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訪山西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 鄰居反感7年搬家4次

山西一家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因鄰居反感, 7年搬家4次。 圖為李小姣和自閉症孩子玩耍。 張怡 攝

中新網太原3月28日電 (記者 張怡)當大多數90後還在恣意瀟灑時,

年僅27歲的山西女孩李小姣已經創辦了一所自閉症康復訓練機構, 迫於房租壓力和鄰居的不理解, 7年間, 李小姣先後搬家4次。

27日, 在山西太原義井東街的一處院落內, 李小姣和數十名自閉症孩子正在操場上活動。 李小姣說, 2008年, 她還是山西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系一名大學生, 課餘時間在太原一家心理諮詢機構實習, 在那裡她近距離接觸到自閉症孩子。 自閉症患兒被叫做“星星的孩子”, 他們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因為不正常的社交、溝通和行為模式, 他們無法獨立生活。

山西一家民辦自閉症康復機構因鄰居反感, 7年搬家4次。 圖為自閉症孩子正在上音樂課。 張怡 攝

她接觸的第一個自閉症孩子叫“超超”, 因從不與人交流, 總是莫名地摔東西、砸玩具。 父母把他送到李小姣當時所在的心理諮詢機構。

數月後, 該機構關閉, 超超無處可去, 只能回家。 因無法照顧摔東西的超超, 父母只得撥通李小姣的電話。 當時, 李小姣剛大學畢業,

回到忻州的家不足一月。

接到電話後, 李小姣當即回到太原照顧超超。 她說:“我和超超已經處出感情, 特別捨不得, 我如果不來, 孩子的父親就得辭職照顧孩子。 ”

她陪超超看動畫片、寫字、說話, “陪他去社區裡頭和小朋友正確打招呼, 正確玩耍, 所以這個孩子在半年的時候就學會了很多, 甚至會彈電子琴, 當時去醫院的時候, 醫生都吃驚, 說是怎麼進步這麼大。 ”

一些自閉症患兒家長從“超超”身上看到了希望, 找到李小姣, 希望她也可以幫助他們的孩子。 找來的家長多了, 李小姣漸漸萌發了開一所康復訓練機構的想法。

李小姣說, 二十歲的時候就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要開機構, 需要租房子, 買傢俱、教材等, 這些都需要錢。

從父母和親戚處,

她借來2萬元, 訓練機構慢慢開辦起來。 為了省錢, 她給老師們做飯;沒有桌椅板凳, 她到舊貨市場反復挑選;有學生大小便失禁, 她獨自清理。

期間, 李小姣遇到很多困難, “我們的孩子是比較容易興奮, 他高興的時候可能會叫, 或者是高興的時候就會跳, 樓底下的鄰居會上來找我, 說是你能不能讓你家孩子不要叫, 不要讓他跳, 然後我就給他們解釋, 不好意思我們家孩子是個特殊孩子。 每天都敲門, 沒辦法只能搬家, 又會遇到同樣問題, 然後再搬。 ”

善良和愛心支撐李小姣走過7年時間。 在她和老師們的幫助和陪伴下, 如今, 一些孩子已經康復到可以融入普通幼稚園。

“現在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 大齡的孩子無處安放。 家長一天一天在老去,

孩子一天一天在長大, 家長最大的心願是比自己的孩子多活一天。 我現在的想法是想開一個庇護性工廠, 讓大齡孩子可以簡單的做一些手工,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至少能讓他們將來有尊嚴地活著。 ”李小姣說。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