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呼倫貝爾遊記

作者:liuxialli198261

霓裳之行--呼倫貝爾大草原遊記 “青雲衣兮白霓裳, 舉長矢兮射天狼。 ” --《九歌· 東君》屈原。 屈大詩人當年一定不知道在遙遠的北國, 也有如此神秘色彩的景象。 對於被贊與西藏、新疆齊名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早有耳聞, 心中一直嚮往著那浩瀚無際, 讓人魂牽夢繞的綠色淨土。 終於, 在小豌豆的熱情邀請下, 一點即著, 一拍即合。 當即請假, 訂機票, 看攻略, 準備各種工具(主要就是各種防蚊蟲叮咬

)。 從決定去到離開西安, 總共三天時間。 於是一個背包, 一台單反和一顆說走就走的心, 開始此次的霓裳之行。 D1 西安——呼和浩特——滿洲里 由於時間緊迫,
出發前夜才開始收整行李, 足足整到大半夜, 稍稍休息, 早晨6點我就睡眼惺忪趕往機場。 但滿心期待的我, 身體潛能充分發揮到了極致, 完全忘卻了身體的疲憊。 2013.7.25日7:40分我們出發啦!!!

從西安飛往呼和浩特乘坐MU2355, 歷時一小時五十分, 9:30我們到達了呼和浩特。 在呼和浩特白塔機場轉機, 再稍作停留改乘飛往滿洲里的航班。 一下飛機, 我就被機場奇異的文字吸引了。 蒙文的寫法很奇特, 或者我想說怎麼感覺是畫出來的。 附圖:蒙文標示

由於從呼和浩特飛往滿洲里的航班是11:35才起飛, 於是我們就在白塔機場, 吃了午餐, 等待飛往滿洲里的航班。 這頓午餐其中的一道菜, 讓我印象深刻。 許是我見識太淺薄,
第一次吃牛肝菌。 覺得這個名字真是很恰當, 怎麼看都很像牛肝, 味道也很美味。

飛機晚點近一小時, 12:20乘坐由呼和浩特飛往滿洲里的JD5663, 14:30飛機降落。 我們終於到了這個名字高端大氣上檔次, 充滿貴族氣質的城市——滿洲里。 一出機場就見到了早已在機場等待的三姐姐, 她一笑兩個可愛的酒窩, 開朗熱情。 也見到了我們的司機師傅——李師傅, 李師傅擁有北方男子的長相, 和豪爽健談的性格。 感謝三姐姐提前幫我們訂好了司機李師傅, 接下來的幾天就要有勞這位李師傅了。 從飛機開始降落能看到陸地時, 我們就被低低的雲彩吸引了, 但是因為在機翼的位置, 我們無法拍攝美景。 在通往市區的路上, 我們還是忍不住一路驚歎,
天好藍好藍。 大片的棉花糖綴在天地間, 我像是置身童話世界裡。 於是二話不說, 拿起相機拍, 拍, 拍。

到了住處, 我們大致商定了接下來四天的行程, 決定走呼倫貝爾草原北線。 因為計畫是第二天開始出發, 一沾床舟車勞頓的我就迅速進入夢鄉。 晚上, 三姐款待我們, 吃了各種牛羊肉。 羊背、羊頭、羊腱子。 。 。 各種詳細分類。 真心很鮮, 絲絲如滑, 入口即化。 不禁遐邇, 這裡的牛羊肉為什麼這麼好吃, 我想除了草好, 大概也和草原的遼闊寬廣有關。 試想如果牛兒羊兒每天在那麼浩瀚無邊的草地上, 品著自己的每餐, 時不時停下來欣賞一下美景。 這樣心情愉悅的牛羊一定長的很好, 那麼肉自然也是美味咯。 哈哈~~~

晚餐過後, 和三姐分開, 我們步行回住處,
欣賞滿洲里的夜景。 白天雖然日頭高照, 但吹來的風確是涼的, 只要不在日頭下, 都感覺不到熱浪。 和悶熱的西安截然不同, 更像是初秋的西安。 而夜晚的滿洲里則是非常涼爽的, 甚至說有點冷。 晝夜溫差很大, 晚上一定要穿長褲。 而我此行。 。 。 基本都帶的是裙子, 原本以為還能穿, 可到了滿洲里才明白, 只能穿褲子, 蚊子太多了。 如果說這時, 我還對我此行帶的裙子抱有一絲希望, 那麼等我到了草原, 就徹底絕望了。 一路閒逛, 發現滿洲里的夜景也很美很美。 太陽雖然下山了, 可七點多鐘的天卻發著耀眼的藍, 藍的那麼不真實。 而這些白日裡看到的歐式建築, 在夜晚全都打開了燈, 發出耀眼的光芒, 與藍藍的天相呼應,
異常美麗。 沒敢多逛我們就回去補覺, 收拾行李, 準備以飽滿的熱情開始我們真正的旅行。 附圖:夜色下的建築

D2 滿洲里套娃廣場——國門——呼倫湖——馬場——額爾古納 一大早7點起來就專程去吃昨日從三姐那裡打聽到的藍村部落, 地道的蒙古早餐。 據說本地人8點半來有時都售罄, 可見生意火爆。 一種口味要了一個, 這裡雖地處內蒙, 但風土人情和口音都和東北人一樣。 聽著滿耳的東北話, 我吃起了酸菜包子。 哈哈~~翠花, 上酸菜。

美餐一頓後, 開始上路, 第一站套娃廣場。 我個人認為這個地點大概看看就好了, 全是俄羅斯套娃型的”雕塑“, 異域風情濃厚。 我們拍了拍照, 大概二十分鐘後, 便啟程去下一個目的地, 國門。 附圖:套娃廣場上的藝術品

大約十幾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國門,位於滿洲里西部中俄邊境處。遠遠的能眺望到崗哨。李師傅開始充當導遊,給我們介紹這裡。滿洲里作為口岸城市,和俄國斯古有往來。而內蒙擁有最長的中俄邊境,這一次北線行程,其實很長一段路都是沿著中俄邊境線在行駛。室韋也是中俄邊境的一個小鎮。在國門景區裡小轉一陣,聽李師傅大致講了講。原來已經有五代國門了,由於中俄貿易的增長,原有國門已不能滿足,2007年建了這第五代國門。而這第五代國門目前是中國陸路最大的國門。登上國門,俄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國門對面不遠處是俄羅斯的國門,國門上"РОССИЯ"六個碩大的金色字母,格外引人注目。附圖:北國第一門

附圖:現在的國門(第五代國門)

附圖:辛苦的哨崗

附圖:遠處的邊防線哨崗

附圖:火車頭廣場

附圖:連通中俄的火車軌道

附圖:登上國門,看到的俄羅斯國門

大致四十分鐘後,我們 從國門出發開往呼倫湖,這才開始真正駛入草原,筆直蜿蜒的公路,雖不是藍天上掛著朵朵白雲,卻足夠我們讚歎不已。李師傅看著我們大驚小怪的樣子,笑笑說這都不算什麼,前面比這美的景多了。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要求停下,投身自然的懷抱。附圖:遠處的風車

附圖:蜿蜒的公路

附圖:歡呼雀躍的我(是不是瘋了

李師傅告訴我們今年的雨水特別豐沛,所以草長的特別好。當時心裡很開心,旅行到後期,才確實認識到今年雨水哪裡是豐沛啊。。。。

一路繼續前行,到了草原上的珍珠——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而呼倫貝爾也是因此姐妹湖得名。所謂呼倫湖看起來真的不像是湖,好像大海一樣寬廣。不似我曾去過的雲南,一個濕地,也敢稱為拉什”海”,大理的洱海比起呼倫湖,也顯得小家子氣,想起來我都覺得洱海不過是條大河。而呼倫湖卻和海一樣寬廣,草原上淳樸的人們也只是中規中矩的稱之為湖。到了這裡已是中午12點40,此時我們的司機李師傅已經餓壞了,而我們看見美景都忘記饑餓了。由於考慮到開車勞累的李師傅,我們匆匆拍了幾張遠景,就趕緊去李師傅聯繫的這家餐館吃飯。另外我想說草原上的飯都不錯,一般基本都是東北菜,隨便一家也不會很差。填飽了肚子後,再去看美景。奈何一頓午餐後,天空就淅淅瀝瀝的開始下小雨,時停時續。由於天氣有些陰霾,所以呼倫湖的美,我們只領略到了一半的美。附圖:湖天相接的呼倫湖

離開呼倫湖後,繼續前行,深入草原腹地,向著目的地額爾古納飛馳。天氣有點小陰,不過草原還是很美,若是昨日的天氣,一朵朵的棉花糖掛在天上一定更美。一路飛奔,還是不停被路兩旁的景色驚豔到,野花,吃草牛羊,湍流的小溪,時隱時現的水泡子,還有可愛的牧羊人。初見一片羊群,便再次停車。忘了和牧羊人合影

好心的牧羊人還讓我騎了他放牧的馬兒。膽大的我,一躍而上,大家都驚訝不已。(*^__^*) 嘻嘻……我想說我很愛騎馬的。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路邊美景盡收眼底。附圖:牧羊人的馬兒

附圖:敬業的攝影師

附圖:天蒼蒼野茫茫。。。

附圖: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

來到草原,如果不騎馬一定是一大憾事啦,所以出發前早就向三姐諮詢過,定了幾個騎馬的點兒,但在快到金帳汗的路上,路過兩個馬場,一片文氣的湖水,牛羊悠閒的吃草,一群精壯的蒙古馬在狂奔,我們就再也忍不住了,叫李師傅把車停下來,一下車,兩個蒙古大漢,(長相一看就是蒙古人,只是個字和我印象中的蒙古人不太一樣)個字在一米八左右,熱情的與我們打招呼,儘管有濃重的口音,但還是能感受到到骨子裡的樸實。其中一個小夥牽過兩匹馬,拍了拍馬背,憨憨的笑著,其實我早已忍不住了,看著滿眼遼闊的草原,騎著馬飛奔一定會很愜意吧。但畢竟好久沒騎過了,我示意他們帶我們一下,於是我坐在前面,蒙古小夥坐在後面拉住韁繩,向後一拉,馬兒撒開就跑,越跑越歡,感受馬與身體的之間體溫的碰觸,感覺整個身體飄了起來,夕陽西下,蒙古人唱起了杭蓋樂隊的酒歌,遠處的奔跑的馬群和近處湖邊的低頭吃草的牛羊,一副天然草原牧景活靈活現。附圖:嬉戲的牧羊犬

附圖:馬群

附圖:我和我的馬兒

離開馬場,車子很快行駛到了弘吉剌部蒙古大營,李師傅停車,眼前一片濕地,遠處的蒙古包炊煙升起,雲彩很低,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一切都顯得靜謐溫馨。

附圖:遠處的濕地

附圖:弘吉剌部

但聖景之下,不得不提草原的小精靈-蚊子。其實來之前早有耳聞,我是全副武裝的帶了各種“工具”從防蚊到叮咬後每個時期都一應俱全。什麼防蚊貼,防蚊環,驅蚊液,止癢的,修復的,各種。哪知道儘管如此,這個時間段蚊子最盛,由於美景在前,也顧不得那麼多,沖下車去,就被一群蚊子包圍了。剛走不遠就被蚊子叮咬,是在忍受不了,用手去打,哪知道蚊子紋絲不動,直到把他打倒在地。真是拼命三郎啊,後面可想而知,十分鐘左右下來,手上,脖子上已經叮了很多個包了

離開弘吉剌部,遠處就看到閃電,因為近距離的看低矮雲層的閃電,於是乎我不辭辛苦地手捧相機,一直等待閃電。終於不負有心人,在近額爾古納市時,拍到了閃電。

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我們到了額爾古納市,因為三姐提前已經將酒店定好,所以沒費太大周折,來到酒店,其實呼倫貝爾地區的旅遊期只有三個月,所以幾乎所有酒店都是靠這幾個月賺錢,基本上酒店的價格都比較貴,因為找了熟人,所以才比較便宜,正常一晚都在500左右,到了酒店休整後,發現主人家院子種了好多蔬菜,遂決定晚飯就在酒店解決,點了幾個院子裡的時令蔬菜,其中有最愛的蘸醬菜。附圖:蘸醬菜

D3 根河濕地——莫爾道嘎 七月雨季,今年雨水尤為豐沛,雨將軍一直相隨。昨天還好,還能看到絲絲白雲。但今早要去根河濕地,卻是有點小失望,一直在下雨。因為住的離根河濕地很近,所以,十分鐘左右我們來到景區門口,雖然人很多,但雨卻是沒有要停的意思,冒雨進了景區。 來到第一觀景台,我們為眼前的景色驚豔到了,儘管昨天已經看到一小片濕地,但今天(儘管還在下著小雨)才真正感受到了亞洲第一濕地的風采,於是,快門不停閃,嘴巴嘖嘖稱歎,我們沿著棧道從大部隊的反方向行進,那個心形的樹叢,格外引人注意,伴著山坡上吃草的牛羊和山另一側的額爾古納市區相印成趣,令人驚喜的是在山坡上有很多漂亮的野花,還發現一隻漂亮小東東(蜘蛛)在慢慢的爬行,顏色十分亮眼。雨不大,時斷時續,但遠處跑著各種形狀的霧氣,讓人覺得有種仙境的趕腳。似乎廬山真面目未曾揭開,又因為藍天白雲濕地的美景並未盡收眼底而遺憾,下得山來,一直覺得下次還要再來,一睹根河濕地的芳容。附圖:心形濕地

附圖:雲霧繚繞

附圖:小小花蜘蛛

附圖:遠山休閒吃草的牛群

附圖:爛漫山花

附圖:濕地全景圖

離開濕地,我們的原計劃是室韋和恩和俄羅斯民族鄉,但行駛到根河大橋,發現因為昨夜大雨,大橋阻斷,李師傅下車問了問被堵在前面的司機,回來建議要改行程了,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過橋,不如改道去莫爾道嘎。真是計畫沒有變化快,到了得耳布林已經下午2點,我們決定在得耳布林鎮吃午餐。於是隨意在路邊選了一家小飯店,卻沒想到有驚喜。看到店主門口曬著今天從草原上新回來的蘑菇,口水直流,試探著問了問可不可以做,店主爽快答應了,更有意思的是那道雞蛋燒茄子,太美味啦~~~~這家店真真很好吃,臨行還要了名片。待下次再來,再品嘗美味。附圖:新鮮的蘑菇

附圖:很漂亮的雞蛋茄子

午餐後,我們直奔莫爾道嘎,車子行駛在大興安嶺林區,路兩旁的白樺,樟子松林,還有各色野花,好像人工培植的,整整齊齊悄然在路邊風姿卓群。不僅遐想,如果是秋天這應該是最美的一條風景線吧。據說這樣的林子,即便是當地人也不敢貿然闖入,森林裡滿目都是樹木,望不到頭,很容易迷失方向。我們就在林邊停留了一會,沒敢往深處行。附圖:來吧,親愛的,在那片白樺林

附圖:林間路

下午四點左右,一直陰沉的天氣,突然看到了藍天,我們都興奮不已。天空若隱若現的一片藍,好似藍天拉開了一條口子,希望它能拉開的更大。

一路順暢,不到五點我們就到了莫爾道嘎這個小鎮,李師傅略顯疲憊,不願再去森林公園。因為以前都是從室韋過來,但這次由於我們改道,所以是反方向,李師傅有點轉向,而路程也比原計劃跑的多了。距離莫爾道嘎只有三十公里的行程了,打算明早再去,幻想能是個豔陽天。於是我們晚上就住在了松林之家。雖然是私人旅館,但很乾淨,令我沒想到的是店主是當地林業局的幹部,酷愛攝影,還興致勃勃給我們看他出的畫冊,四季的莫爾道嘎,都是美景,我們不停的嘖嘖稱歎。互留了聯繫方式。老店主還介紹了下馬石的日出和白鹿島的風景,但這次行程稍緊,加之天氣一直陰沉著,估計日出是看不成了。D4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室韋-恩和-上護林民族鄉 從小鎮到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只有40分鐘左右車程,但令人煩躁的是,早晨的雨比昨天還要大,聽天氣預報,最近會一直下雨,所以小失望。不過很快被大森林的美景和空氣征服了。雨中自有雨中景,因為下過雨,植物的顏色都特別鮮亮。所以哩,還是很開心滴。說是原始森林,但跟我想像中的原始森林完全不一樣。想像中,原始森林裡到處都是上百年的參天大樹,樹根連著樹跟,蛇在樹枝間穿梭,鹿、虎、熊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帶著些詭異的味道!但這裡的原始森林總體感覺非常溫和,參天大樹極其少見,據說是因為發生過火災,所以大部分樹的樹齡都不是很長。昨天大半時間在大興安嶺穿越,我才知道我們常聽說的大興安嶺,其實有60%在內蒙古省內。最為壯觀的一目九峰,我欲窮千里目,只看到一峰。哈哈,不過冰上森林,紅豆,小蘑菇和可愛的樟子松還是讓我很驚喜。尤其是這種紅豆,本知產自南國的紅豆,想不到在北方也見到了。“紅豆生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更相思”。附圖:冰上森林

附圖:北國紅豆

附圖:可愛的小蘑菇

離開莫爾道嘎,我們的下一站就是室韋,那裡有條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這些原本從歷史課本熟知的地名,現在終於可以一睹真容了。中午1點左右,臨近室韋,天氣突然晴朗起來,但盛夏的草原也和其他地區一樣,甚至更甚就是一塊雲彩一塊雨,我們也慢慢適應,對這突如其來的陽光驚喜不已,因為一會誰知道會不會有陰雨綿綿。山上陽光普照,浮雲朵朵。遠處依然可見下雨雲,於是我們停下來,享受片刻的陽光,不知那朵下雨雲要飄往何處。附圖:雲兒在山間投射的小陰影,若是更晴朗一定更美。只是美景也講求緣分。如此這般,已心滿意足。

附圖:遠拍的室韋鎮(遠處的下雨雲和白雲成就奇觀)

擔心著雨將軍一路隨行,到達室韋後,李師傅建議趕緊去河邊,於是車停到停車場,顧不上吃午飯就往河邊趕。

但就在15分鐘後,我們還是被雨淋了。儘管風景秀麗,但我們只得草草拍幾張照片找地兒吃飯。這次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了李師傅一路上都心心念念的冷水魚-柳根。這種魚為冷水性魚類,喜集群活動,適宜溫度10~25℃,多棲息於水溫較低、水質清澈的小河和山澗溪流中。店家說就是這額爾古納河裡的魚,味道極為鮮美。也只有河邊這裡人們一般能吃到。真真是美味啊。附圖:醬燒柳根

吃完午飯,天又晴了起來,我們高興不已,覺得人品爆發啊,於是又驅車去了河邊。額爾古納河,河的這邊是中國,河的那邊就是俄羅斯!常聽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好象是鄰里關係,果真如此,劃一條界線,你不犯我,我不犯你,鄰里之間如此,國家之間似乎也如此!站在河邊,遠眺了鄰國俄羅斯的風貌。思緒萬千,對面曾經也是中國的領土吧,但此時卻是友好領邦,銘記歷史,但又要圖強為要啊~~~

離開室韋已經是下午3點左右,下一站恩和。終於烏雲不再隨行。在通往恩和的路上,看到了大片的油菜花,遂歡呼雀躍,儘管李師傅說上護林那裡還有一片更大的油菜花田,我們還是駐足,留念。美景不能等,趁陽光正好,天氣晴朗。

恩和,俄羅斯小鎮,別有一番風味。來到小鎮下了車,第一處吸引我們的景色是一道馬棚,破舊馬棚背後是一種生活方式吧。

在俄羅斯民俗館留影,感受著木刻楞文化,這些留在中國的俄羅斯人的後裔,在這裡繁衍生息,世代相傳。

40分鐘後,我們要去尋找屬於我們心目中的那片大美油菜田-上護林回族鄉。一朵低低的雲,一路相隨,美不勝收。

漢中的油菜田我看過,但和七月的呼倫貝爾草原的油菜田還有不同大場景都很美,但草原的油菜田在藍天和低低白雲映照下顯得格外金黃和俏麗。

草垛

看過油菜田本想去額爾古納借宿,但根河大橋仍然阻斷中,所以我們借宿民宿上護林。但讓我驚喜的是上護林的木刻楞有自己的特色,小橋,流水,牛羊,夕照,還是一樣的美景。

D4 上護林回族鄉-恩和 一大早起床,聽說大橋還是不通,一心想看莫日格勒河的我們決定繞道牙克石,從海拉爾回滿洲里,但走到恩和,得到更壞的消息,其他取道的橋都沖毀了,我們深刻體會洪災已成了,比想像的要嚴重啊,於是我們決定先留在恩和,靜等通車消息。說起來,這是令人鬱悶的,但好在天公做美,天格外藍,我們想像中棉花糖在空中飄飄蕩蕩,一時讓我們竟然忘記了回程的事,到了小鎮後面的彎彎曲曲的小河,盛景之下,驚歎不已,沒想到小鎮的後面卻又如此美景,於是決定留住恩和,一路看來,決定住在維佳之家,油亮的木刻楞,清新的小院,和藹的白大嫂,一切都顯得很溫馨。下午無事,我們又來到河邊,沿著馬隊走過泥,更貼近自然,但白雲藍天下的河水更是美的稀裡嘩啦。晚上吃的野藍莓醬,絕對的美味,還有俄羅斯的大列巴,都是讓人回味不已。

附圖:維佳之家

D5-D6 白樺林-滿洲里 早晨決定返程,李師傅決定先到根河大橋,途經白樺林。這個和我們在大興安嶺看到的很不一樣,沒有那種參天大樹的感覺,細細的,夾雜著很多殘樹敗枝,因為是野生,樹長得也不是那麼規則,天然得估計就是這樣的吧。這些樹長得不大,但樹齡卻不短,據說因為這邊冷,每年的生長期非常短,所以啊,只能是每年長那麼一點點,百年才能成材。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果然如此!

車子走到三河鎮(著名的三河馬產地),得知消息,根河大橋最近幾天都不會通車,只能從牙克石繞道回滿洲里了,於是我們和李師傅開始了千里繞行。一路幾乎未停車,在當晚在圖裡河鎮住宿,第二天一大早再出發。枯燥的旅行在往常我們只有睡覺的份,但草原從未讓我們失望過,一路驚訝看到的路邊美景,用相機不停的定格、定格、定格。

回到滿洲里已經下午2點,休整後,由三姐帶我們去吃了內蒙古手扒肉,算是對我們一路風塵的犒勞吧,羊肉純正,奶茶夠香,羊腿扎實,哈哈~~~~感謝三姐熱情款待啦~~~~

大美呼倫貝爾,一路風塵,遭遇洪災,但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世界最美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的聖景呼之欲出,她如同翩翩起舞的公孫大娘,霓裳滑落,輕盈飄逸,颯爽恬淡,走過呼倫貝爾,只是北線,我想我們還會再來,那個時候,你是否還如同今夏這般英姿颯爽,可愛抒情,我想應該還會這樣吧,也願那時早些到來,我們期待著~~~

大約十幾分鐘左右我們就到了國門,位於滿洲里西部中俄邊境處。遠遠的能眺望到崗哨。李師傅開始充當導遊,給我們介紹這裡。滿洲里作為口岸城市,和俄國斯古有往來。而內蒙擁有最長的中俄邊境,這一次北線行程,其實很長一段路都是沿著中俄邊境線在行駛。室韋也是中俄邊境的一個小鎮。在國門景區裡小轉一陣,聽李師傅大致講了講。原來已經有五代國門了,由於中俄貿易的增長,原有國門已不能滿足,2007年建了這第五代國門。而這第五代國門目前是中國陸路最大的國門。登上國門,俄境後貝加爾斯克區的車站、建築、街道、行人盡收眼底。國門對面不遠處是俄羅斯的國門,國門上"РОССИЯ"六個碩大的金色字母,格外引人注目。附圖:北國第一門

附圖:現在的國門(第五代國門)

附圖:辛苦的哨崗

附圖:遠處的邊防線哨崗

附圖:火車頭廣場

附圖:連通中俄的火車軌道

附圖:登上國門,看到的俄羅斯國門

大致四十分鐘後,我們 從國門出發開往呼倫湖,這才開始真正駛入草原,筆直蜿蜒的公路,雖不是藍天上掛著朵朵白雲,卻足夠我們讚歎不已。李師傅看著我們大驚小怪的樣子,笑笑說這都不算什麼,前面比這美的景多了。但我們還是忍不住要求停下,投身自然的懷抱。附圖:遠處的風車

附圖:蜿蜒的公路

附圖:歡呼雀躍的我(是不是瘋了

李師傅告訴我們今年的雨水特別豐沛,所以草長的特別好。當時心裡很開心,旅行到後期,才確實認識到今年雨水哪裡是豐沛啊。。。。

一路繼續前行,到了草原上的珍珠——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第五大內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而呼倫貝爾也是因此姐妹湖得名。所謂呼倫湖看起來真的不像是湖,好像大海一樣寬廣。不似我曾去過的雲南,一個濕地,也敢稱為拉什”海”,大理的洱海比起呼倫湖,也顯得小家子氣,想起來我都覺得洱海不過是條大河。而呼倫湖卻和海一樣寬廣,草原上淳樸的人們也只是中規中矩的稱之為湖。到了這裡已是中午12點40,此時我們的司機李師傅已經餓壞了,而我們看見美景都忘記饑餓了。由於考慮到開車勞累的李師傅,我們匆匆拍了幾張遠景,就趕緊去李師傅聯繫的這家餐館吃飯。另外我想說草原上的飯都不錯,一般基本都是東北菜,隨便一家也不會很差。填飽了肚子後,再去看美景。奈何一頓午餐後,天空就淅淅瀝瀝的開始下小雨,時停時續。由於天氣有些陰霾,所以呼倫湖的美,我們只領略到了一半的美。附圖:湖天相接的呼倫湖

離開呼倫湖後,繼續前行,深入草原腹地,向著目的地額爾古納飛馳。天氣有點小陰,不過草原還是很美,若是昨日的天氣,一朵朵的棉花糖掛在天上一定更美。一路飛奔,還是不停被路兩旁的景色驚豔到,野花,吃草牛羊,湍流的小溪,時隱時現的水泡子,還有可愛的牧羊人。初見一片羊群,便再次停車。忘了和牧羊人合影

好心的牧羊人還讓我騎了他放牧的馬兒。膽大的我,一躍而上,大家都驚訝不已。(*^__^*) 嘻嘻……我想說我很愛騎馬的。就這樣一路走走停停,路邊美景盡收眼底。附圖:牧羊人的馬兒

附圖:敬業的攝影師

附圖:天蒼蒼野茫茫。。。

附圖: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

來到草原,如果不騎馬一定是一大憾事啦,所以出發前早就向三姐諮詢過,定了幾個騎馬的點兒,但在快到金帳汗的路上,路過兩個馬場,一片文氣的湖水,牛羊悠閒的吃草,一群精壯的蒙古馬在狂奔,我們就再也忍不住了,叫李師傅把車停下來,一下車,兩個蒙古大漢,(長相一看就是蒙古人,只是個字和我印象中的蒙古人不太一樣)個字在一米八左右,熱情的與我們打招呼,儘管有濃重的口音,但還是能感受到到骨子裡的樸實。其中一個小夥牽過兩匹馬,拍了拍馬背,憨憨的笑著,其實我早已忍不住了,看著滿眼遼闊的草原,騎著馬飛奔一定會很愜意吧。但畢竟好久沒騎過了,我示意他們帶我們一下,於是我坐在前面,蒙古小夥坐在後面拉住韁繩,向後一拉,馬兒撒開就跑,越跑越歡,感受馬與身體的之間體溫的碰觸,感覺整個身體飄了起來,夕陽西下,蒙古人唱起了杭蓋樂隊的酒歌,遠處的奔跑的馬群和近處湖邊的低頭吃草的牛羊,一副天然草原牧景活靈活現。附圖:嬉戲的牧羊犬

附圖:馬群

附圖:我和我的馬兒

離開馬場,車子很快行駛到了弘吉剌部蒙古大營,李師傅停車,眼前一片濕地,遠處的蒙古包炊煙升起,雲彩很低,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一切都顯得靜謐溫馨。

附圖:遠處的濕地

附圖:弘吉剌部

但聖景之下,不得不提草原的小精靈-蚊子。其實來之前早有耳聞,我是全副武裝的帶了各種“工具”從防蚊到叮咬後每個時期都一應俱全。什麼防蚊貼,防蚊環,驅蚊液,止癢的,修復的,各種。哪知道儘管如此,這個時間段蚊子最盛,由於美景在前,也顧不得那麼多,沖下車去,就被一群蚊子包圍了。剛走不遠就被蚊子叮咬,是在忍受不了,用手去打,哪知道蚊子紋絲不動,直到把他打倒在地。真是拼命三郎啊,後面可想而知,十分鐘左右下來,手上,脖子上已經叮了很多個包了

離開弘吉剌部,遠處就看到閃電,因為近距離的看低矮雲層的閃電,於是乎我不辭辛苦地手捧相機,一直等待閃電。終於不負有心人,在近額爾古納市時,拍到了閃電。

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我們到了額爾古納市,因為三姐提前已經將酒店定好,所以沒費太大周折,來到酒店,其實呼倫貝爾地區的旅遊期只有三個月,所以幾乎所有酒店都是靠這幾個月賺錢,基本上酒店的價格都比較貴,因為找了熟人,所以才比較便宜,正常一晚都在500左右,到了酒店休整後,發現主人家院子種了好多蔬菜,遂決定晚飯就在酒店解決,點了幾個院子裡的時令蔬菜,其中有最愛的蘸醬菜。附圖:蘸醬菜

D3 根河濕地——莫爾道嘎 七月雨季,今年雨水尤為豐沛,雨將軍一直相隨。昨天還好,還能看到絲絲白雲。但今早要去根河濕地,卻是有點小失望,一直在下雨。因為住的離根河濕地很近,所以,十分鐘左右我們來到景區門口,雖然人很多,但雨卻是沒有要停的意思,冒雨進了景區。 來到第一觀景台,我們為眼前的景色驚豔到了,儘管昨天已經看到一小片濕地,但今天(儘管還在下著小雨)才真正感受到了亞洲第一濕地的風采,於是,快門不停閃,嘴巴嘖嘖稱歎,我們沿著棧道從大部隊的反方向行進,那個心形的樹叢,格外引人注意,伴著山坡上吃草的牛羊和山另一側的額爾古納市區相印成趣,令人驚喜的是在山坡上有很多漂亮的野花,還發現一隻漂亮小東東(蜘蛛)在慢慢的爬行,顏色十分亮眼。雨不大,時斷時續,但遠處跑著各種形狀的霧氣,讓人覺得有種仙境的趕腳。似乎廬山真面目未曾揭開,又因為藍天白雲濕地的美景並未盡收眼底而遺憾,下得山來,一直覺得下次還要再來,一睹根河濕地的芳容。附圖:心形濕地

附圖:雲霧繚繞

附圖:小小花蜘蛛

附圖:遠山休閒吃草的牛群

附圖:爛漫山花

附圖:濕地全景圖

離開濕地,我們的原計劃是室韋和恩和俄羅斯民族鄉,但行駛到根河大橋,發現因為昨夜大雨,大橋阻斷,李師傅下車問了問被堵在前面的司機,回來建議要改行程了,不然不知道什麼時候過橋,不如改道去莫爾道嘎。真是計畫沒有變化快,到了得耳布林已經下午2點,我們決定在得耳布林鎮吃午餐。於是隨意在路邊選了一家小飯店,卻沒想到有驚喜。看到店主門口曬著今天從草原上新回來的蘑菇,口水直流,試探著問了問可不可以做,店主爽快答應了,更有意思的是那道雞蛋燒茄子,太美味啦~~~~這家店真真很好吃,臨行還要了名片。待下次再來,再品嘗美味。附圖:新鮮的蘑菇

附圖:很漂亮的雞蛋茄子

午餐後,我們直奔莫爾道嘎,車子行駛在大興安嶺林區,路兩旁的白樺,樟子松林,還有各色野花,好像人工培植的,整整齊齊悄然在路邊風姿卓群。不僅遐想,如果是秋天這應該是最美的一條風景線吧。據說這樣的林子,即便是當地人也不敢貿然闖入,森林裡滿目都是樹木,望不到頭,很容易迷失方向。我們就在林邊停留了一會,沒敢往深處行。附圖:來吧,親愛的,在那片白樺林

附圖:林間路

下午四點左右,一直陰沉的天氣,突然看到了藍天,我們都興奮不已。天空若隱若現的一片藍,好似藍天拉開了一條口子,希望它能拉開的更大。

一路順暢,不到五點我們就到了莫爾道嘎這個小鎮,李師傅略顯疲憊,不願再去森林公園。因為以前都是從室韋過來,但這次由於我們改道,所以是反方向,李師傅有點轉向,而路程也比原計劃跑的多了。距離莫爾道嘎只有三十公里的行程了,打算明早再去,幻想能是個豔陽天。於是我們晚上就住在了松林之家。雖然是私人旅館,但很乾淨,令我沒想到的是店主是當地林業局的幹部,酷愛攝影,還興致勃勃給我們看他出的畫冊,四季的莫爾道嘎,都是美景,我們不停的嘖嘖稱歎。互留了聯繫方式。老店主還介紹了下馬石的日出和白鹿島的風景,但這次行程稍緊,加之天氣一直陰沉著,估計日出是看不成了。D4 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室韋-恩和-上護林民族鄉 從小鎮到莫爾道嘎國家森林公園只有40分鐘左右車程,但令人煩躁的是,早晨的雨比昨天還要大,聽天氣預報,最近會一直下雨,所以小失望。不過很快被大森林的美景和空氣征服了。雨中自有雨中景,因為下過雨,植物的顏色都特別鮮亮。所以哩,還是很開心滴。說是原始森林,但跟我想像中的原始森林完全不一樣。想像中,原始森林裡到處都是上百年的參天大樹,樹根連著樹跟,蛇在樹枝間穿梭,鹿、虎、熊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帶著些詭異的味道!但這裡的原始森林總體感覺非常溫和,參天大樹極其少見,據說是因為發生過火災,所以大部分樹的樹齡都不是很長。昨天大半時間在大興安嶺穿越,我才知道我們常聽說的大興安嶺,其實有60%在內蒙古省內。最為壯觀的一目九峰,我欲窮千里目,只看到一峰。哈哈,不過冰上森林,紅豆,小蘑菇和可愛的樟子松還是讓我很驚喜。尤其是這種紅豆,本知產自南國的紅豆,想不到在北方也見到了。“紅豆生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更相思”。附圖:冰上森林

附圖:北國紅豆

附圖:可愛的小蘑菇

離開莫爾道嘎,我們的下一站就是室韋,那裡有條中俄界河-額爾古納河,這些原本從歷史課本熟知的地名,現在終於可以一睹真容了。中午1點左右,臨近室韋,天氣突然晴朗起來,但盛夏的草原也和其他地區一樣,甚至更甚就是一塊雲彩一塊雨,我們也慢慢適應,對這突如其來的陽光驚喜不已,因為一會誰知道會不會有陰雨綿綿。山上陽光普照,浮雲朵朵。遠處依然可見下雨雲,於是我們停下來,享受片刻的陽光,不知那朵下雨雲要飄往何處。附圖:雲兒在山間投射的小陰影,若是更晴朗一定更美。只是美景也講求緣分。如此這般,已心滿意足。

附圖:遠拍的室韋鎮(遠處的下雨雲和白雲成就奇觀)

擔心著雨將軍一路隨行,到達室韋後,李師傅建議趕緊去河邊,於是車停到停車場,顧不上吃午飯就往河邊趕。

但就在15分鐘後,我們還是被雨淋了。儘管風景秀麗,但我們只得草草拍幾張照片找地兒吃飯。這次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了李師傅一路上都心心念念的冷水魚-柳根。這種魚為冷水性魚類,喜集群活動,適宜溫度10~25℃,多棲息於水溫較低、水質清澈的小河和山澗溪流中。店家說就是這額爾古納河裡的魚,味道極為鮮美。也只有河邊這裡人們一般能吃到。真真是美味啊。附圖:醬燒柳根

吃完午飯,天又晴了起來,我們高興不已,覺得人品爆發啊,於是又驅車去了河邊。額爾古納河,河的這邊是中國,河的那邊就是俄羅斯!常聽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好象是鄰里關係,果真如此,劃一條界線,你不犯我,我不犯你,鄰里之間如此,國家之間似乎也如此!站在河邊,遠眺了鄰國俄羅斯的風貌。思緒萬千,對面曾經也是中國的領土吧,但此時卻是友好領邦,銘記歷史,但又要圖強為要啊~~~

離開室韋已經是下午3點左右,下一站恩和。終於烏雲不再隨行。在通往恩和的路上,看到了大片的油菜花,遂歡呼雀躍,儘管李師傅說上護林那裡還有一片更大的油菜花田,我們還是駐足,留念。美景不能等,趁陽光正好,天氣晴朗。

恩和,俄羅斯小鎮,別有一番風味。來到小鎮下了車,第一處吸引我們的景色是一道馬棚,破舊馬棚背後是一種生活方式吧。

在俄羅斯民俗館留影,感受著木刻楞文化,這些留在中國的俄羅斯人的後裔,在這裡繁衍生息,世代相傳。

40分鐘後,我們要去尋找屬於我們心目中的那片大美油菜田-上護林回族鄉。一朵低低的雲,一路相隨,美不勝收。

漢中的油菜田我看過,但和七月的呼倫貝爾草原的油菜田還有不同大場景都很美,但草原的油菜田在藍天和低低白雲映照下顯得格外金黃和俏麗。

草垛

看過油菜田本想去額爾古納借宿,但根河大橋仍然阻斷中,所以我們借宿民宿上護林。但讓我驚喜的是上護林的木刻楞有自己的特色,小橋,流水,牛羊,夕照,還是一樣的美景。

D4 上護林回族鄉-恩和 一大早起床,聽說大橋還是不通,一心想看莫日格勒河的我們決定繞道牙克石,從海拉爾回滿洲里,但走到恩和,得到更壞的消息,其他取道的橋都沖毀了,我們深刻體會洪災已成了,比想像的要嚴重啊,於是我們決定先留在恩和,靜等通車消息。說起來,這是令人鬱悶的,但好在天公做美,天格外藍,我們想像中棉花糖在空中飄飄蕩蕩,一時讓我們竟然忘記了回程的事,到了小鎮後面的彎彎曲曲的小河,盛景之下,驚歎不已,沒想到小鎮的後面卻又如此美景,於是決定留住恩和,一路看來,決定住在維佳之家,油亮的木刻楞,清新的小院,和藹的白大嫂,一切都顯得很溫馨。下午無事,我們又來到河邊,沿著馬隊走過泥,更貼近自然,但白雲藍天下的河水更是美的稀裡嘩啦。晚上吃的野藍莓醬,絕對的美味,還有俄羅斯的大列巴,都是讓人回味不已。

附圖:維佳之家

D5-D6 白樺林-滿洲里 早晨決定返程,李師傅決定先到根河大橋,途經白樺林。這個和我們在大興安嶺看到的很不一樣,沒有那種參天大樹的感覺,細細的,夾雜著很多殘樹敗枝,因為是野生,樹長得也不是那麼規則,天然得估計就是這樣的吧。這些樹長得不大,但樹齡卻不短,據說因為這邊冷,每年的生長期非常短,所以啊,只能是每年長那麼一點點,百年才能成材。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果然如此!

車子走到三河鎮(著名的三河馬產地),得知消息,根河大橋最近幾天都不會通車,只能從牙克石繞道回滿洲里了,於是我們和李師傅開始了千里繞行。一路幾乎未停車,在當晚在圖裡河鎮住宿,第二天一大早再出發。枯燥的旅行在往常我們只有睡覺的份,但草原從未讓我們失望過,一路驚訝看到的路邊美景,用相機不停的定格、定格、定格。

回到滿洲里已經下午2點,休整後,由三姐帶我們去吃了內蒙古手扒肉,算是對我們一路風塵的犒勞吧,羊肉純正,奶茶夠香,羊腿扎實,哈哈~~~~感謝三姐熱情款待啦~~~~

大美呼倫貝爾,一路風塵,遭遇洪災,但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世界最美草原之一的呼倫貝爾的聖景呼之欲出,她如同翩翩起舞的公孫大娘,霓裳滑落,輕盈飄逸,颯爽恬淡,走過呼倫貝爾,只是北線,我想我們還會再來,那個時候,你是否還如同今夏這般英姿颯爽,可愛抒情,我想應該還會這樣吧,也願那時早些到來,我們期待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