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曹炳友:堅守育人初心辦好泰安“大教育”

8月29日, 山東省教育廳傳來好消息:2017“齊魯最美教師”名單揭曉, 泰安二中曹炳友獲評“2017齊魯最美教師”。 從教32年, 曹炳友一步一個腳印地耕耘在三尺講臺, 見證了泰安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六個縣市區均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解決大班額問題穩步推進、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教育精准扶貧成效明顯……

教育新成效, 發展惠民生。 近年來, 全市教育系統把“以人民為中心,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 抓品質、樹形象、促改革、求突破, 著力解決百姓最關心的教育問題, 讓更多人享受到教育發展帶來的現實福利。

新格局 科學佈局新校 全力解決大班額問題

泰安一中新校區的啟用, 是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的重大舉措。 學校將秉承‘老校+新校’一體化辦學的思路, 全力實現泰安一中由名校到強校的歷史性跨越!9月1日, 泰安一中新校區正式啟用。

泰安一中新校區投資6.5億元, 高起點高標準建設, 是一所省內一流的高中學校。 今年, 泰安一中新校區順利啟用, 第一屆學生在這裡開始嶄新的高中生活。 新老校區生源均衡, 老校區就如泰安一中的根, 新校區是百年名校的傳承和發展, 為提升我市教育品質帶來強勁力量。 今秋新學期, 與泰安一中新校區同時啟用的, 還有泰安市實驗學校萬境水岸小學、英雄山初級中學、岳峰小學高鐵校區、岱岳實驗中學天平校區等4所學校,

同時, 高鐵新區共新建中小學8處。 新學校高標準建設, 向城市西部、南部佈局, 逐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實現了城區教育資源的提質擴容, 把更多的孩子融入到泰安幸福教育圈。

自2015年以來, 我市下大力氣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問題, 截至目前, 全市開工解決大班額問題工程項目394個, 占總數的97%;竣工269個, 占66.3%。

新思路 調整優化結構 教育現代化特徵明顯

百年大計, 教育為本。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 教育所處的大環境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作為育人的主陣地, 教育改革勢必相時而動, 以最先進的理念匹配現代化社會, 始終以奔跑的姿態, 把最前沿的訊息傳遞給每一位元師生。

2017年, 我市教育結構不斷優化, 發展成果讓人欣喜。 這一年, 學前教育第二期3年行動計畫順利實施, 計畫新建、改擴建幼稚園數99處, 已完成投資4079萬元, 開工建設65處, 開工率65.66%, 竣工32處, 竣工率32.32%;這一年, 中小學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穩步推進, 制定出臺《關於2017年初中學生學業水準考試工作的實施意見》《關於2017年高中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的實施意見》, 利用2年時間, 到2019年, 實現普通高中“分數+等級”錄取, 錄取總分由1060分降為750分, 確保每一名初中畢業生都能接受高中段教育, 確保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這一年,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 上半年全市3所中職學校立項第二批省級示範性學校, 職業學校新增緊缺專業點3個,

淘汰落後專業點13個, 新增省中職品牌專業4個, “能工巧匠”進職校計畫崗位10個。

新活力 充實教師隊伍 做好學生的引路人

老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是燈塔, 是明燭, 用自己有限的光照亮學生前行的路。 自2月7日起, “泰安教育”公眾號、《泰安日報》聯合推出“優秀教師風采”欄目, 通過一條條微信, 一篇篇稿件, 我們認識了醉心公益傳播大愛的張春霞;認識了甘守清貧堅守講臺的患癌教師李曙光;認識了紮根農村堅守教育一線的馬玉蘭……這些文字不華麗不造作, 以最簡單質樸的字眼, 描述出了老師們最普通的日子:有事業、有家庭、有責任。

我市向來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不斷提高教師專業化水準, 出臺多項政策,

充實教師隊伍, 注入新鮮活力。 據統計, 今年上半年全市補充教師690人, 安排870名師範生參加實習支教, 完成教師資格認定3184人, 新建市級教師培訓基地1處, 組織國家、省等各類骨幹培訓755人次, 市縣級培訓6.7萬人次。 在加強師德建設方面, 我市實施師德“一票否決”, 出臺禁止有償家教專項制度, 嚴格查處教師有償補課, 開展優秀教師巡迴報告和“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

新保障 全面改薄 精准扶貧 保障措施多管齊下

教育發展, 保障先行。 本著教育優先發展的思路, 全市各級政府從人、財、物等方面全力支持教育發展, 不斷完善教育保障體系, 讓百姓切實體會到民生保障帶來的實惠。 按照小學710元、初中910元標準, 全市統一了城鄉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撥款標準;對寄宿制學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標準增加公用經費補助;對農村不足100人的規模較小學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 超過100人不足200人的規模較小的學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經費;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達到6000元……

在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我市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截至目前,我市投資14.8億元,建設專案948個,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全市共發放各類學生資助資金2296.4萬元,受助學生26300人,中職免學費撥付2740.5萬元,受益學生27405人。

我市高點謀劃教育發展,站在辦好泰安“大教育”的視野來謀劃各項工作。堅持優先發展,以“砸鍋賣鐵也要辦教育”的精神,落實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均衡發展,著力縮小城鄉之間、縣域之間、校際之間的差別;堅持創新發展,把傳統本色與時代特色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成功;堅持開放發展,讓泰安的教育更有影響力,讓泰安對人才更有吸引力。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守望教育。

超過100人不足200人的規模較小的學校按200人核定公用經費;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達到6000元……

在教育主管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的配合下,我市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截至目前,我市投資14.8億元,建設專案948個,全面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全市共發放各類學生資助資金2296.4萬元,受助學生26300人,中職免學費撥付2740.5萬元,受益學生27405人。

我市高點謀劃教育發展,站在辦好泰安“大教育”的視野來謀劃各項工作。堅持優先發展,以“砸鍋賣鐵也要辦教育”的精神,落實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堅持均衡發展,著力縮小城鄉之間、縣域之間、校際之間的差別;堅持創新發展,把傳統本色與時代特色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全面成長、成才、成功;堅持開放發展,讓泰安的教育更有影響力,讓泰安對人才更有吸引力。

惟有不忘初心,方能守望教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