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發佈」全國首例!青島市正式啟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

9月6日下午, 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姜兆義同志就《“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總體情況》進行發佈;市工商局總會計師江長海同志介紹“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使用管理有關情況。

青島市於2016年9月啟動建設全市統一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 12月正式建成, 並在市工商局、黃島區食品藥品監管局開展了運行試點, 2017年6月完成全市範圍試運行和壓力測試, 2017年9月5日正式啟動, 成為全國首個涵蓋面廣、自動化程度高、監管力度大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改革創新亮點

全面性。

主要是“一單兩庫”全覆蓋。 “一單”是指隨機抽查事項清單, “兩庫”是指市場主體名錄庫、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 青島市由市工商局牽頭, 歷時一年開發建設了“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平臺。 平臺縱向涵蓋市、區(市)、鎮(街道)三級監管部門,

橫向包含企業、事業、社團、司法四個領域主體資料。 全市具有市場監管職能的37個市直部門、322個區(市)部門、993個鎮(街道)單位, 具備行政執法資格的26520名檢查人員, 市、區(市)和鎮(街道)三級1081742戶市場主體、3310戶事業單位法人、7332戶社會組織及民辦非企業法人、585戶司法服務主體等全部納入平臺, 實現了“一單兩庫”最全, 為“雙隨機、一公開”綜合監管全覆蓋打下了基礎, 這在全國尚屬首例。

隨機性。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通過隨機抽取檢查物件, 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 從制度設計上堵住了傳統監管模式下存在監管雙方“通氣”、“打招呼”等漏洞, “檢查誰、誰去查、怎麼查、何時查”全部由平臺隨機公開抽取, 保證了監管的公正公開。 平臺還與飛行檢查高度融合(“飛行檢查”是事先不通知被檢查物件而實施的快速突擊檢查),

開發了移動執法手機軟體, 與所有執法人員手機號碼進行關聯, 實現了“飛行臨檢”功能。 “隨機抽查+飛行檢查”的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讓執法人員不能“任性”, 企業不敢“僥倖”, 增強了執法人員的執法自律和企業的守法自覺。

針對性。

公開性。

“雙隨機、一公開”平臺與陽光執法高度融合, 實現了監管公開透明。 一方面是過程公開, 檢查執法人員通過執法手機軟體, 現場即時位置簽到、現場上傳檢查結果、現場拍攝檢查影像, 由青島電子政務雲平臺永久存檔, 做到監督檢查全過程留痕。 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政府資訊公開程式, 申請公開檢查過程。 另一方面是結果公開,

平臺對市場主體的信用等級進行評定, 檢查結果與企業信用資訊公示體系對接, 向社會公開公示, 對違法者實施失信聯合懲戒;同時對執法檢查人員實施綜合評定, 通過短信徵求、隨機抽取方式向檢查物件進行核查, 客觀評價執法檢查人員的公正廉潔情況。 互相評定, 對監管雙方都起到了促進作用。

“雙隨機、一公開”有效提升監管效能

擴大了監管覆蓋度。

以試點單位黃島區食品藥品監管局為例, 實行“雙隨機、一公開”以前, 該局僅對轄區內取得食品藥品經營許可的26900餘戶市場主體進行監管,實行隨機檢查後, 截至2017年6月, 全區入庫經營主體已達38900餘家, 較去年增長44.1%,有效擴大了監管範圍, 消除了監管盲區, 降低了監管風險。

提高了監管精准度。

2017年截至目前, 全市開展隨機抽查881批次, 檢查市場主體11300餘戶。 其中,黃島區食品藥品監管局已查處各類食藥案件686起, 同比增長39.5%;罰沒款1013萬元, 同比增長78.6%, 尤其是大案要案30起, 同比增長66.7%。 通過平臺大資料分析發現, 監管發現問題多屬行業高風險點, 監管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 監管精准度相比傳統普查模式得到了明顯提升。

增加了監管透明度。

實行“雙隨機”檢查後, 執法人員檢查市場主體完全由監管平臺隨機抽取、隨機匹配, 執法人員的“選擇權”沒有了;隨機抽查過程中, 利用執法記錄儀全程錄影並即時上傳至監管平臺, 監管人員和監管物件發生“交集”的機會減少了, 大大提升了執法檢查的透明度, 從運行機制上消除了“人情監管”和“任性監管”。

深化了監管公信度。

“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與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關聯,抽查結果面向社會公佈,並全部納入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建立市場主體誠信檔案,供公眾查詢使用,產生了強大約束力,提升了監管的公信度,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如市工商局在今年6月開展的雙隨機抽查中,將6家違法企業的檢查結果錄入平臺,使違法企業不僅受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還面臨取消其他部門頒發的榮譽,限制獲取政府資源等一系列信用懲戒。

深化了監管公信度。

“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與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關聯,抽查結果面向社會公佈,並全部納入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建立市場主體誠信檔案,供公眾查詢使用,產生了強大約束力,提升了監管的公信度,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如市工商局在今年6月開展的雙隨機抽查中,將6家違法企業的檢查結果錄入平臺,使違法企業不僅受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處罰,還面臨取消其他部門頒發的榮譽,限制獲取政府資源等一系列信用懲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