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白露|《金剛經》:人生如朝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露從今夜白

今日白露,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 秋天的第三個節氣, 代表著孟秋的結束與仲秋的開始。

諺語說:“白露秋風夜,

一夜涼一夜。 ”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一個節令, 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 而涼爽的秋天悄然到來。

白露似乎就是真正秋天的門檻。 白露一過, 秋意就濃了, 風輕雲淡, 天高水長。

《孝緯經》:“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 陰氣漸重, 露凝而白也。 ”

“夏至一陰生”, 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 物極必反, 陰氣也在此時興起。 到了白露, 陰氣逐漸加重, 清晨的露水大量出現, 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 所以稱之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土濕氣凝而為露, 秋屬金, 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 而氣始寒也”。

白露的另一層含義是:古人以四季配五行, 秋屬金, 金色白, 所以用白來形容秋露。

白露是豐收的前兆, 農人開始準備秋收秋種。

麥粒在糧倉裡憋屈得太久, 呼喚著鐵犁的耕耘, 渴望進入溫暖、肥沃的泥土, 生長著來年的希望。

“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明”, 客居在外的遊子, 夜晚寒露沾衣, 心中不免思家;奔波在外的遊子, 清晨踏露而行, 心中燃著夢想。

白露節氣寄託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美好情感。

人生如朝露

露水存在的時間短暫, 太陽一曬就慢慢消融, 所以常常被古人用來形容人生短促, 曹操在詩中詠歎:“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 ”

佛家更喜歡用露珠來比喻世間和人生, 暫態產生, 瞬間破滅, 一切都在生滅之中, 沒有什麼是永恆的, 小小露珠也映現了大千世界。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世間一切的事物、現象, 乃至心念, 都是因緣聚合的產物, 就像夢境、幻像、泡沫、光影, 就像露水、閃電一樣, 隨瞬即逝, 無常變化。

白露三候:“一候鴻雁來, 二候玄鳥歸, 三候群鳥養羞。 ”

在這個節氣之後, 鴻雁與燕子等候鳥南飛避寒, 百鳥也開始貯存乾果糧食以備未來的過冬。

我們認識到人生短暫如朝露, 卻並不悲觀, 而是詩意地棲息在大地上, 和萬物一起遵循節令物候, 勞動, 生活,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淡淡的日子, 淡淡的四季流年。

晴朗夜晚, 繁星點點, 露水在星光下隱藏;而在黎明, 殘星未隱, 而露水閃閃, 準備迎接升起的太陽。

露珠與星辰, 短暫和永恆。 人生一如朝露, 人生也如星辰。

露珠貢獻於清晨, 星辰恒守於天空。 露珠可與星辰比美。

人生當仰望天上的星辰, 學做地上的露珠;思緒于太空, 紮根於土地。 短暫即永恆!

人的一生, 豈不正像朝露一樣?少許的輝煌, 雖不能燦然千古, 卻足以榮耀一生;也像晚間盛開的曇花, 只要開過, 就已無悔!瞬間的美麗, 擁抱了永恆!

這人間是多麼繁華, 這人間的繁華又是多麼容易凋落!秋露給我的啟示是,

不管時間是多麼短暫, 都要把一切的生命用來閃耀, 如果閃耀的時刻是美的, 消失時儘管無聲, 也會留下美的痕跡。

無所住而生其心

《說文解字》:“露, 潤澤也。 ”

白露節氣, 到處是那自由自在的風, 飄忽不定的雲, 朝開暮落的花, 似真似幻的影,它以佛心溫潤著我們。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頑固執著,心地坦然,心一旦變得自由,不染不執,那一刻就得到了解脫。

露珠,風,雲,花,這些人世間輕柔的事物,它們是人間煙火的一部分。在這些輕柔的事物內部,有遼闊得無邊的自由。

“生其心”,生佛心,生清淨心,獲得一顆平常心。

《菜根譚》:“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當輕風吹過,稀疏的竹林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可是當風吹過去之後,竹林並不會留下聲音而仍舊歸於寂靜;當大雁飛過,寒潭固然會倒映出雁影,但是雁飛過後,清澈的水面依舊是一片晶瑩並沒有留下雁影。

萬事萬物,不論是長是短、是苦是樂,其性本空。物來則應,去則不留;事情來了盡心做,事情去後,心如常。平常心是道。

最平常的最能突顯精神,最素樸的最有雋永的可能。

學著做一個有平常心的人,簡單,而有豐沛的愛;平常,而有深刻的心。

學著做一個會生活的人,與朝陽同起,與露水為伴。

人生苦短,天涼露重,望君珍重!

京博國學原創,微信首發,關注獲取更多相關文章

似真似幻的影,它以佛心溫潤著我們。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所住”,就是不頑固執著,心地坦然,心一旦變得自由,不染不執,那一刻就得到了解脫。

露珠,風,雲,花,這些人世間輕柔的事物,它們是人間煙火的一部分。在這些輕柔的事物內部,有遼闊得無邊的自由。

“生其心”,生佛心,生清淨心,獲得一顆平常心。

《菜根譚》:“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過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

當輕風吹過,稀疏的竹林會發出沙沙的聲音,可是當風吹過去之後,竹林並不會留下聲音而仍舊歸於寂靜;當大雁飛過,寒潭固然會倒映出雁影,但是雁飛過後,清澈的水面依舊是一片晶瑩並沒有留下雁影。

萬事萬物,不論是長是短、是苦是樂,其性本空。物來則應,去則不留;事情來了盡心做,事情去後,心如常。平常心是道。

最平常的最能突顯精神,最素樸的最有雋永的可能。

學著做一個有平常心的人,簡單,而有豐沛的愛;平常,而有深刻的心。

學著做一個會生活的人,與朝陽同起,與露水為伴。

人生苦短,天涼露重,望君珍重!

京博國學原創,微信首發,關注獲取更多相關文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