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四川巴朗山一年四季美麗都不同,成都自駕出發不到4小時

巴朗山, 位於四川省阿壩州汶川縣和小金縣交界處, 距離成都170來公里, 是距離成都最近的一座海拔4千米以上的高山公路。 從成都出發沿著都汶高速在映秀下, 經省道303前往四姑娘山, 巴朗山是必經之道, 也是成都前往小金縣的交通要道。 巴朗山埡口海拔4481米, 由於從成都平原都江堰開始, 從海拔500多米要爬升4千米, 準確地將是到了臥龍鎮才開始正式翻山, 所以巴朗山山勢相當陡。 在平原生活慣了突然爬升, 許多人容易突發高原反應, 這比在西藏還難受。

近年來, 巴朗山隧道通車了, 埡口老路維護也少了, 就連海拔標高牌4481米的1也掉了近一年多。 但巴朗山埡口還是常有不少人上去, 因為埡口的風景確實漂亮。

春季, 有積雪更要注意

春季是萬物蘇醒的時候, 但高原卻不一樣, 寒冷的天氣反而使溫暖來得更晚。 因此, 往往到了4月上旬, 高原的積雪才基本融化。

巴朗山是“陰陽臉”, 陡峭的山勢將水汽完全阻擋在四川盆地以內, 於是, 背對盆地的一側就是豔陽高照, 面向盆地的一側就沒那麼簡單了。 由於面向盆地的一側阻擋了水汽, 雨水多, 積雪也厚, 春季上山要準備防滑鏈。

2017年3月初, 野行聯盟在對一款即將上市的新車做性能測試的時候, 選擇了不走隧道上巴朗山老路。 在這樣的冰雪路面、大霧彌漫的高海拔地區駕駛汽車, 掛鏈條非常有必要。

行駛高度在雲上的時候, 因為空氣乾燥了, 水汽已經形成雲海踏在了腳下, 雲上豔陽高照, 這個時候反而駕駛起來放心了些。

夏季, 綠色的植被看上去神清氣爽

一般高原的夏天往往比內地也要來得晚一些, 而且川西地區這個時候雨季居多。 雨水帶給了這片土地生機, 光禿禿的山脊上有了綠色。 然而, 海拔4400米左右的高度, 要是有一些像樣的植物也是不大可能的,

這裡的綠色大多都是耐寒型的矮灌木, 生命力頑強。

同時也是因為雨水多, 我們這個時候前往高原, 運氣也很重要, 稍不注意就沒有好天氣, 甚至有時候會被冰雹襲擊。 在夏季, 遇到一個藍天白雲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 一旦遇到了就要抓住機會好好拍照。

2017年8月底、9月初,野行聯盟行經到巴朗山老路,就在“熊貓王國之巔”那個石碑不遠處,巴朗山老路發生了斷道塌方,好在規模體量不大。這就是四川盆地內側的道路,常常受到雲霧和雨水的侵蝕,路況要比盆地外側的道路差些。霧大,視野差,比起山那頭的藍天白雲來說,駕駛要格外小心。

過這樣的路,我駕駛四驅的4WD LOCK鎖死以後,輕輕一腳油門就過了。如果是兩驅的SUV或麵包車,要把油門給大一點靠慣性沖過去,否則驅動輪抓地力不夠。當然,底盤低的轎車就最好不要來了。

這張照片是對巴朗山“陰陽臉”最好的詮釋:從山的那邊四川盆地衝破這個口子出來,就整個藍天白雲了;而口子那頭完全就是在雲裡面,從埡口這個缺口出來,就好像沖出雲霧一樣。雲霧移動的速度很快,就像熱鍋上冒的蒸汽,不停上升翻滾。

秋季,漫山遍野一片金黃令人陶醉

都說秋天的川西,就進入了最美麗的季節,其實不然,秋天也要選擇氣候的。我再次提到高原的季節比內地要偏晚,真正到川西高原色彩斑斕的時候,要等到10月下旬才開始,那就屬於晚秋了。

這個時候的巴朗山,一片光禿禿的景象,這個也正常,綠色都掉光了,山壁上岩石裸露,灌木叢也是枯枝敗葉。從埡口往四姑娘山方向行駛,等下了山,你會發現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

我們熟悉的巴朗山已經漫山遍野被塗抹上了金黃的顏色,隨著山勢的下降,就愈加明顯。開車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居然不想開快,而是儘量放慢車速,去欣賞山間的這一幅美景。

在川西,晚秋的季節也就是攝影家們蠢蠢欲動的季節。由於過了國慶,再無假期,路上也顯得清靜,可以靜下心來創作,幾乎沒人打擾。而巴朗山距離成都也就170公里路程,到達四姑娘山也就200公里左右,如果不堵車的話,4小時就到了。當然,算上了不走隧道從老路經過的時間。

冬季,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走老路

冬季寒冷來襲,如果天氣晴朗還好,天氣不好的話,就會遇見雨雪天氣。但退一萬步講,就算天氣好,在陽光的背陰面,常常會有暗冰,那是常年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水汽凝結,道路就會結冰。

曾經有一年冬季,野行聯盟自駕車翻越巴朗山,遇見了暴風雪。能見度很差,大霧彌漫。其實下雪有下雪的艱難,主要是視線不好,但尚未形成積雪和結冰;雪停了以後新的麻煩又隨之而至,就是道路積雪、結冰,就跟文章開頭的春季那樣差不多。

暗冰是可怕的,因為防不勝防。在有些山澗泉水的路段,道路結冰的情況還遠遠超過你的想像。省道303巴朗山翻山公路平時是有人養護的,會使用化雪劑,保證路面沒有厚厚的硬冰和積雪,但隧道上面的老路就沒人養護了,路況就說不清楚了。

所以,不論是天氣好還是不好,冬季沒事別往隧道上面的老路上走。但野行聯盟為什麼那次冬季就走了老路了呢?那是因為當時隧道還沒修好呢,除了走上面,你還能走哪?在我的車上,常常都不會忘了防滑鏈,這是常年行走在山裡的人,車上必備的物品之一。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巴朗山埡口的風景都盡收眼底了。不管是走老路,還是走隧道,巴朗山作為離成都距離最近的4千米級別埡口,是外出看風景自駕遊一天可以來回的地方。從成都出發,沿著成灌高速、都汶高速經過映秀鎮,從大熊貓的家鄉臥龍上山。很快,還有一個月,四川西部將開始進入深秋色彩斑斕的季節,怎樣?是不是覺得美景離自己真的不遠?

2017年8月底、9月初,野行聯盟行經到巴朗山老路,就在“熊貓王國之巔”那個石碑不遠處,巴朗山老路發生了斷道塌方,好在規模體量不大。這就是四川盆地內側的道路,常常受到雲霧和雨水的侵蝕,路況要比盆地外側的道路差些。霧大,視野差,比起山那頭的藍天白雲來說,駕駛要格外小心。

過這樣的路,我駕駛四驅的4WD LOCK鎖死以後,輕輕一腳油門就過了。如果是兩驅的SUV或麵包車,要把油門給大一點靠慣性沖過去,否則驅動輪抓地力不夠。當然,底盤低的轎車就最好不要來了。

這張照片是對巴朗山“陰陽臉”最好的詮釋:從山的那邊四川盆地衝破這個口子出來,就整個藍天白雲了;而口子那頭完全就是在雲裡面,從埡口這個缺口出來,就好像沖出雲霧一樣。雲霧移動的速度很快,就像熱鍋上冒的蒸汽,不停上升翻滾。

秋季,漫山遍野一片金黃令人陶醉

都說秋天的川西,就進入了最美麗的季節,其實不然,秋天也要選擇氣候的。我再次提到高原的季節比內地要偏晚,真正到川西高原色彩斑斕的時候,要等到10月下旬才開始,那就屬於晚秋了。

這個時候的巴朗山,一片光禿禿的景象,這個也正常,綠色都掉光了,山壁上岩石裸露,灌木叢也是枯枝敗葉。從埡口往四姑娘山方向行駛,等下了山,你會發現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

我們熟悉的巴朗山已經漫山遍野被塗抹上了金黃的顏色,隨著山勢的下降,就愈加明顯。開車在這樣的道路上行駛,居然不想開快,而是儘量放慢車速,去欣賞山間的這一幅美景。

在川西,晚秋的季節也就是攝影家們蠢蠢欲動的季節。由於過了國慶,再無假期,路上也顯得清靜,可以靜下心來創作,幾乎沒人打擾。而巴朗山距離成都也就170公里路程,到達四姑娘山也就200公里左右,如果不堵車的話,4小時就到了。當然,算上了不走隧道從老路經過的時間。

冬季,沒有特殊情況就不要走老路

冬季寒冷來襲,如果天氣晴朗還好,天氣不好的話,就會遇見雨雪天氣。但退一萬步講,就算天氣好,在陽光的背陰面,常常會有暗冰,那是常年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水汽凝結,道路就會結冰。

曾經有一年冬季,野行聯盟自駕車翻越巴朗山,遇見了暴風雪。能見度很差,大霧彌漫。其實下雪有下雪的艱難,主要是視線不好,但尚未形成積雪和結冰;雪停了以後新的麻煩又隨之而至,就是道路積雪、結冰,就跟文章開頭的春季那樣差不多。

暗冰是可怕的,因為防不勝防。在有些山澗泉水的路段,道路結冰的情況還遠遠超過你的想像。省道303巴朗山翻山公路平時是有人養護的,會使用化雪劑,保證路面沒有厚厚的硬冰和積雪,但隧道上面的老路就沒人養護了,路況就說不清楚了。

所以,不論是天氣好還是不好,冬季沒事別往隧道上面的老路上走。但野行聯盟為什麼那次冬季就走了老路了呢?那是因為當時隧道還沒修好呢,除了走上面,你還能走哪?在我的車上,常常都不會忘了防滑鏈,這是常年行走在山裡的人,車上必備的物品之一。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巴朗山埡口的風景都盡收眼底了。不管是走老路,還是走隧道,巴朗山作為離成都距離最近的4千米級別埡口,是外出看風景自駕遊一天可以來回的地方。從成都出發,沿著成灌高速、都汶高速經過映秀鎮,從大熊貓的家鄉臥龍上山。很快,還有一個月,四川西部將開始進入深秋色彩斑斕的季節,怎樣?是不是覺得美景離自己真的不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