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丁寧已成熟 奪冠不再哭

丁寧振臂大吼慶祝勝利。

本版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丁甯、馬龍同登最高領獎臺, 北京乒乓球隊日進兩金。

昨天的乒乓球賽場, 北京代表團日進兩金, 馬龍和丁寧分獲男女單打金牌。 對丁寧來說, 這枚金牌意義重大, 她在完成大滿貫一年後終於拿到了全運會金牌。 “全運會冠軍太難啦!”丁寧稱能在全運會上實現突破, 自己的功力也會加上幾分。

大滿貫得主拼全運會冠軍

拿下賽點的那一刻,

丁寧習慣性地用力揮著雙臂。 但與裡約奧運會奪冠時不同, 這一次她沒有哭。

“可能是自己比較成熟了, 能坦然地看待這場比賽。 ”丁寧說倫敦奧運會後,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 自己經歷了很多, 所以在遇到困難時都很堅定, 包括與劉詩雯的這場女單決賽。

4比2的比分顯示了比賽的激烈程度, 丁寧也表示她和劉詩雯都打出了很多高品質的相持和進攻, “我們一直在不停制約對方, 我們倆的比賽不可能輕易出現崩潰的局面。 ”不過, 比賽中總是有人先出錯。 第2和第3局, 劉詩雯被打了3比11、4比11, 這也成了比賽的轉捩點。 劉詩雯稱正是這兩局輸得太快, 導致自己精力和狀態出現了一些波動。 去年在裡約拿到女單冠軍後,

丁寧已經成就大滿貫偉業。 但在全運會賽場, 丁寧之前還從未在單項有過突破, 之前最好成績是2009年的女團冠軍和今年的女雙銅牌(與劉詩雯搭檔)。

“從團體到單項很漫長, 我對勝利的欲望也不斷增強。 我不斷提醒自己, 雖然已經是大滿貫, 但在全運會賽場, 我也是衝擊冠軍的人。 ”丁寧稱並不存在自己是大滿貫, 就理所應當地能拿全運會冠軍。 “尤其到了半決賽和決賽, 都是很強的對手, 我不能把自己放在被拼的位置, 我也是要拼的那個人。 ”昨天上午的半決賽中, 丁甯也是打滿7局艱難戰勝朱雨玲。

丁寧賽後承認, 自己在來天津前也有過短時間的迷茫, “一開始大家都說, 丁寧就差這一個冠軍了, 我自己也在想是不是就差這一個冠軍了。

但我來到賽場後發現, 沒有什麼是應該不應該的, 只有自己去拼。 ”

郭焱為弟子鼓掌超1500次

能拿到這枚金牌, 丁寧一定要感謝教練郭焱。

本屆全運會乒乓球比賽被安排在武清體育館進行, 離全運村有近60公里的路程。 前天晚上參加完頒獎儀式後, 丁甯回到全運村已接近淩晨1點。 按照賽程, 丁甯和朱雨玲的半決賽要在昨天上午10點進行, 這意味著丁寧早上7點左右就要從全運村出發去武清。

結果, 又困又乏的丁寧昨天直接睡過了頭, 要不是郭焱去屋裡把她喊醒, 她將錯過與朱雨玲的這場半決賽了。

場下照顧丁寧, 場上指導丁甯, 郭焱的這屆全運會很忙。 昨天的女單決賽, 郭焱安靜地坐在場邊, 賣力地為丁寧鼓掌。

丁甯贏一分, 郭焱平均鼓掌22次;丁甯丟一分, 郭焱平均鼓掌5次。 6局比賽打下來, 郭焱鼓掌超過了1500次。

“跟郭焱姐合作了很長時間, 這是她第一次在大賽中給我場外指導。 而且這次能拿到獎牌的話, 教練也可以一起跟著上領獎臺。 她為我付出了很多, 我也希望能給她一個回報。 其實, 包括整個北京隊, 為我做了很多很多, 只要我一句話, 馬上就給你想辦法。 ”丁寧稱這場比賽一方面是為自己而戰, 有一半也是在為支持她的人而戰。

丁寧在發佈廳接受媒體採訪時, 郭焱安靜地站在走道裡。 “丁寧贏在有一顆必勝的心。 ”這是郭焱對丁寧的評價。 2009年全運會, 郭焱曾聯手張怡寧為北京隊拿到過全運會團體金牌, 但單項從未有突破, 丁寧的這枚金牌對她多少是個彌補。

丁寧很感慨 打全運是煎熬

與很多項目相反,全運會乒乓球比賽可比世錦賽甚至奧運會都殘酷得多。丁寧昨天也坦言如果能在全運會上過關,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比想像中的更大。

“大家都說全運會男單、女單更難打,其實不光是男單女單,每一個項目都很難打。”丁寧稱全運會雲集了國內最高水準的選手,而且賽程密集,很多運動員都要兼項,對精力、體力是極大的考驗,“越是在這種賽事中,越容易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比如受傷。”昨天中午,許昕就因為腰傷和左膝傷勢退出了與樊振東的半決賽。前晚的男團決賽,許昕帶傷出戰,鏖戰7局憾失金牌。也正是那場比賽,導致許昕的腰部和左膝傷勢加重。

“基本都是連續打比賽,沒有休息時間。”談及全運會賽程,丁寧甚至用“煎熬”來形容。“賽程很長很煎熬,從第一天團體賽開始,陸續有一些隊或隊員拿到了金牌,但自己每天還是一場一場地熬,一直熬到最後一天才能分出勝負。這個過程中,對我自身是最難的。”

不過丁寧也坦言能在全運會熬出來,功力又會增上幾分,“大家都在這種情況下去重新認識自己,如果做到預想的了,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比想像中更大。所以,全運會這種比賽,對運動員來說收穫很大。”

與丁甯一樣,樊振東也直言全運會比賽太過耗人,“除了全運會,沒有比賽會把團體和單項放在一起打。”樊振東稱打到後面,有時候在場上突然就感覺盯不住球了,“沒辦法,這也是比賽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自己調整,累的時候要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

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天津報導

本版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丁寧很感慨 打全運是煎熬

與很多項目相反,全運會乒乓球比賽可比世錦賽甚至奧運會都殘酷得多。丁寧昨天也坦言如果能在全運會上過關,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比想像中的更大。

“大家都說全運會男單、女單更難打,其實不光是男單女單,每一個項目都很難打。”丁寧稱全運會雲集了國內最高水準的選手,而且賽程密集,很多運動員都要兼項,對精力、體力是極大的考驗,“越是在這種賽事中,越容易出現一些意外的情況,比如受傷。”昨天中午,許昕就因為腰傷和左膝傷勢退出了與樊振東的半決賽。前晚的男團決賽,許昕帶傷出戰,鏖戰7局憾失金牌。也正是那場比賽,導致許昕的腰部和左膝傷勢加重。

“基本都是連續打比賽,沒有休息時間。”談及全運會賽程,丁寧甚至用“煎熬”來形容。“賽程很長很煎熬,從第一天團體賽開始,陸續有一些隊或隊員拿到了金牌,但自己每天還是一場一場地熬,一直熬到最後一天才能分出勝負。這個過程中,對我自身是最難的。”

不過丁寧也坦言能在全運會熬出來,功力又會增上幾分,“大家都在這種情況下去重新認識自己,如果做到預想的了,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比想像中更大。所以,全運會這種比賽,對運動員來說收穫很大。”

與丁甯一樣,樊振東也直言全運會比賽太過耗人,“除了全運會,沒有比賽會把團體和單項放在一起打。”樊振東稱打到後面,有時候在場上突然就感覺盯不住球了,“沒辦法,這也是比賽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自己調整,累的時候要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

新京報記者 孫海光 天津報導

本版圖片/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