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1950年入朝的志願軍,是什麼原因導致1994年才回國?

上世紀50年代, 在美國的步步緊逼之下, 金日成的朝鮮人民軍節節敗退, 一度被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的潰不成軍, 美國也乘機把戰火燒到遼東邊境。 在經過中央高層深思熟慮後, 決定向朝鮮派出志願軍, 以此來支援社會主義陣營和響應蘇聯老大哥的號召。

在進入朝鮮後, 志願軍作戰勇猛, 打出了如雲山之戰、清長戰役、橫城大捷、上甘嶺等一系列的硬仗, 湧現出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等這樣的戰鬥英雄。 在隨後的一系列談判中最終劃定了以北緯38°為界的南北軍事分界線。 歷時兩年零九個月之久的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在韓國的志願軍墳墓

停戰後, 部分志願軍部隊留在朝鮮幫助朝鮮戰後重建, 在1958年志願軍總部宣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 出人意料的是, 志願軍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

1958年撤退回國的志願軍, 可見他們已經換上了55式軍服

先來看朝鮮停戰協定的全稱《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及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一方與聯合國軍總司令另一方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 看名字就知道, 這是個三方協定, 志願軍也屬於協定的一方, 所以我國一直在軍事停戰委員會內保留有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 他們作為最後的志願軍, 一直常駐板門店繼續執行監督朝鮮停戰協定實施的任務 , 直到1994年才撤回中國。

上世紀80年代在板門店的志願軍

那為何在1994年撤回國內呢?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1992年中韓建交。 為此朝鮮對中國極度不滿, 兩國關係迅速變冷。 在1993年投票2000年奧運會舉辦權時 , 朝鮮將關鍵的一票報復性地投給了悉尼 , 使北京僅以兩票之差喪失了舉辦權(不知長眠朝鮮的志願軍烈士知道了會作何感想?)。 1994年, 應朝鮮要求, 中方撤出駐板門店志願軍代表團。

1994年12月15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 朝鮮軍事停戰委員會朝中方面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代表團奉調回國。 至此, 中國人民志願軍才真正成為歷史。

(圖文源自網路, 用於非贏利性宣傳,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