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現場|探訪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日前沿科研機構如何運轉

“這裡的研究條件, 尤其是機制非常優越, 令研究人員自然地感到, 如果做不出成果是不應該的。 於是大家主動熬夜, 甚至通宵。 ”京都大學iPS細胞研究所

開放式實驗室方便交流

iPS研究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京都市鴨川之畔, 京都大學醫學部校區內, 由三棟相連的研究大樓組成, 是京大最年輕的研究所。 2006年和2007年, 山中伸彌等人發現並成功將人的皮膚細胞製成具有無限增殖、多向分化功能的“萬能細胞”iPS細胞。 2010年, iPS研究所正式獨立門戶, 成為世界上首個專門研究iPS細胞的研究所。 其擴張速度非常快, 起步時人員規模約150人,

年預算約20億日元需要哪些條件, 並馬上去執行。 所以這裡擁有全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研究條件, 需要什麼基本都會得到滿足。 ”

不僅有最先進的儀器設備和先進的機制。 令趙明明感觸很深的另一點是, iPS研究所高效和專業的研究支援部門和事務部門為研究活動提供全面支持。 據介紹, 該所共有研究支援人員約200人, 基本擁有高學歷和相當的科研背景, 能熟練使用英語溝通, 為研究人員處理日常事務以及研究室之間或與所外機構的合作。

“我在研究所要幹的事情, 只有參加學會、做實驗、寫論文這三件, 其他所有科研以外的事情, 都交由秘書來處理。 比如電腦壞了, 網路連不上了, 出差報銷, 需要開證明手續等等,

只要打電話給秘書, 就會幫我解決所有問題。 ”趙明明說:“對於我來說這個系統非常簡單高效。 每天來到實驗室精力非常集中, 不考慮其他事情。 ”

iPS研究所在考核機制和統籌上也有其特點和優越性。 iPS研究所的考核體制體現包容性。 “不是單純的比論文, 比論文的影響因數, 也不會太過於急躁。 大家有共識, 科研是有週期和失敗的風險。 ”iPS研究所的考核重視長遠和合作的評價, 包括對iPS研究所的貢獻, 工作中對合作者提供必要説明, 工作進行情況, 對自己工作的評價等。 “考核的主旨是讓研究員提醒自己, 不要走偏了。 ”趙明明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