種情感來。

所以我在想:到底是在屋頂上對著攝像機和所有觀眾喊出“我愛你”的方式更接近於“愛的教育”,還是這種日常學習生活中,潤物細無聲的感染方式更接近呢?

後來在老師生日那天,我看到他給老師偷偷寫了個紙條,上面寫的是:祝老師長生不老!(哈哈哈...)

還有人拿這段視頻與前幾天新學期開始央視熱播的那個《開學第一課》對比,說“中國的這一課教導孩子們如何愛國家、愛傳統文化、愛宏觀的一切,但卻沒有告訴孩子們:怎麼愛一個人,怎麼愛身邊人。”

我就納悶,連我這個不怎麼看電視的人都看到過N次的媽媽給老人洗腳,孩子踉蹌地端過一盆水給媽媽洗腳;爸爸老年癡呆,兒子帶著去吃餃子,爸爸把剩下的餃子打包說:我兒子愛吃。這些人都視而不見嗎?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附的”,沒有家國大業、沒有文化自信、沒有責任擔當,那種年少純真勇敢的愛的表白,也只是同學少年稍縱即逝的一場青春夢吧。

歡迎大家大家搜索關注艾彌兒,有什麼事和我說,我在等你。

害怕受傷是不行的哦。”

作為一檔青春娛樂節目,幾十年的創作積累,無論劇情、畫面還是各種細節,都生動貼心有人情味兒,裡面宣揚的愛和勇氣,也是滿滿的正能量。

然而,看到了國內某些言論的解讀,將其昇華為日本的“愛的教育”,並因此而批判中國的教育,真的要忍不住說幾句了。

某個大V說:“短短的一個視頻裡,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日本孩子接受的教育,和我們熟悉的中國教育,是如此的不一樣。這是多麼健康正面的教育方式。可以想像的是,他們長大以後,大概也能長成心理健康、懂得愛和被愛的得體的成年人。”

碰巧艾彌兒在日本生活過兩年多,想起那些頻頻發生的校園欺淩事件、歷歷在目的高中生“援助交際”、以為和黑人睡覺就是體驗人生的女孩兒和深夜在東京街頭喝得東倒西歪的男人們,一時間分不清到底,是誰很傻很天真了。

還有人說:“在中國學校的課程表裡,是沒有愛這門課程的。不光性的教育完全缺失,就連愛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也是一片空白。”

艾彌兒又碰巧有個上小學的兒子,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公立小學。屬於學習一般,調皮搗蛋的那種熊孩子。有一次和班裡同學打架被老師批評回家,悶悶不樂。我就問他怎麼了,他說難受。我說為啥呢?他說“你看我們班老師對我那麼好,我還打架,覺得挺對不起她的。” 我當時特別吃驚,一個八歲的男孩兒能表達出這種情感來。

所以我在想:到底是在屋頂上對著攝像機和所有觀眾喊出“我愛你”的方式更接近於“愛的教育”,還是這種日常學習生活中,潤物細無聲的感染方式更接近呢?

後來在老師生日那天,我看到他給老師偷偷寫了個紙條,上面寫的是:祝老師長生不老!(哈哈哈...)

還有人拿這段視頻與前幾天新學期開始央視熱播的那個《開學第一課》對比,說“中國的這一課教導孩子們如何愛國家、愛傳統文化、愛宏觀的一切,但卻沒有告訴孩子們:怎麼愛一個人,怎麼愛身邊人。”

我就納悶,連我這個不怎麼看電視的人都看到過N次的媽媽給老人洗腳,孩子踉蹌地端過一盆水給媽媽洗腳;爸爸老年癡呆,兒子帶著去吃餃子,爸爸把剩下的餃子打包說:我兒子愛吃。這些人都視而不見嗎?

“人必生活著,愛才有附的”,沒有家國大業、沒有文化自信、沒有責任擔當,那種年少純真勇敢的愛的表白,也只是同學少年稍縱即逝的一場青春夢吧。

歡迎大家大家搜索關注艾彌兒,有什麼事和我說,我在等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