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黑洞:以500萬英里時速穿行於太空

英媒稱, 黑洞是太空中的惡霸。 它們如此巨大, 任何光線都逃不過它們的引力。 最大的超大黑洞有10億個太陽那麼重。 它們似乎位於包括銀河系在內的每個星系的中心, 它們控制著恒星的形成, 並且能使時空發生扭曲, 要驅動黑洞可是件費勁的事。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3月26日報導, 不過天文學家發現, 在離地球80億光年的一個名為3C 186的星系裡, 一個超大黑洞被趕下了中心寶座。 現在, 它正以每小時近500萬英里(約合805萬公里)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

研究人員說, 只有一個事物能以這樣的方式撼動一個超大黑洞,

那就是引力波。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100多年前首次提出的, 它們是宇宙中最為劇變性的事件形成的時空漣漪——就像你向一個池塘中扔一塊石頭後在水面形成的同心圓。 去年, 美國鐳射干涉儀引力波觀測台的研究人員探測到兩個黑洞合併時產生的引力波, 從而證實了這種現象的存在。

在將于下周出版的《天文和天體物理學》週刊上的一篇論文中, 瑪律科·恰貝赫及其同事說, 3C 186星系中那個黑洞的罕見行為可能是另外兩個黑洞撞擊產生引力波的後果。

這個流浪的黑洞是在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捕捉到的影像中發現的。 3C 186星系看起來是模糊的一個斑塊, 其中有一個異常明亮的點, 那是個類星體。 類星體是一個星系的核,

它之所以明亮是因為有一團氣體包裹著位於其中心位置的黑洞。

引起恰貝赫注意的是這個類星體的位置, 離其星系中心約3.5萬光年。

在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供職的恰貝赫邀請其他天文學家用別的設備進行觀測, 其中包括“錢德拉”天文臺和“斯隆數位巡天計畫”在新墨西哥州的望遠鏡。

其他科學家的觀測證實了“哈勃”望遠鏡的發現。 他們還幫助確定了黑洞的品質及其周圍氣體的飛行速度。

與此同時, “哈勃”觀測到的影像提供了有關黑洞如何脫離星系中心的線索。 這個星系具有模糊的弧形特徵, 這是由兩個星系碰撞時的引力較量造成的。 這說明3C 186星系最近曾與其他星系合併過,

也許它們的黑洞也隨之融合。

接下來科學家就只能進行理論推測了。 恰貝赫及其同事認為, 隨著兩個星系的碰撞, 它們的黑洞開始相互環繞, 就像“草地灑水器噴水”那樣拋出引力波。

研究人員說, 關於這個流浪黑洞還有另一種解釋。 也有可能這個類星體只是看起來位於3C 186星系, 但實際上卻位於它後面——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星系的核看起來不在中心。 但假如是這樣的話, 研究人員應該能探測到這個類星體的實際寄主星系, 但他們迄今仍未找到。

假如恰貝赫的解釋是對的, 那將有助於天文學家瞭解黑洞合併時會發生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